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奢族”扫描

时间:2022-03-24 08:01:00

中国“奢族”扫描

2009年,虽然经受着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中国人对奢侈品的热情仍然高涨。这类物品在欧洲、日本和美国消费都出现大幅度下跌的情况下,中国奢侈品销售却逆势大涨三成以上。鉴于此,越来越多的大品牌将中国视为新的救星。

据统计,目前80%的世界知名奢侈品品牌已经进入了中国市场,而中国市场占许多品牌的总销售比重亦不断提升。

越来越年轻的“奢族”

据中国社科院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的富裕消费群普遍比国外富裕消费群年轻。麦肯锡2008年的报告指出,大约80%的中国富裕消费人士在45岁以下,而在美国及日本,该比例则分别为30%及19%。

《2009年胡润财富报告》指出,中国拥有1亿元资产以上的富裕人士平均年龄为43岁,千万元资产以上的富裕人士平均年龄为39岁。

如今的青年一代,对奢侈品的认知和消费力都较高。其中,“80后”消费群很值得关注。他们包括白领、富二代以及年轻企业家。

琳琅的时尚杂志罗列着各种令人向往却也价格不菲的精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这些,有一部分人已经开始习惯消费这样的产品。

白领一族

对于“80后”消费奢侈品的人群,白领一族是最为庞大也是潜力很大的购买人群。众所周知的,中国小资一族几乎能够与白领划上等号。他们没企业家和富二代的阔绰,但同样也有追求精致的乐趣。

他们不会买很多,但觉得至少应该有一两件。这是白领阶层较为一致的观点。当然根据性别、学历以及职业,他们的购买动机以及消费习惯会有很大的差异,但共同的一点,大部分人不仅仅将奢侈品当做身份品位的象征,更有犒赏自己的意味。

调查数据显示,40%以上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地的白领人群购买奢侈品是为了品质保证、个人爱好以及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其中,上海白领在购买奢侈品时表现出犒劳自己辛苦工作的动机更为强烈。

京沪两地白领消费奢侈品较为固定。有4成左右的广东白领购买奢侈品属于冲动消费,朋友推荐对其奢侈品消费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北京和上海的白领购买奢侈品则呈现出固定消费的态势,分别占38%和37%。

富二代留学生一族

富二代们对于奢侈品,是属于习惯性消费。他们的挥霍也不仅仅在国内,现在家底殷实的家庭一般都选择将孩子送出国。

外国学校接收留学生,通常以预科形式开始。在澳大利亚的一所著名预科学校里,有一半以上是中国留学生。一进校,满眼都是LV。他们说,在这里LV是校包,用GUCCI那你就是自降身价。

在商家打折季,他们会通宵排队,往往几个几个的购买,条件更好的会买来送给朋友。就算是平时,国外一线商场,总能看到一群群的中国留学生在选购高档商品。

据新西兰媒体报道,在当地,一些中国留学生狂购豪华车已成街谈巷议的新闻。一家电视台采访汽车经销商时,这位经销商说:“这些中国孩子只爱好车,一个孩子留学不到一年,就在这里买了一台宝马Z5敞篷跑车、一台宝马M3和一台X5宝马吉普”。

同时,令这些经销商吃惊的是中国留学生的付款方式:“他们一般不用信用卡,几乎从不分期付款。一次,一位少年留学生的托管人来购车时,提来一个皮箱,他说这里有15万美元现金。”

年轻企业家一族

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中,男性比女性的比例更高。国外的奢侈品,往往以女性占主导,珠宝、香水、服装箱包等是奢侈品销售收入的主要力量。而国内,青年企业家的涌现,使得男性消费比例高于女性。

大到车子房子,小到领带夹衬衫扣,他们讲究的是身份和体面。而现在国内的富豪们的收藏和比富,已经不再局限在古董、房子和车子了。

目前60%的国际奢侈品品牌在中国有自己的生产线,集中在广东、浙江一带。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为缩减成本,将生产重心移向中国的奢侈品品牌不断增加。

花重金买“中国制造”,这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赴欧美旅行,直接去当地的精品街“扫荡”。

根据高盛公司的调查显示,22%的中国男性新富消费者都有一块劳力士手表,而女性新富消费者花在每一样护肤产品上的钱平均达到280美元。

新富阶层渴望明确自己的社会身份,因此他们通过必备的奢侈品达到这一目的。

“中国就是下一个日本”

日本的奢侈品消费在经济危机爆发前的2006年一度占到全球的47%。日本市场是很多西方奢侈品牌的“消费大户”。根据世界奢侈品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早在2007年,中国人的奢侈品消费已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8%,消费人群已达到总人口的13%。

“中国应该能马上超过日本成为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了”。有LV品牌工作人员表示。“早几年,或许仅有一小部分人知道LV这个牌子,但是现在从仿冒产品增长的程度来看,大家对LV显然是非常熟悉了。”

近年来,随着高端商业的日渐繁荣,LV、GUCCI、Dior、Chanel,越来越多的高端消费品正在进入人们的视野。

中国社科院报告的执笔人表示,考虑到经济的增长以及庞大的人口,中国成为奢侈品的乐园顺理成章。截至2009年12月,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已增至94亿美元,全球占有率为27.5%,并首次超越美国而仅次于日本。

一二三线城市一样奢华

“中国市场是非常巨大的,也是非常旺盛的。”从事奢侈品市场研究的卢晓博士做出肯定。“奢侈品对于美国、欧洲、日本来说不像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是很新鲜的东西。”美国、欧洲、日本的销售额依旧很高,但是它达到了一个稳定的量,一个接近饱和的状态,这种市场再高速发展、生长并不现实。卢晓表示中国情况与之不同:“中国是一线、二线、三线城市轮着发展,纵深比较大,所以它的市场潜力更大。”

二三线城市庞大的消费者群体也是奢侈品品牌投资最看重的原因。胡润百富2009年在上海的《2009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中提到,52%的富人生活在北京、上海以外的城市,二三线居民对奢侈品认知度已经很高。而高盛银行预测中国未来5年内愿意消费奢侈品的人会从4000万上升到1.6亿,主要支撑就是二三线城市。

上一篇:哈曼:人生从90岁开始 下一篇:改善金融生态 服务襄樊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