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数学课堂中运用多媒体的优势

时间:2022-03-24 07:59:45

职高数学课堂中运用多媒体的优势

摘要:职校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不会学习、不愿学习数学甚至讨厌学习数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且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合理结合,就能够极大的丰富课堂教学。

关键词:职校学生 激发兴趣 提高效率 强化结果 创新思维

长期以来。数学教育是以逻辑性为基础,注重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忽视数学领域中形象化的内容,如直观、美感和乐趣,使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而职校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不会学习、不愿学习数学而导致害怕学习,甚至讨厌学习数学,因而造成整体课堂教学效果低下的结果。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热点。作为一名当代数学教师如果能够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技能,并能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且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合理结合,就能够极大的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其主要表现为: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认识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是主动认知、参与活动的直接动因,是开启智慧的钥匙,是战胜困难的动力,对现代教育而言,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数学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对该学科兴趣淡薄,加之学生的年龄特征(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单一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造成学生数学创新素质能力难以提高。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困难。它以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长期的注意力,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达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例如,立体几何的学习中,学生对于画在平面上的立体图形总找不到立体感,学习兴趣不高,效果一般。现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形式组织教学过程,画出该立体图形的视图,在电脑上切换不同的视角,让学生观察。在学生有了大量感知的情况下,通过移动和渐变的视觉效果,抽象出物体的几何形状,揭示立体图形的定义。这样由形象到表象到概念都有具体形象的过渡,对于空间观念较差的职高学生而言,降低了认知的难度,从而保持并促进学生的兴趣性和积极性,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学习效率

心理学实验表明,感知越具体,表象就越清晰、深刻,越有利于促进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有利于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从而建立数学概念、培养数学能力。由于职校学生无意注意占主体,注意的范围小,持续时间短。基于上述特点,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的优势,寓教于乐,是提高职校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多媒体创造的美妙情境,可以集中显示时空变换的流动性、视听兼备的立体美、景色物态的色彩美、语言表达的韵律美;能把学习内容在大和小、动和静、虚和实、近和远、快和慢、局部和整体之间相互转化,打破时间、空间、宏观、微观为学生视听带来的限制,使学生的视野在短时间内完成较大的跳跃,加大教学密度,减少教学时间。尤其是信息增殖率的扩大,多次反复重现和化抽象为具体的特点,使教学内容鲜明生动,富于感染力。有效的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使“寓教于乐”成为可能。如在讲“棱柱、棱锥、棱台的认识”时,棱柱的上底面逐渐变小,就变成棱台;当变小为一点时就变成棱锥。用投影片来演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但是原来的棱柱就不存在了,学生无法进行对比。于是。我选用了计算机课件,这样就可以克服这个困难,既能保存原来的棱柱,又能得到新的棱锥、棱台,也使学生清楚的看出变化的过程和结果。通过计算机课件形象直观的演示,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一来学生觉得相当有意思,自己就主动想去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辅助教学最大的特点是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分散难点。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进行大量演示,在课堂中无论一个老师是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教学中的过程再现等操作,便可以轻松解决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圆锥”这一节时,老师如果能把三角形旋转得到圆锥的过程用多媒体制做出来,学生的空间观念很快就建立起来了。还比如在数学中概念对学生来说往往抽象难懂,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如能利用计算机,可以把一些概念直观化,使知识简单、明了,让学生容易接受。再如:“椭圆的认识”中利用动画展示画椭圆的过程,使学生很容易的掌握了椭圆的各部分名称并理解了相互之间的联系。可见,这样的教学,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给学生丰富的感知、表象,化难为易,学生掌握得较扎实,教学效果良好。

四、强化学习效果

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的练习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对方法的掌握,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能力;反馈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反馈的及时性,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极大的影响。特别是练习过程中,反馈的及时性决定练习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某一结论的正确与否反馈越及时,学习者对于这一问题的记忆越深刻。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在及时反馈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很难对每个学生的问题做出及时的反馈。而多媒体教学可以采用一人一机,人机对话的形式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学习的效果。例如,学生如果输入错误答案,计算机就会及时做出判断,并给出相应提示,再次显示对数加法基本方法,使学生对自己的错误和正确的计算都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再有一种形式,计算机可以在错误提示后,随即出同类型题目,学生反复练习,直至完全正确。这样的练习反馈对于计算方法、计算能力,概念理解程度,规律运用等的检验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强化了学习效果。

五、培养创新思维

多媒体教育网络,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又可以进行协作型教学,还可以相互交流。这种教学方式完全按照个人需求进行教学的内容、时间及方式甚至指导老师,都可以按个人的意愿选择,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实践为手段,自主学习的现代化教学方式。教师更多的是作为一个管理者和引导者,而不是说教者。新技术把教师从大量的重复性的教育活动中解放出来,将创造献给更具挑战性和个性化的师生交往和共同探索。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静止的图像动起来,更加具体的反映数学思维过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灵感、开拓学生创新思维。如“正弦型曲线的图像”一课中需要让学生了解伸缩变换、相位变换、平移变换,以前只能在黑板上画出图形,让学生看,自己理解,而现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能让学生看到图形的变化过程,从而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开拓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总之,实践证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的运用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进行形象生动的描述,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空间、抽象、宏观、微观的限制,优化课堂教学。所以说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运用多媒体课堂教学也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上一篇:关于中职教师专业能力培养问题的探讨 下一篇:浅析高职《健康评估》课程建设的要素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