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性质、构成与教学意蕴

时间:2022-03-24 04:34:34

语文知识:性质、构成与教学意蕴

摘要:从教育学立场看,语文知识具有意义属性。语文知识内在地包含符号表征、逻辑形式和意义三部分。语文知识的符号表征指语文学科知识和语文技能或能力。语文知识的逻辑形式指逻辑思维方式,语文知识产生的过程、背景、问题与角度,民族思维方式及其差异。语文知识的意义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中价值观是其内核。语文知识其教学意蕴在于,使语文课程回归生活,确立文化立场、生命立场和价值立场,准确理解“三维目标链”。

关键词:语文知识 性质 构成 教学意蕴

进入21世纪以来,语文知识问题仍然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语文知识是什么,包括哪些,至今仍无定论,成为了制约语文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瓶颈。究其原因,主要是站在语言学立场上理解语文知识,只关注了语文知识概念的外延,未能真正有效揭示语文知识概念的内涵。本文立足于教育学,从性质、构成和教学意蕴三个方面深入探讨语文知识的问题。

一、语文知识的性质

语文课程的学科基础比其他学科复杂得多:语文课程的学科基础,是包括语言学、文艺学和文章学的多门学科,从这三门学科抽取并进入语文教学场域的语文学科知识,作为语文课程知识已经被再结构化、再组织化。它们只是这三大学科中的一个个小小的单元,或要素之一,用于组合一个个新的知识组块,并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甚至不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不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质目的。所以,其性质不能再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加以界定,而应站在教育学立场上去考察。进入教育场域的语文知识,具有了教育的意义属性,“不是一种事实存在或者符号存在,不能作为展品或定论结果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而是基于前人的认识成果,通过师生互动而产生新的意义系统。”不仅仅具有客观知识本身固有的假定性意义,更要具有基于客观知识与发展主体的价值关系,通过多元化的学习活动,对发展主体具有现实意义和个人意义。”

二、语文知识的构成

知识有不可分割的三个组成部分:符号表征、逻辑形式和意义。同样,语文知识也具有这三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一)语文知识的符号表征

知识的符号表征是指人类关于世界的认识所达到的程度或状态。语文知识的符号表征具体包括语文学科知识和语文技能或能力。

1 语文学科知识

语文学科知识在语文课程中重组后分为篇章语言知识和要素语言知识。篇章语言知识主要包括篇章、篇章衔接和篇章语义连贯的定义,篇章主题、篇章结构、指称关系及篇章功能等知识,也包括句子之间、句子和篇章之间的语法和语义关系以及衔接等句子间编织的知识。要素语言知识包括语音知识、语汇知识和语法知识。

2 语文技能或能力

用广义的知识观来看,包括听说读写在内的语文技能或能力,也包含在语文知识的符号表征内。因为,“知识是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从获得具体的信息,到机体的认知结构发生根本的变化,均属于知识的范畴。

(二)语文知识的逻辑形式

知识的逻辑形式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具体包括知识的逻辑过程和逻辑思维方式。英国教育哲学家赫斯特曾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人类理解世界时形成的七八种独特的基本的和逻辑上明确的认知知识的形式。语文知识的逻辑形式主要指:

1 语文知识产生的过程,及其背后抽象化的思维方式

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不管是篇章语言知识教学还是要素语言知识教学,语文课程始终贯穿着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两大思维系统。语言知识教学,思维方式教学渗透其中,并且,要关注探究的过程,始于语言知识产生的过程,终于语言知识产生的思维方式的揭示、理解和把握。举个如何提炼主题和选择合模文体的教例。在这个例子中,主题是什么,怎么提炼主题,文体是什么,怎么选择文体,是要求学生学习并掌握的写作理论知识。如果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则无疑会丧失教学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要关注探究的过程,就得结合一个个具体实例(譬如冰心创作《一只木屐》历经20年,主题前后经过调整、深化,开始写成诗歌,后来发现诗歌不适合表现所要表现的主题,遂改成散文),将理论知识还原为知识产生的经验形态。通过还原,使学生领悟提炼主题和选择文体这一理论知识如何从个人写作经验概括、抽象而成,进而领悟这一理论知识是如何从特殊到一般地归纳,最终认识直觉思维。

2 语文知识产生的情景、问题与角度

语文知识产生的背景、问题与角度,是指语文知识产生时的时代背景,知识生产者针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提出什么问题,问题从哪个角度提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思维方式方法。知识产生的背景、问题与角度,也属于语文知识的逻辑形式的内容,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得以养成的最具价值的部分。因此,语文知识教学,要超越语文知识教学本身,将语文知识教学“情景化”,引导学生将关注点扩展到语文知识产生背后广阔的认知背景。举个检字部首概念的教例。检字部首概念的提出,其背景是汉字的简化。汉字简化后的构件,有些能当作部首查检汉字,但不是识字部首。为示区别,遂提出检字部首的概念。

3 民族思维方式及其差异

所谓民族思维方式,是指一个民族看待世界的基本态度和特定方式。譬如,中华民族心理偏重于综合而不喜欢分析,长于直觉思维而短于逻辑思考,具有整体宏观把握世界的独具慧眼,却在科学实证精神和数量分析方面存在明显缺憾,在哲学上注重了悟而不重形式论证,在艺术上重意合而不注重形合,在语言上则以非形态的面貌出现。这种思维方式以“天人合一”为基本思想模式,反感理性的规范,偏好感性的觉悟,偏向于挖掘潜意识中的心理能量,注重直觉、感性、联想、想象、类比、灵感、意志等心理现象,极富艺术性和创造性。这种思维方式就潜藏在汉语言文学中。譬如,从汉字构形可以感受汉字的形象性和图画性,从汉语的生成可以感受汉语的主观意合性,从意境、意象、寄托、神韵、格调等文学范畴的使用,可以感受到中国人如何喜欢用感性、直观和隐喻来表达个性化体验等。在熟悉自身民族思维方式的基础之上,还应再将中外语言和言语作品互为参照,从语用角度体会中西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

(三)语文知识的意义

知识的意义是指知识内具有的能促进人的思想、精神和能力发展的力量,是知识与人的发展之间的一种价值关系。在语文课程中,言语及其作品和语文课程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特质,构成语文知识的意义。语文知识的意义在语文课程目标中表述为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且,以价值观首当其冲。

结合当前的价值现实以及价值观教育现状,笔者认为,当前的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应凸显如下三个内容要点:

首先,真善美统一的价值理想

中国传统价值观呈现为复杂的价值系统,涉及天与人、自由与必然、群与己、义与利、理与欲等多重价值关系,又交织着人们对价值关系各个方面的不同侧重和强化。儒、道、墨各家曾从理论层面对价值观作过自觉的概括,在人道与自然、群体与个体、道义与功利、理性与感性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基本的价值原则。中国传统价值观尽管复杂,但从主流来看,其核心还是“善美合一”。

“真”源自希伯来文化和古希腊文化。希伯来文化具有对上帝的“终极追求”的超越气息,而古希腊文化具有由理性精神和实证精神所支撑的对自然“无限追求”的求真精神。希伯来文化的超越气息和古希腊文化的求真精神,曾引领西方人凡事追究到一个神秘的、遥远的“本质”。当然,随着时代和意识形态的演变,“真”的内涵发生质的飞跃,“本质”、“规律”等之类的观念已被否弃,代之以新的含义逆转:科学不过是一种意识形态、科学是一种人对世界的想象关系、科学是一种来自主体的理解、科学是一种叙事、科学就是可以被证伪、科学发现皆来自研究范式的转变……

其次,积极的劳动观和平等的地位观

积极的劳动观和平等的地位观,是当代符合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核心价值观。生产劳动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对劳动的价值理解是其他价值观念的基础。人们在劳动中又形成各种社会关系,对社会地位的价值理解,是价值体系的又一核心。劳动观是对劳动的看法,对职业的看法和对创造的态度等。地位观是对等级的看法、对平等的理解、对权力和义务的认识等。各种经济观、政治观、文化观、生活观、道德观、人生观等,无一例外都受劳动观和地位观的引导,鲜明地打上劳动观和地位观的印记。

再次,文化回应力

信息化是现今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另外,国际交往、人际交往日益频繁,全球化与民族的冲突和融合、文化存在的多样性与选择的自由性、人际交往的文化色彩日益浓厚等也是现今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就种族和文化背景构成而言,所有的国家社会虽然不像某些西方国家社会那样差异巨大,但是内部也存在着不同的种族或文化传统。这种背景特征要求教育不能固守本土文化,而要在重视本土文化传承的基础上,秉持“国际理解”的理念,让学生广泛接触其他种族的文化,理解“和平文化”的内涵,“培养尊重其他文化的意识与态度,帮助学生形成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使学生有能力从不同的文化视角来审视和理解同样的事件和经验,提高对文化差异性的欣赏能力”。

上一篇:大学阶段语言教学中的语言文化思考 下一篇:古代文学课应重视古汉语知识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