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分期辨证治疗慢性骨髓炎

时间:2022-03-23 12:09:03

中西医结合分期辨证治疗慢性骨髓炎

462000河南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骨科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2.133

慢性骨髓炎中医上称之为“附骨疽”,多因机体正气不足,感受邪毒,正不胜邪,邪毒入骨,腐骨蚀髓而成。现代医学认为慢髓炎多是因急性或亚急性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未及时进行有效治疗,以致骨组织的破坏和增生并进,形成死骨、窦道和脓腔。在20世纪40年代,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常常演变成慢性骨髓炎。由于死骨形成,较大死骨不能被吸收,成为异物及细菌的病灶,引起周围炎性反应及新骨增生,形成包壳,故骨质增厚粗糙,如形成窦道,常经年不愈。如引流不畅,可引起全身症状。如细菌毒力较小,或机体抵抗力较强,脓肿被包围在骨质内,呈局限性骨内脓肿,称布劳德氏脓肿。常发生在胫骨上下端,起病时一般无明显症状,仅于数月或数年后第1次发作时才有局部红肿和疼痛。如病变部骨质有较广泛增生,使髓腔消失,循环较差,发生坚实性弥散性骨髓炎,称加利氏骨髓炎。最常发生在股骨和胫骨,以间歇疼痛为主。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祖国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大多能在早期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使慢性骨髓炎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但另一方面,金属内置物的应用所引起的感染较多见。对于慢性骨髓炎的治疗,全身用药,药物难以进入硬化的病灶区,更难持续保持有效的药物浓度。现采用中西医结合分期辨证治疗慢性骨髓炎,疗效显著。总结报告如下。

中医分期方法

慢性骨髓炎根据发病情况,症状,体征及X线片等项检查,将其分为一期、二期和三期。

一期:热毒炽盛型,为慢性骨髓炎复发(余毒湿热内盛或复感风寒湿邪而致)。①临床表现:局部红肿,疼痛,拒按,肤色鲜红,光亮,范围较局限,或有波动,体温高,邻近关节可因肿胀疼痛而活动受限。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数。全身可伴有发热,口渴,便秘,食欲不振等,或伴有其他疾病(如扁桃体炎等)。②化验:血常规可见中性高,白细胞数目增高,血沉快。③X线片:可见骨膜呈葱皮样改变,有骨破坏,但无死骨形成。

二期:气阴两虚型,为一期失治,误治转化而来,或局部毒邪直接侵袭而成(如开放性骨折、疖肿感染等)。①临床表现:患处漫肿,疼痛较轻,窦道形成,脓液由稠变稀,淋漓不尽,可有死骨流出。肤色紫暗,沿窦道口可触到粗糙的骨表面。伴形体消瘦,面色萎黄不华,食少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脉缓无力或沉细。②化验:血常规中白细胞正常或略高,血红蛋白低,血沉偏高。

三期:精亏肾虚型,为死骨脱出,肉芽新生,渐至窦道愈合,病骨恢复期(前期正确治疗后,毒气去,正气存,气血充盛)。①临床表现:无疼痛及压痛,皮肤感觉良好,未损及关节者,关节活动自如,全身情况良好,精神状态佳,表情自然,面色红润,体重增加,舌淡,苔薄白,脉平和有力。②化验:血常规提示可在正常范围。③X线片:骨质破坏有所修复,无死骨。

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法

一期:①中医治法:治则为清热解毒,通络止痛。方药应用骨炎一号口服,方药组成:银花10g,连翘10g,赤芍10g,玄参10g,乳香6g,没药6g,黄柏10g。诸药粉碎制成水丸,每次6g,每日3次。方中银花、连翘、玄参、黄柏清热解毒,化湿散结;赤芍活血通络;乳香没药止痛。外用方:大黄150g,黄柏15g,南星150g,花粉100g,土鳖50g。诸药调和,共凑清热燥湿,消肿散结,祛瘀止痛之效。将诸药共研细末,根据红肿面积大小,取药500~200g,用麻油调成糊状,覆于患处,纱布外覆,绷带包扎,每3天换药1次。②西医治法:可根据患肢局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及全身可伴有的中毒症状,以及X线表现、血常规检查等,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立即抽血做血培养,若有波动者,可抽取脓液行镜检和细菌培养检查,有效大剂量静脉滴注敏感抗生素,患肢牵引或石膏制动,若经中西药联合治疗2~3天,病情不见好转者,要及时手术病灶切开闭式冲洗滴注引流,术后敏感抗生素溶液持续灌洗7~14天,待患处红肿消退,疼痛减轻甚至消失,体温下降,血象接近正常或正常,引流液清晰时,可考虑拔管。在闭式灌洗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患肢的保护,制动,以免发生病理性骨折。保持进出管的通畅,若有堵塞,要及时处理。

二期:①中医治法:治则为气血双补,健脾强肾,托毒排脓。方药应用骨炎二号口服,方药组成:人参5g,熟地12g,茯苓10g,白术10g,当归12g,白芍10g,川芎10g,穿山甲8g,黄芪15g,皂刺8g。诸药研细制成水丸,每次6g,每天3次。方中人参、熟地益气养血;茯苓、白术健脾强胃;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川芎活血行气;黄芪、穿山甲、皂刺益气托毒,排脓。外用法:煅石膏15g,朱砂5g,白芷10g,冰片3g。诸药共研细末,撒于创口,祛腐生肌,每日换药1次,纱布,绷带包扎。②西医治法:此期患者体质多虚,有贫血,血红蛋白水平偏低,创口组织不新鲜,伴有渗出,宜行创面分泌物培养,敏感抗生素应用。对X线显示死骨,且周围有新生骨起良好支撑者,则行手术病灶刮除,植入新鲜松质骨,结合输血、输白蛋白等支持治疗,待局部炎症消退,创面愈合慢者,则行局部旋转皮瓣,带蒂皮瓣,带血管蒂组织瓣,交腿皮瓣等手术修复创面,少量骨缺损者,可用局部带蒂旋转肌瓣填塞。

三期:①中医治法:治则为补肾壮骨,益气养血。方药应用骨炎三号口服,方药组成:骨碎补15g,川断10g,黄芪15g,当归10g,砂仁5g,白术8g,茯苓8g,木香10g。诸药研细制成水丸,每次6g,每天3次。方中骨碎补、川断补肾壮骨;黄芪、当归益气活血;木香、砂仁、白术、茯苓温中健脾和胃。外用法:白及9g,象皮3g,儿茶6g,三七6g。诸药共研细末,撒于创口,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次,1个月为1个疗程。②西医治法:此期为慢性骨髓炎恢复期,要给于白蛋白等支持疗法,增加营养,对创面较小,肉芽组织新鲜,无深部组织者,可行中厚或薄层皮片植皮。若有深部组织者,伴有骨缺损者,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运用带血管蒂骨皮瓣修复。对于患肢因病废而致功能障碍者,可同时考虑功能重建手术,要结合CPM机操练,使患肢尽早恢复功能。

上一篇: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生肌玉红膏在创伤感染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