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评估初探

时间:2022-03-23 10:13:14

高校教学评估初探

[摘要]教学评估是提升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而评估内容的确定又是实施教学评估的关键性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学评估的指向和功能的发挥。然而我国高校教学评估工作的开展依然存在较多问题。深入分析和探讨高校教学评估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办法, 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高校 教学评估 改革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4-0201-02

在知识经济时代关于高等学校如何管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如何保障,怎样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评价当前高校的教学活动,已经成为教育学界一个普遍关注的话题,可谓“人人看教育、人人有话说”。当前高校的教育实践并没有跟上理论研究的步伐,我们的高校教学质量改革依然以一种微变的态势缓慢移动,移动并不意味着发展,在特殊条件下,甚至代表着一种倒退。教学原本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外显性的人才培养活动,教学效果的评估却是无法简单地用“好”与“坏”来认定的,评估过程的复杂性与评估标准的不确定性是造成当前高校教学评估流于形式的直接原因。因此,对我国高校现行的教学评估制度进行深入的探析,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评估的内涵和外延

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评估是高校教育评估的主体,是衡量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管理手段。教学评估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教学评估是指对影响教学活动的所有因素的评估。狭义的教学评估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标准,对教师的教进行系统检测,并评定其价值及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它既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所有有效教学与成功教学的基础。

目前我国高校教学评估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高校外部评估,二是高校内部教学评估。外部评估主要是指教育部教学评估中心每五年进行一轮的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内部评估是指高校内部对本校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的评估,通常与教师的工资、津贴、奖励、职称评定、个体荣誉等诸多方面的具体利益相关联,因此,高校内部的教学评估是高校教育评估的重要环节。

二、高校教学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学评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作为检查、检测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学评估有助于对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发挥着教育指挥棒的作用。诚然,我们的高校教学评估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做出了不小的成绩,但必须看到我们在评估目前还处在专业化程度较低的阶段,高校教学评估过程中逐渐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不容小视。

(一)教学改革流于形式“换汤不换药”

近年来,关于高校教学工作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政策的指引下,根据教育部传达的精神,高校的教学改革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众所周知,教育活动具有滞后性,教育成果的好坏往往不能在短时间内体现出来,为了迎合上级的检查,高校最直接的手段就是从理论上做文章,将本校教学改革工作大写特写,试图用理论上的丰盈来掩饰实践中的不足。当教学改革流于形式,教学评估这一环节也就形同虚设,无法发挥其作用,不合理的评价体系,导致评价功能自身的瘫痪。

(二)教学评估指标单一,“一把尺子量教师”

高校是多种学科组成的庞大矩阵,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工作任务及工作性质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仍存在一刀切,简单、粗暴、机械的成分,一些高校为了减少评估成本,降低评估难度,缩短评估时间,将教师有差别教学劳动量化成为无差别的数学语言,采用统一的教学评估指标对全校教师的教学工作给予评价是不科学的。这在青年教师以及公共课任课教师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三)评估主体的权重倒置,“官本位思想盛行”

教学活动顾名思义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对于整体的教学质量最有发言权,在美国等不少西方国家的高校中,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估的权重占到百分之七十以上。相比之下,我国高校学生评教的主体地位未能真正地体现出来。“正所谓轰轰烈烈的学生评价,扎扎实实的领导评价。”一些高校的中层干部对于学生评价权重较低的托词是学生以主观好恶对教师进行评价,随意性较大,非理性、非客观成分较多,其实质是官本位思想在作祟。教学评估毕竟是与教师的工资、津贴、奖励、职称评定、个体荣誉等诸多方面的具体利益相关联,将如此重要的权力下放给院系,甚至交给学生,必将损害一部分从事“暗箱操作者”的利益。

(四)评估结果半公开化,“犹抱琵琶半遮面”

教学评估工作的最初目的是指向未来,促进高校教学工作的改进,提高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对于教师教学工作也起到导向与激励作用。然而在我国当前的高校教学评价中,评价结果和信息反馈是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高校对教学的评价采取的是终结性评价,年底全校都会进行一次自上而下的教学评估,多数高校对教学评价结果的整理总是过于拖沓,评价结果反馈滞后,或者只是将评价分数作为教师奖惩的标准。久而久之,高校教师出现教学倦怠情绪,认为教学投入与评价结果不成正比。这极大地影响了教师对教学评价的重视和参与度,削弱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三、高校教学评估改革的途径

(一)正确认识教学评估的目的及意义

传统的教学评估活动流于形式,追本溯源是高校领导者对于教学评估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够,以往的教学评估指向教师过去,以奖惩、鉴定为目的,更多关注的是教师已取得的工作绩效,忽视了教学评估对整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对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激励等诸多方面的影响。随着教学评估的深入开展,评估的形成、发展应得到重视。也就是说,应该进一步明确教学评估的目的,使鉴定性、奖惩性的教学评估转变为形成性、发展性的教学评估。后者指向的是教师的未来,以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关注教师的未来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开展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工作,有利于教学管理部门加强对教师全面科学管理和准确了解教学情况。

(二)建立起客观合理的分类评估标准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顺应现实需求,采用多元的评价标准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我们现有的评价比较重视标准的统一性,而对差异和特色注意不够。高校应根据学校教师的实际工作任务及工作性质将教师划分成教学为主型、科研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队伍,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制定不同的评估指标体系。积极深入地开展调研活动,广泛征求专家及教师意见,进行民主化决议,最后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学分类评估方案。只有制定的教学评估标准切实可行,实施起来才会有的放矢。

(三)建立多元评估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估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制度都是制度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博弈的结果,是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追求优先次序不断调整的过程”,高校教学评估也不例外。因此,在高校教学评估过程中杜绝少数人专权的最佳途径就是建立以学生评价为主、教师自评、同行评价、专家和领导管理干部共同参与的评估模式,并将评价结果有机的结合,得出全面客观的综合性结果。这样,既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门职能的转变,又有利于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使教学活动主要参与者,即教师和学生都可以积极的参与到评估过程中来,以便对教师的教学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四)增加教学评估结果的公开性

教学评估对教师具有激励作用,当教师教学评价得分低时,会感到自尊受到威胁。教师为了摆脱低的评价得分,不得不努力工作,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发展专业。同时,将教学评价结果公开,可以使新生对教师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可靠的认识,有助于新生选课。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评价在学校教学评价中所占的权重,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评价在整个教学评价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此外,教学评价结果公开,有助于增加教学评价过程中的透明度,杜绝一些不正之风。重要的是能及时将各种评价信息反馈给教师本人,使其明确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了解自己的实际教学水平,促进自我提高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付八军,黄俭根.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三个结合与三个主导[J].高等教育管理,2009,9.3(5),P28.

[2]吴鹏.学术职业与教师聘任[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12.P24.

上一篇:浅析Hofstede文化价值理论在教学中的体现 下一篇:四六级网考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