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味中药“密蒙花”在中早期年龄相关性非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治疗作用

时间:2022-03-23 11:11:21

单味中药“密蒙花”在中早期年龄相关性非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治疗作用

【摘要】 目的:观察密蒙花在中早期年龄相关性非糖尿病性白内障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门诊经检查确诊患有年龄相关性非糖尿病性白内障属中早期患者147例(200只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只眼,治疗组患者用单味密蒙花治疗,对照组予以卡林优点眼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视力恢复总有效率为78%,对照组为72%;治疗组晶体混浊恢复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为85%;两组患者治疗后氧化活性指数对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密蒙花; 氧化活性指数; 年龄相关性非糖尿病性白内障; 中医

中图分类号 R77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4-0025-02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加深,我国目前患白内障的人数也是有增无减[1]。中医善治未病,对于白内障的治疗也应从早期开始。为研究中药在年龄相关性非糖尿病性白内障中早期的作用,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选取门诊患年龄相关性非糖尿病性白内障中早期患者73例(100只眼),用单味中药“密蒙花”进行临床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门诊经检查确诊患有年龄相关性非糖尿病性白内障属中早期患者147例(200只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只眼。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 白内障分级

按LOCS(2)皮质分级方法[1]将所选患者的200只眼进行分级:(1)0级:无混浊;(2)1级:可见分离的水隙、空泡、微粒聚集在晶体周边部,不影响视力;(3)2级:介于1级和3级之间,周边混浊进一步聚集;(4)3级:混浊占瞳孔区50%;(5)4级:混浊占瞳孔区90%。两组皮质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排除标准

(1)有慢性病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2)合并其他类型白内障者,如后囊下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伴皮质与核同时有混浊等;(3)有其他眼病者,如葡萄膜炎、青光眼、视网膜及视神经病变等;(4)对本药过敏者。

1.4 用药方法

治疗组单用密蒙花治疗,2次/d,10 g/次,服用前用开水浸泡20 min,待有效成分析出后当茶饮用;对照组用卡林优点眼液点患眼,3次/d,1滴/次。两组用药15 d为一疗程,每个疗程后复查皮质混浊情况,连续用药6个疗程后统计其疗效。

1.5 氧化活性指数检测

每位患者治疗前后分别于早8时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离心后去上层血清低温保存。用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GSH-Px)试剂进行检测。

1.6 疗效评定标准

1.6.1 视力疗效评定标准 以正规远视力表计数,(1)显效:治疗前后相比,远视力提高4行或达到1.0以上;(2)有效:治疗前后相比视力提高2行;(3)无效:治疗前后相比,远视力无提高或下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2 皮质混浊疗效评定标准 (1)显效:治疗前后相比,晶体皮质混浊情况降低两个等级或分离的水隙、空泡、微粒完全消失;(2)有效:治疗前后比较晶体皮质混浊情况降低一个等级;(3)无效:无明显变化或混浊程度加深。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视力恢复情况

治疗组视力恢复总有效率为78%,对照组为72%,两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2 两组晶体混浊恢复情况

治疗组晶体混浊恢复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为85%,两组患者的治疗后晶体混浊恢复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2.3 氧化活性指数检测

治疗组治疗前后氧化活性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氧化活性指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白内障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焦点[2],早在唐朝时期就已有专门治疗白内障的方法-金针拨障法。后在宋朝时期得以完善,《秘传眼科龙木论》中详细地记载了白内障的分类、检查、金针拨障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和术后的药物治疗[3-4]。其中用冷泉水充分洗眼,就是金针拨障前对眼部进行的一种麻醉方式,书中也阐述了白内障的成因,多因肝虚、脑脂下注于眼而形成,治疗方法也多以肝肾论治。密蒙花具有清热养肝、明目退翳的功能,通过除肝热,养肝血,使目得血而能视,用于治疗肝虚目暗、视物昏花等目疾。接传红等[5]等通过实验研究证实,密蒙花可有效抑制大鼠晶体内醛糖还原酶,从而抑制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本研究也通过对白内障患者治疗前后氧化活性指数的检测,得出密蒙花可有效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进一步预防白内障发生发展,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马文新,唐由之.晶体混浊分期分级的研究现状[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1997,7(2):120-122.

[2]张军,冯永刚.抗白内障天然药物的研究:密蒙花体外对醛糖还原酶活性的影响[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6,17(3):54.

[3]吴正正,高健生,接传红,等.密蒙花方对缺氧状态下人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及机理研究[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8,18(3):138-140.

[4]严京,高健生,接传红,等.密蒙花方改善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症状及其用药安全性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11):773-776.

[5]接传红,高健生,严京,等.密蒙花方对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0,20(6):323-325.

(收稿日期:2013-08-01) (编辑:王韵)

上一篇: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异位妊娠手术疗效对... 下一篇:老年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的病因及临床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