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研究

时间:2022-03-24 09:46:37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研究

摘 要: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延伸,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为目前的语文研究性学习架起了桥梁,是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重要途径。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和语文教育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课外阅读和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不容乐观。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课外阅读不仅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而且包括教师在课内教科书之外合理组织的“超文本”拓展资源阅读活动。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是语文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环境下,小学生课外阅读呈现出两个特点:阅读内容广泛,阅读方式多元,但取向需要指导;浅层阅读风行,深层阅读需引领。

关键词: 小学生教学 课外阅读 指导

对于一个人来说,童年是一生的根基与核心,如同树木一样,那最初的岁月被记录在年轮的最核心处。童年时代赋予的东西,会永远潜隐在我们的身心中,持续影响人的一生。“一个人幼年时代接受的错误信息,很可能会误导他一生。”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桂晓风在谈到当前有些出版社和电视、网络等媒体上语言失范的现象时忧心忡忡地说。他认为那些语言差错借助着现代媒体的传播影响力惊人,一个错误可能会祸及几十万甚至几亿人。或许有些人认为这样的担心稍嫌偏激,但由新闻出版署主管的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最近公布的第五次国民阅读调查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调查结果显示,网络阅读率以36.5%(第四次网络阅读率为27.8%)首次超过了34.7%的图书阅读率。“如果大家以后都只是上上网,看看信息,而不去深层次地思考,那多可怕啊”!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将此次调查结果称为一场“危机”。“半数国人不读书”的调查数据,使社会各界深感不安,不少专家、学者都曾在不同场合高呼“拯救阅读”!

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中,知识以几何的方式增长着,人们接收信息的途径从未像今天这么广。语文学了书面文本、口头文本,还有“媒体文本”;除了书面语言、口头语言之外,还有网络语言、视像语言;除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视”的能力也成为一个重要方面。网络阅读的开放性、丰富性和互动性特点更为课外阅读提供了巨量的阅读资源。它的兴起和盛行似乎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传统纸质阅读与新兴网络阅读间的碰撞摩擦在所难免。少了青灯黄卷,少了书香墨痕,这种阅读形式的改变并不可怕。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黄国荣意味深长地说:“让我们担忧的是由此带来的阅读习惯的改变,以及可能会造成的国民思维能力弱化。”黄国荣解释说,阅读有深浅之分。纸质阅读是线性的,连续的,它的优势在于可以进行深入研读、品味细节、交流学术思想,同时也有助于培养阅读者的抽象思维能力;而网络阅读侧重于形象思维,它具有快餐式、浏览式、随意性、跳跃性、碎片化等特征。虽然浅阅读也存在于传统阅读之中,但是它的问题在网络阅读中更加明显突出。一系列的问题拷问着本就处于风口浪尖的中国基础教育,同时,这也使得母语教育的研究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得轰轰烈烈。

儿童时期是人的一生的启蒙时期,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它既是个体生命身心发展的最快时期,又是接受培养和教育的最佳时期。就每一个个体来说,儿童阶段受到怎样的影响和教育,可以决定其志向、前途以及品格,即决定他究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一个国家、社会来说,一代儿童的能力和素质,无疑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未来与命运。这样的环境中,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如何在人生之初就在儿童的心灵中种下美好的种子,培养起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为他一生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使他一生的发展得益于童年的丰厚储蕴。对于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认真审视一下这个阶段的课外阅读,的确富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每个民族的文化传承相当大一部分必须靠阅读来完成,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是一个倍受关注的话题,也一直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内外母语教育的实践证明,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民族的精神、文化、智慧很多时候是在阅读中熏陶、浸染中习得的。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有一些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提出过这方面的真知灼见,甚至许多国家以政令的形式推动阅读活动的开展,致力于国民阅读素质的提高。

被我国教育界人士视作经典的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对课外阅读可谓推崇备至,不下百次谈到了阅读、真正的阅读,有三分之二的篇幅都是在说着两个字:读书、读书、读书——

三十多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

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这说的是学生要读书。

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做出多么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

家长的教育修养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书籍在他们的生活里占有何种地位。如果家长热爱和尊重书籍,儿童就会热爱它们。

这说的是家长要读书——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里,家长会干脆开成了读书汇报会和诗歌朗诵会。

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于此。

这说的是教师要读书

我国汉文阅读学的研究者们,从中华文化传统中要求个体家庭都能成为“书香门第”,联想并扩展到整个社会,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书香社会”的新概念。

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重视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这在我国教育界也早已成为共识。关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许多语文教育的老前辈都有过重要论述。教育家吕型伟说:“我的观点就是要大大提高课外、校外活动在教学工作中的地位,把它放在与课堂教学并重的位置上。”他指出重视“第二渠道”(吕型伟语)学习资源的开发,对于语文学科具有直接的指导性。

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却仍有不少学校禁止学生看课外书籍,有的老师把学生看课外书籍视为大敌,报纸、杂志也成了学生的“奢侈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课标要求的145万字,与课本的二十多万字,形成强烈的对比,不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吃亏的是我们的学生。应试教育使语文教学走向了死胡同,它把学生锁定在有限的教科书和繁杂的题海中,从而导致学生的视野不开阔,知识面狭窄,人文精神缺失,整体文化素质普遍降下。

无论是曾经的经验之谈,还是今天《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明确要求,都只向我们传达着一个理念:提高小学语文能力,仅靠课内阅读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十分必要。让学生爱读书,会选择,会阅读,这也才是语文的生命力之所在。因此,重视课外阅读势在必行。

课外阅读的概念是基于“阅读”这一概念基础之上,对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在阅读时间、阅读地点、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上的区别和划分。但什么是阅读,目前并无统一的定义。《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将它定义为“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语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也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这种技能是取得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它是由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王继坤先生在其《现代阅读学教程》中把阅读定义为:“阅读是阅读主体对读物的认知、理解、吸收和应用的复杂的心智过程,是现代文明社会人们所不可或缺的智能活动,是人们从事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之一。”这样的定义充分肯定了阅读活动在智力发展方面的意义。在辨析阅读概念的前提之下,我们一般将课外阅读理解为:课外阅读是指相对于课堂阅读而言的,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教学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方面。在本研究中的课外阅读,不仅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而且包括有限的课堂阅读训练中,教师在课内教科书之外合理组织的“超文本”的拓展资源阅读活动。

对课外阅读意义的探讨,其实是对课外阅读在语文教育中卓有成效的内在原因的追寻。虽然课外阅读在语文学科教育过程中是一种为人们所熟知的学习活动,它的重要性已经被做了充分表述,所特有的概念内涵也逐渐明确了。随着新课程实验不断推进,不少语文教师都不同程度地重视了学生的课外阅读。但是从总的情况来看,课外阅读的潜存的巨大教育能量和意义还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它在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课程体系中应当起到的重要作用和应当给予的突出地位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落实。在此,我们有必要对课外阅读的意义重新来认识一下。

“学校工作的经验使我相信: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的狭窄和贫乏”。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在上学年代爱上书籍,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时候,他在毕业后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当他在学校里有指导的读书中体验到认识的乐趣以后,他才会在家里看书。

学生课外阅读,除了能够使他们增长见识、提高能力、滋养性情外,还能够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一样,是由感知、思考、推理、想象等一系列心智活动和行为构成的,同时还有阅读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等各种意向因素的掺入。所以,它不但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而且有益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维”。“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这个伟大的教育家谆谆告诫我们:如果一个孩子缺乏阅读能力,那么不仅会反映在目前的学业成绩跟不上去,而且会影响到脑的解剖生理过程,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它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儿童进入学校以后,自我意识加速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感知具有直观形象性的特点,模仿能力极强。那些形象生动的事物最能受到他们的关注,引起他们的兴趣,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人物、情景,就是一个个榜样、范例,具有较强的舆论导向和感染功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榜样”,我们不能忽视课外阅读这个重要来源。

童年是短暂的,优秀作品是珍贵的,为了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里多一些在优秀中浸润、滋养的机会,我们有责任把真正优秀的作品推荐给我们的孩子;童年是美好的,经典是无价的,为了让孩子在人生的起步阶段打好生命的底色,我们有义务把真正优秀的作品推荐给我们的孩子。

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一直体现在语文课程大纲中,而且对于质和量都有相应的规定。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等方面都体现了很多新的思想。在学生的课外阅读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2000修订版)》相比既有继承又有变化。如,在继承方面,在每一学段的“阅读”部分,都对课外阅读的字数总量做出了明确规定:第一学段(一至二年级)“不少于5万字(三至四年级)“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五至六年级)“不少于100万字”。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要不少于145万字,这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2000修订版)》相差不多;变化方面体现在:《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的第二部分专门来谈“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提出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

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语文课程标准》更加重视课外阅读了。一般来说,阅读心理过程的总趋势是一个层次递变的纵向结构模式,它包括感知、理解、深悟三个基本阶段,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诱发,相互渗透,往返流动,构成了一个动态的、有序的、完整的阅读运行心理轨迹。其中感知,也称“直觉”或“初感”。它的阅读心理优势主要在于对阅读对象的整体把握。而在阅读活动中只有通过对阅读对象的整体把握,才能真正感受到阅读对象所具有的魅力。课外阅读的阅读材料容量较大,在阅读过程中也极少有来自教师的详细分析,所以学生主要通过捕捉这种“初感”印象来理解文章的意义。因此,这一心理活动阶段是课外阅读的基础,也是课外阅读的主要阶段。在阅读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形成了个体“人”的不断提升和内化的序列,它包括:接受—反映—价值判断—价值体系化—价值个性化(人格化)等互相关联并逐渐过渡和提升的心理变化过程。在课外阅读中,学生的内在素养随着阅读数量的增加,深度的延伸,心理图式的不断刷新,个体的精神境界也将会得到不断提升,从而有效地达到课程标准关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总体要求,而这个过程的实现必须依靠大量的阅读实践。

其次,课外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需要。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母语的获得靠习得,学生语文能力的获得不能靠单纯语文知识的讲授和机械的语文训练,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在学语文、用语文中渐渐习得语文学习规律,不断提高整体把握能力”。

再次,课外阅读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需要。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提高独立阅读能力方面,课外阅读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最后,大量的课外书是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教材对教学的制约是不容否定的客观现实,但是,语文学习毕竟是一种内潜性很强的心智活动。因此,从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出发,从语文教育应该从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具有创新精神开阔视野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的要求着眼,语文阅读教学就应该实施既要重视教材,又要超越教材,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的大阅读策略。在这一大阅读策略的实施过程中,课外阅读又被赋予了崭新的特别重要的意义。从根本上说,现行语文课本永远处于一种被选择、被更新、被不断补充的特殊地位。

参考文献:

[1]白先同.教育心理学教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陈文忠.中国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

[3]傅道春,徐长江.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李诚忠,王序荪.教育控制论[M].哈尔滨: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6]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7]刘宏武.新课程的教学艺术指导[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8]刘永康.西方方法论与现代中国语文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9]陈树广,刘喜运.教学控制论初探[J].平顶山师专学报,1994(1).

[10]陈成龙.控制论与语文教学[J].宁德师专学报,1994(2).

[11]程利国.皮亚杰建构说的控制论模型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4(1).

[12]陈艳玲,蔡普民.黑箱方法的认识论意义初探[J].洛阳工学院学报,1999(3).

[13]常虎.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控制[J],教育·科学,2006(20).

[14]董福祥,李凤媛.控制论运用与课堂教学的尝试[J].教学管理,1994(2).

上一篇:情境教育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及改进 下一篇:中广核:新能源新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