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时间:2022-03-24 11:16:15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摘要】当前世情、国情正在发生着深刻地变化,我们的教育也必须相应地做出变革,目前推行的新课改就是一项与时俱进的措施。为了充分地贯彻落实新课改的理念,搞好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笔者认为应该从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以实验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以实践为课堂培养的目标三个方面进行,才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新课改化学课堂教学学生实验实践

“新课改”的全称就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随着高中新课改的推行和新课程的实施以及新教材的使用,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变革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习,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是定位角色:真真切切地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同时结合新课改理念的核心,因此必须转变以往的师生观,具体的说就是要真真切切地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因为我们衡量一节课的好坏不是看老师讲了多少,而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知识接受的倾向。

过去的教育观念有很多不合理、不科学的因素。因此在此观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实践也存在着诸多的弊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学生在座位上不停的记笔记,一堂课下来学生学得很累,但学习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学生们记了很多化学方程式,但其实并不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一些化学实验中的反映现象也是死记硬背。过于强调学生“讲、记、背、练”的机械学习方式,完全忽视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太缺乏主动性,丧失了积极性,成了为考试而学习,为分数而学习,为升学而学习。这样的教育观念指导下的教育,无疑是失败的。

认识的深度决定着行动的力度,观念是行动的灵魂。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就是要做到:

首先,贯彻落实新课改的先进理念,真真切切地以学生为课堂中心,就要推行自主、协作、探讨的教学模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努力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发现,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课堂变为学生讨论、交流的场所,教师及时点评和鼓励,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时,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讨,他们经过查找资料,得出了氯气的特点是:氯气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气味、黄绿色、有毒、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正是因为学生的自主探究,他们才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真正的主人。

其次,贯彻落实新课改的先进理念,真真切切地以学生为课堂中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尊重其独特的体验。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意见。让学生自主的去比较、去感悟、去体验,使他们在开放的环境里真正的“动”起来,使个体潜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从而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充当一个指路人的角色,为学生指明一个思考的方向,教师不再机械地给学生“喂”知识。一定要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一个让学生自由思考的环境。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高中化学教学不能仅满足于教师讲授,更多地需要学生自己去实验和探究,强调教师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化学实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化为现在的课程引导者,由学校的课堂管理者转变为学生的学习促进者,充分发挥师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搭建良好的平台,充分激发学生的化学探究兴趣和学习欲望,鼓励学生体验化学知识的探究和形成过程。在贯彻落实新课改的先进理念下,真真切切地以学生为课堂中心的基础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播下种子。

二、突出重点:切切实实确立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在日常的化学课堂教学中要切切实实地突出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实验为基础,突出化学学科特征,有很大的好处:一是通过化学实验,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或多或少地具有一种表现欲,一种希望被别的同学注意的心理和被认可的想法;二是通过化学实验,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在操作中出现的错误,并对实验中的基本操作进行规范教育,让学生能够掌握规范的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三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到的知识点。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操作过的实验,其操作过程要比单纯地靠听、看接受的记忆要牢固得多。最后,成功的实验可以增加学生迁移知识、服务社会实践的信心,为学以致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是,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化学实验课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对实验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认识不够或者存在着偏颇,认为实验是可有可无的。全部的化学实验变成“演示”实验。甚至有的教师上课时,凡是遇到实验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网上找到的实验视频,甚至有条件做的实验也是播放视频,学生看视频、看现象、看结果,化学实验真的成了“演示”实验。被动的视听记忆,完全取代了学生本应有的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这种传统的化学教学观念忽视了化学实验的学科特征,危害巨大。从近的方面来说,它直接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从远的方面来说,也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于个人,于国家都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损失。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改的要求,高中的化学课堂教学应该而且很有必要突出化学实验的学科特征。一要增加实验比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一节时,让学生在实验台上找出氢氧化钠固体与 CuCl2晶体,通过自己的实验,观察两种物体的颜色。二要在获得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增加实验的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三要把实验和实践联系起来,明确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实践,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四要大力借助现代化的技术信息手段丰富实验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借助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以营造具体生动立体的教学氛围。如氯水分解反应速度非常慢,课堂上难以演示;Na与H2 O反应实验,通过投影实验能使全体学生更加直观明了的理解实验。这些都对学生帮助很大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它不但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化学研究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明确目标: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中化学新课改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目标,这就要求必须大力地、实实在在地培养高中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化学学科是一门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生活是教学的基础,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化学教学提供了鲜活的素材。通过学习相关化学知识又要回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方能更好的学习好化学这门学科。但是,传统的化学教学过度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的成绩,通常采取以分数的形式来体现学生的优劣,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课堂教学主要关注教师的“教”的行为,忽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学”的行为。培养的目标相对单一,评价的手段也相对单调,主要是为了升学,主要以考试、练习或作业为主,甚至考试是唯一的评价手段。同时,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是教与学的主体,掌控着学权。这样的直接的后果就是,无情地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化学积极性和热爱化学的兴趣;严重地偏离了化学学科的科学培养目标。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生活的外延与课程的外延相等。学科知识是永无止境的,对化学知识的研究只靠几节课是不行的,因此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给学生提供课外实践的机会是学好化学的关键。因为化学知识是从社会实际中来的,我们还要运用到社会实际中去,学习化学不能忘记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教学中不但要完成基本化学知识的教学,尽量使化学知识存在于生活的背景中,从而使之成为为人类服务的手段和方法。为此,要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内容,现行的高中化学新教材编排“活动与探究”就是引领同学们积极投身实践活动。在选修课中,化学与生活模块以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为线索,介绍化学知识及其应用,化学与技术模块以资源利用、材料制造、工农业生产中的化学问题为线索。例如,在环境保护这节课中,就要联系目前我国部分水域遭工业废水污染的状况,对比水域被污染前后的两种情景,强化学生的印象,接着让学生独立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大胆设想,并提出个性化的对策。这样,教会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强调学生的真实体验。如在学习有机化学时,介绍汽油、柴油的提价与环境污染以及节能减排问题。在讲金属材料时,就可以自然而然地的引入世博会的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相关内容;在讲重金属离子中毒的时候,可以引入生活中的一些常用方法,比如,牛奶、豆浆、鸡蛋清解毒等。让化学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积极地组织学生课外见习。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氨:碱性,制备》时,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化肥厂、化工厂等进行实地见习。通过参观考察,学生可以把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结合起来,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总而言之,这些都为学生探究、交流、思考等自主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既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容易激发其求知欲,使学生自觉地去学习化学,真正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结语

新课改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使学生知识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贯彻落实新课改先进理念,搞好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就应该使化学课堂回归学生、回归生活,突出化学的实验学科特征,明确实践的培养目标。这样,才能在新课改下搞好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上一篇:挖掘演示实验动态因素 构建物理“动态优化”课... 下一篇:怎样进行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