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前心绞痛对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时间:2022-03-24 01:13:37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梗前心绞痛对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前1w是否有心绞痛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无心绞痛患者设为观察组,共计65例,有心绞痛患者设为对照组,共计85例。对两组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溶栓再通率为84.9%,溶栓再通时间为(59.31±11.35 )min,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为22.67%,死亡率为6.94%;对照组患者的溶栓再通率为68.33%,溶栓再通时间为(89.31±13.45)min,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为43.58%,死亡率为19.34%。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

关键词:心绞痛;心肌梗死;预后;影响

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随着国民经济的进步发展和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肌梗死患者的数量也在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发展,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突然堵塞,从而使得正常血流循环出现中断,心肌因严重缺血以致局部坏死,严重的时候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很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往往在发病之后30min死亡。而大多数心肌梗死患者在该病发作之前会出现心绞痛,临床表明,心绞痛对于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于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1]。为了进一步探讨急性心梗前心绞痛对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50例(男81例,女6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均符合1979WHO关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年龄50~81岁,,平均(61.56±3.09)岁。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吸氧、心电监护,观察患者的心率,检测患者的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检查,30min~2h检查1次,观察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积极检测患者的体温并做好记录。安排患者卧床休息并给予药物治疗,使用的药物主要是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以及其他的硝酸酯类药物,检查患者的室间隔穿孔情况以及有无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检查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结果显示变化是否稳定,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像[2]。

1.3效果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溶栓再通率、溶栓再通时间、心脏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进行对比分析[3]。

1.4数据处理 将本次统计调查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溶栓再通率为84.9%,溶栓再通时间为(59.31±11.35)min,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为22.67%,死亡率为6.94%;对照组患者的溶栓再通率为68.33%,溶栓再通时间为(89.31±13.45) min,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为43.58%,死亡率为19.34%。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往往都比较急,其病理是心肌急性缺血坏死,因此 该病治疗后的预后往往比较差。而根据大量的临床病例发现,大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前往往会出现心绞痛,而这一部分患者的预后却比没有出现心绞痛的患者好。因此,众多临床研究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前出现心绞痛可以释放促进蛋白激酶C激活和转位的物质如缓激肽等来激活线粒体内K通道,对于ATP的合成充分发挥着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前出现心绞痛可以使心肌反复出现短暂性的缺血,这就使心肌产生缺血预适应,以加强了心肌的自我保护作用。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前出现了心绞痛的患者其溶栓再通率高于对照组,溶栓再通时间大大减少,而心脏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急性心梗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于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俊平.梗死前心绞痛对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冠脉再通及近期预后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04:485-486.

[2]程中伟,吕卫华,程康安,等.缺血预适应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预后[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0, 6:309-312.

[3]王学超.ST段抬高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后心肌灌注不良的预测因素及替罗非班和山莨菪碱的保护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2.编辑/刘小燕

上一篇:浅谈幼儿家庭教育中的感恩教育 下一篇:联合溶栓治疗脑梗塞患者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