李清照创作豪放风格的成因

时间:2022-03-25 03:21:45

李清照创作豪放风格的成因

摘 要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杰出的女文学家更被誉为婉约词派之宗。但深入研究其作品,不论是在词方面,还是在诗文方面,都有表现出一种豪放风格,其豪放的风格有着深厚的渊源.

关键词 李清照 诗词文 豪放风格 渊源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1 良好的教育和宽松开明的早期家庭环境

李清照幼年时有着良好的家庭环境。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的学者,有《宋史》为其立传,她的母亲是宋代状元王拱臣的孙女,知书达理,文学素养较高。李清照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这对她后来成为文坛大家功不可没。但历代封建士大夫家庭有不少聪慧的才女,却很少有像李清照那样脱颖而出者。可见家学渊源并不是成就李清照的唯一原因,更重要的是,李清照早年有一个相对宽松开明的家庭环境。其父李格非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受苏轼的崇尚真情与个性、反对将人性与人欲割裂思想影响,使李清照能自由地发展身心。

2 对文学史书的热爱

李清照出身于文学世家,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学熏陶,其父李格非深通经史,并以经学入仕,家中多藏经史之书。《金石录后序》中记载:“自来家传《周易》《左氏传》,古两者流,文字最备。”在父亲的影响下,李清照表现出卓越的史学才华,与书史结下不解之缘。特别是在与赵明诚结婚之后,因赵明诚的父亲为一朝宰相,有亲旧朋友在馆阁任职,他们利用这个便利条件,阅读并抄录了国家书库所收藏的大量“亡诗、逸史,鲁壁、汲冢所未见之书”(《金石录后序》),为以后的文学事业打下了雄厚的基础,更对其远见卓识的眼光和豪放的风格有重要作用。

在青州的这段时间,对史书的热爱以及与丈夫观帖品果的雅趣,已成为她生活的全部。她生活清苦朴素,“食去重肉,衣无重彩,首无明珠翠羽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致力研究文学史实,“遇书史百家不阙、本不讹谬者,辄市之,储作副本”(《金石录后序》)。这十年隐居般的生活为她潜心书史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对文学史书的热爱以及人生经历锻造了她卓越的史学眼光。正因为此,她的诗文谈古论今,纵横捭阖,能够冲破闺帏绣阁的狭小天地,将王朝兴替、党阀斗争、忠臣逆子等社会内容和政治人物事件收容于诗文之中,令人感叹她的历史眼光的锐利。如《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第一首主要针对大历六年刻于祁阳浯溪的元结《大唐中兴颂》而发,第二首主要是有感于张文潜(耒)的《读中兴颂碑》。单比较张文潜与元结的这两首诗作,元结极尽歌功颂德之能事,歌颂大唐的中兴,赞颂昏庸的肃宗圣德,张文潜不为唐玄宗父子歌功颂德,而是在诗中热情歌颂了郭子仪平除乱贼的显赫功绩,比起元结是更进一步。但张文潜在诗中并没找到安史之乱的真正原因,他只是描绘了这场战乱中的几个凄惨画面。而诗文第一句“玉环妖血无人扫”,张认为杨玉环是妖孽,是安史之乱的原因。“百年废兴增叹慨,当进数子今安在。君不见荒凉浯水弃不收,时有游人打碑卖。”诗末这一句只是对百年兴废寄发感慨,缺乏深刻含义,显得思想性弱。李清照一介女子,又是张文潜的后辈,但她独特的眼力和见解是张文潜所不及的。李清照在诗中正确指出玄宗的骄奢淫逸,贪图享乐才是安史祸乱的原因,并为杨氏姊妹正名,“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中不如老”、“传置荔枝多死马”、“不知负国有奸雄”等,深刻揭露所谓“中兴”的虚假性,并且借古讽今,影射当时现实,暗喻宋徽宗奢侈腐化。

3 自信大胆、爱憎分明的性格

李清照有着开明、学识渊博的父母,她没有受到礼教的严格束缚,天性没有被禁锢,才智和个性都得到了发展,这也使她养成自信大胆、爱憎分明的性格。在封建社会,特别是在程朱理学日趋禁锢人们思想的宋代,对于李清照这种官僚家庭出身的女性,身上礼教的枷锁是相当沉重的。但李清照根本就无视这一套。新婚第二年便上诗公公赵挺之“炙手可热心可寒”,把身为宰相公公比作唐玄宗时代的杨国忠,李清照的爱憎分明的性格一览无余,并大胆地表现出对礼教的蔑视。她的“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减字木兰花》),在讲求女子“三从四德”、“男子作闺音”的时代,李清照大胆抒写婚姻生活的甜蜜,她真挚坦率,毫不扭捏作态,热烈地表现了对爱情的追求。在《词论》中批评若干文坛老宿,表现出不苟同于人,恃才自负的性格。她的大胆豪爽的个性不仅表现在她的创作上,在行动上,她能够走出闺房,欣赏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情之所致,她会饮酒作诗词,尽情施展才华,有着许多一般贵族妇人不敢为不能为的举动。《金石录后序》记载,居青州时,她与赵明诚烹茶游戏,胜则“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周辉《清波杂志》中记载,赵明诚在莱州任职时,每逢下起大雪,李清照就身披蓑衣,头戴顶笠,站上城楼向远处眺望来寻找诗情,有了好句子就请赵明诚合作一诗,赵明诚总是为此苦恼,可见李清照有着与男子争锋的豪放情怀。李清照创打马之戏,并在《打马图序》中道:“使千万世后,知命辞打马,始自易安居士也”。

参考文献

[1] 济南市社会科学研究所.李清照研究论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 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3] 诸葛忆兵.李清照与赵明诚[M].北京:中华书局,2004.

上一篇:络信息时代的现代教育发展研究 下一篇:PBL与LBL教学法在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