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解英语中的“文化语言”

时间:2022-03-23 01:52:38

译解英语中的“文化语言”

摘 要: 语言和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又必须了解语言。翻译之所以困难,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本文首先指出语言中的文化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然后阐述了由文化差异造成的翻译困难,进而探讨如何解决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最后对于富有文化特色词语有着特定的翻译技巧,即移植法、借用法和意译法。

关键词: 翻译 文化差异 影响 翻译技巧

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语言能离开特定的文化,任何语言都充满了人类文化活动的痕迹,不仅体现了本民族的自然环境、历史渊源、风土人情、传统习惯,而且透视着该民族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语言和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又必须了解语言。因此,如何恰当处理语言中的文化差异是翻译成功的关键。准确地了解其他国家的信仰、习俗、价值标准等,真实地描述本国的文化,才能真正做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一、翻译是跨文化转换

文化知识是学好语言的基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任何语言又都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而翻译是文化交流的工具,承担着帮助人类沟通思想情感、传播文化知识、促进社会文明的神圣使命。现在,人们普遍认识到,翻译不仅仅是语际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转换。在某种意义上,语言的转换只是翻译的表层,而文化信息的传递才是翻译的实质。因此,要更深刻、更贴切地传递原文的内在信息,必须探明英汉双语的文化特征及其差异,并将双语的文化内涵恰当地对接起来,真实地再现原文的面貌。

二、文化差异造成翻译困难

翻译之所以困难,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这说明翻译要将中西文化结合起来,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然而,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困难是不容忽视的,这种差异往往会引起文化意象的失落或扭曲。而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很多体现在并且渗透在文化的各个领域,包括千差万别的历史背景、传统观念、风俗习惯,以及迥异的语言表达方式上。

(一)宗教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在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方人多信奉基督教,而中国人信奉佛教、道教。“观音菩萨”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仙,是专门济贫救困的救世主,但缺乏这一宗教文化背景的西方人可能一头雾水。因此,在翻译时我们可以选择西方人所熟悉的一词savior(person who rescue or saves sb. from danger,救世主)替代它。

同样,如果缺乏西方宗教文化背景知识,翻译此句“You can meet many good Samaritans in our university.”就会遇到理解上的障碍了。“Samaritans”在《圣经》中是指“people who give sympathy and help to people in trouble(同情并援助苦难者的善人)”,所以此句可译为:“在我们学校,你可以见到许多乐于助人的人。”《圣经》中有众多人物,他们各有自己的形象、性格、信仰和经历,经过人们长期的传诵引用,已成为一类人物的典型代表,具有特定的形象或含义,如:Messiah是指救世主弥塞尔。“You’re just a doubting Thomas.You won’t believe what I tell you.”这句话中的Thomas是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此人生性多疑。后来,英语中使用doubting Thomas表示多疑之人。理解了其中的文化内涵,我们便可以将其译为:“你这个人如此多疑,我说什么你都不信。”

(二)风俗习惯的差异

风俗习惯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饮食习惯上。蛋糕、面包、馅饼等是西方人的主食,而中国人主要吃大米、面食等。因此如果把“画饼充饥”翻译成“drawing a cake to satisfy your hunger”比较容易被西方人接受。如果直译,西方人可能不知道“饼”是什么东西,除非加注进行说明,而这样做就增加了读者的理解难度,增加了阅读的障碍,不利于文化交流,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又比如大卫・霍克斯把鸿篇巨制《红楼梦》的一个习语“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翻译成了“Even the clearest housewife canno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吃米饭、喝粥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特征之一,而西方人主要吃面包,所以霍克斯考虑到西方人的饮食文化生活,将其翻译成“巧媳妇做不出没面的面包来”,更接近西方人的生活,西方人容易理解。而杨宪益夫妇本着传播汉民族文化,让西方了解我们民族文化的目的,将这句话翻译成了“Even the clearest wife canno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不同的翻译目的决定了不同的译文,这样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和作用。

(三)传统观念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的传统观念中,白色象征着纯洁和贞洁。而在中国,尽管近年来新娘也开始穿白色婚纱,但白色仍然是传统丧服的颜色。人们视白色为悲怆、贫寒、衰败和死亡的象征。因此把one of the white days of somebody’s life翻译成“某人生活中的吉日之一”,days marked with a white stone译成“某人幸福的日子”而没有直译,是考虑到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颜色的不同内涵,以及照顾到译文读者的接受心理和阅读习惯。中国人以红色为贵,红色象征着喜庆、成功、忠诚、温暖和兴旺等。传统婚礼上的红喜字、红蜡烛、红盖头、新娘的大红袄,都是红色赋予了对日后幸福生活的希望。而在英美国家人眼中,绿色和金黄色有类似的联想意义,而红色却经常和流血、危险和暴力联系在一起。因此在翻译《红楼梦》时涉及红色词的翻译时,英国翻译家David Hawks作了变通处理: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Jia Baoyu visits the land of the Illusion;and the fairy Disenchantment performs the Dream of the Golden Days.

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Jia Baoyu tastes some superior tea at Green Tower Hermitage;

And Grannie Liu samples the sleeping accommodation at Green Delights.

译者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在翻译原文的“红楼梦”和“怡红院”时,没有选用“red”一词,而是分别译为“golden”和“green”这两个尽管不同色彩,却对译语读者来说具有相近意义的颜色词。

同样的,在西方dragon是邪恶的象征,是一种恐怖的动物(英语词典的释义为mythical monster like reptile),应予消灭。在《圣经》里,dragon也肯定是与邪恶、恐怖相联系的。然而在汉语言文化中,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代表一种气势磅礴的民族精神。中国人历来把它视为权力、力量、吉祥的象征,也把自己视为是龙的传人。因而有“龙飞凤舞(bold cursive calligraphy)、“龙腾虎跃”(scene of bustling activity)、“望子成龙”(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的说法。所以,在互译中英作品时,一定要把握好词语的文化内涵,否则将严重损害原作的内容。

三、解决文化差异的翻译技巧

无论在英语中,还是在汉语中,都有不少文化特色浓郁的词语,翻译这样的词语,应该本着一个总的原则:一方面要尽可能传达源语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又不逾越译语文化和译语读者可接受的限度。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三种翻译技巧。

(一)移植法

一般说来,带有异域文化特色的表达方式往往都是些形象化语言,英汉之间文化的差异往往就体现在使用不同的形象,或相同的形象具有不同的联想意义上。保留住原文中的形象化语言就等于为中国读者保留下了解英美语言文化的机会。同时,新鲜形象的不断引入,也有利于提高汉文化对异域文化的解释和消化能力。因此,对于英语中文化内涵丰富的词语,应尽量采取保留形象的移植译法。比如,英语成语teach a pig to play on a flute有点近似汉语的“对牛弹琴”,但是直译成“教猪吹笛”就会使中国读者耳目一新。同样的道理,成语flog a dead horse,虽然可以意译成“做无用功”,但若直译成“鞭打死马”,效果可能更好。英语谚语“In the country of the blind,the one-eyed man is King.”,意思有点近似汉语的“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但这种“以土代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相比之下,译成“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倒还可以接受,可远不如“盲人国里,独眼人称王”来得形象。再比如,“Beauty lies in the lover’s eyes.”的意思类似中国的典故“情人眼里出西施”,但在西方人的写作作品中硬一个中国的典故,不管语义上对不对应,却犯了文化失真的忌讳。可以直接译为“情人眼里出美人”,这样的“移植”译法给中国读者提供了了解异域风情、欣赏原文独特表达方式的机会。所以,对于英语里带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词语,最佳的翻译方法就是尽力把那文化特色忠实地传译出来。

这种移植译法,说白了就是我们以前常说的直译法。不过由于英汉在语言文化上的差异,有时仅仅采取直译法还不能完全达意,此时我们可以用借用法。

(二)借用法

所谓借用法就是借用汉语中现成的俗语来传译英语的俗语。这种译法主要用于两种情况:一是英语中有不少表达方式在意思和形象上同汉语的表达方式非常相似,我们完全可以用这些相似或相近的汉语表达方式来传译。例如: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Misfortune might be a blessing.(塞翁失马,焉知非福);Let by gones,be by gones.(既往不咎)。这些英语习语后面的汉语习语可谓“形同意同”,将它们拿来互译可以说是形神兼备,通顺晓畅。二是英语中有许多表达方式虽然在汉语中找不到“形同意同”的对等表达方式,但可以找到很多“形异而意同”的表达方式,这时也可以借用这些现成的表达方式来传译。例如:See Naples and die.(不到黄河不死心);Do not unto others what you would not be done by.(己所不欲,勿施于人);Nothing venture,nothing have.(不入虎穴,焉得虎子);Cherish a snake in one’s bosom.(养虎为患)

不过,有的习惯说法同汉语的一些习惯说法只是形似而意不似,若生搬硬套,就会弄巧成拙。如pull one’s leg跟汉语的“拖后腿”并不对等,而是“与某人开玩笑,取笑某人”;eat one’s words并不是汉语的“食言”而是“收回前言,承认错误”。英汉之间这种“貌合神离”的例子举不胜举,翻译是一定要小心谨慎,切莫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三)意译法

当由于文化和民族差异直译会导致读者不理解甚至误解时,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相矛盾而不宜采用移植法也难以采用借用法时,此时应根据上下文语境和原词的真正意义而不是原始意义来进行翻译,即采用意译法。如:汉语中的“纸包不住火”应意译为“Truth will come to light sooner or later.”,若直译为“The paper can’t be folded by fire.”,西方读者也许会产生云里雾里的感觉。尤其在一定的语境下,不如采取上文的意译,意思明了,有利于整个句子和整篇文章的理解。

总而言之,语言是传达文化信息的,因而往往含有本民族的文化色彩。语言的文化内涵并非总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浓厚淡薄之别。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些语言的共性大一些,民族特性少一些,有些语言的民族特性大一些,共性少一些。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把握一条原则:在纯语言层面,可以进行必要的归化,而在文化层面,则尽量争取异化。

参考文献:

[1]孙致礼.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2]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孙致礼.新编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孟红松.浅谈文化与翻译[J].咸宁学院学报,2010,30,(7).

[5]郭著章.英汉互译使用教程[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231.

[6]古今明.英汉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7]巴尔胡达罗夫著.蔡毅等译.语言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5.

上一篇:文化差异与青春期心理 下一篇:中式菜名英译研究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