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时间:2022-03-23 06:25:59

论高等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高等教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作用的发挥是以政府的教育政策为前提的。只有建立了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教育政策,高等教育系统才有可能发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单靠高等教育系统的自身行动来试图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的想法是不符合教育规律,也是不现实的。

[关键词]和谐社会;高等教育;教育功能

和谐社会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谐社会也可以理解为小康社会目标的可评价性指标系统。那么,和谐社会的状态或者什么样的社会才是和谐社会呢?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具体而言,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上述六个层面是有层次关系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民主法制问题。

自这个提法出现之后,政府官员、学者等社会各界纷纷展开研究。综观这些研究成果,有两个问题还没有得到明确回答:第一,怎样衡量一个社会是否是和谐社会,或者说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指标是什么?有没有可测量的指标?我们以为,和谐社会就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样,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很难找到一个明确的变化点或变化时间。和谐社会更像社会发展的“灯塔”,它的主要功能是导向作用;第二,不同的社会系统都在研究和探索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也都从各自封闭的系统探讨如何发挥作用。但是,能不能说当每个系统都按照预期发挥了作用,和谐社会就能建成了?我们认为问题没有这样简单。因为社会是一个整体,是需要各个系统相互配合发挥作用的。另外,单系统发挥作用的机制和多系统合作发挥作用的机制是不同的,多系统共同发挥作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对这个问题目前尚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也鲜见研究和讨论。

和谐社会实际上是目前社会发展不和谐的另一面,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同时也是社会不和谐现象逐步减少和消除的过程。所以,高等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应该是发挥学校教育功能,消除和减少不和谐现象的过程。当然,社会不和谐现象存在于各个领域,并不能期望高等教育能够解决所有不和谐现象,高等教育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发挥本属于一种特定社会活动的作用和价值。与此同时,还应该看到,教育功能的发挥还需要其他社会系统的配合和协同作用。

高等教育系统的不和谐也是社会中的不和谐现象的表现:一方面,我们期望高等教育和学校能够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和学校中的不和谐也需要减少和消除。那么,谁能够或者有责任来减少和消除教育和学校中的不和谐现象呢?是靠学校和教育自身呢还是其他?

有必要先弄清楚高等教育中不和谐现象的形成原因。我们以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其一,制度设计原因。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结构问题,投入不均等问题都是由于制度设计造成的。换句话说,有些不和谐是由制度设计时就决定的;其二,人们的认识局限。以前对经济发展的理解就是GDP增长,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解就是规模增长。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发展不仅仅是数量的问题,还有质量、结构、效益、协调、适应等问题。由于人们的认识局限,以往人们认为是正确的和恰当的情况,现在用科学发展观的[光看,则是不和谐的、是要努力改变的情况;其三,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过去的发展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目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大国。但是,不能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横向比较。我们还处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解决规模问题。规模扩大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而并不是一些人所认为的学校为了“做大”的目的。等这个基本的需求较大程度地满足之后,下一步的目标才是提升质量、增强综合实力。正因为如此,目前由于快速增加规模所带来的发展中的问题是正常的。从发展的[光看,是未来要注意避免的,也是今天在人们看来不和谐的。等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些现象肯定终将被消除,和谐状态必将出现。

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地协调各方利益的过程。因此,不论是高等教育和学校系统,还是其他系统,如何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关键在于如何协调各方利益,并不在于思考如何做一些新的事情或者挖掘新的功能。协调各方利益的主要责任者是政府,高等教育系统是一盘棋中的一只“棋子”。作为一只“棋子”的高等教育系统,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既是参与者,又是享用者。相应地,教育系统中的不和谐单靠教育系统自己是很难彻底解决的。如果寄希望于教育自身解决的话,将有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有关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已经有很多了。事实上,在和谐社会的概念提出之前,这个问题已经有过比较充分的讨论,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如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观点;教育对社会分层和流动的影响等。但这些研究多数是通过收集数据并借助一定的数学方法进行分析的实证研究。有些研究结论曾经被国际组织和一些国家政府采纳并作为制订教育政策的主要依据。因此,一般意义上的教育促进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增长的结论似乎已经被大家所共识。但最近的一些研究却提出了一些耐人寻味的问题。

虽然大部分国家想从学校获得的好处都与钱无关——他们基本上考虑的是社会和文化的获得,例如交友、学习社会规章和规范、理解市政的角色等。但毫无疑问,最受欢迎的好处仍然是经济性的,如专业知识和科技能力能带来更多的收入、更高的生产力和一代人更有价值的想法。这些获益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实际归纳起来却相当困难。……虽然人们很少怀疑教育带来的好处,但测量带来的挑战却使经济学研究的结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经济学家计算认为额外的教育投资带来巨大的经济回报,但10年后,结论却完全不同:研究显示个体虽然能通过更多的教育赢得好处,但整个社会却很可能无法从中获得经济利益。今天,经济学家怀疑也许事实在两者之间。

再如,教育社会学的许多研究都表明,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力手段,但这个结论今天同样需要重新思考。《纽约时报》在一篇报道中写道:

美国的教育繁荣被光彩夺目的正面新闻所扩大。在美国的大多数地方,上大学已经成为一种基准。精英大学里,教室充斥着女性、黑人、犹太人和拉美人,那些两代以前被排斥在外的团体。美国高等教育系统看上去变得相当平等化。然而事实上,大学增加的是那些具有出生优势的学生。招收贫困学生的大学,毕业率仍旧很低。而在那些几乎每个人都能毕业的机构,小如科盖特大学,大如科罗拉多大学,或者如斯坦福这类精英的私立大学……和20年前相比,现在有更多的学生来自高收入的家庭。教育学系去年的研究发现,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只有41%能够进入4年制大学,并在5年内毕业。而高收入家庭的学生则有66%。近年来,差距正在不断拉大。

类似美国的问题其实在我国同样存在。有研究指出,在北京大学等重点大学中,来自农村的学生比例正在逐年下降。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我想,可能与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有关,以往的研究结论适合于精英高等教育和大众高等教育阶段。但当到了普及高等教育阶段,由于高等教育体系内部发生了许多变化,包括高等教育的结构、入学条件以及受教育者的权利与义务等都与之前的两个阶段有明显的差异,因此,正如上述引文所反映的事实一样,情况有些不同了。

看来,在思考和正确衡量高等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的时候,古老的观点已存在一定的不可靠性,应该重新评估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且,在今天讨论这个问题,必须要充分考虑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等具体的因素。我国高等教育现在已经进入了大众化初期,相应地,在精英高等教育阶段的那些关于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结论,以及基于这些结论的政策和发展战略也需要及时调整。

有人认为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居于基础或根本地位,其理由是教育是整个社会的人才和先进生产力的“生产厂”。这样的推导似乎是正确的,但却忽视了一个细节,问题在于:第一,教育能不能肯定培养出所期望的人?第二,即使培养出期望的人才,他们是否就一定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其实,上面的这个推论只能是一种“应然”的理解,是一种教育理想。教育的结果是附着在每一个活生生的个体身上的,它与静止的物化产品不同。物化产品的特性不会随时间变化,而个体的特性却会随时间等环境因素不断发生变化。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充其量只是一个人才“毛坯”,能不能最终成为人才,还需要社会环境的支持,需要在社会上、在工作中继续接受教育,这实际上是理论上关于教育功能释放的问题。

教育的功能可以从多种角度理解: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从作用的方向看,可以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就教育的个体功能而言,又可以表现为以下三种功能: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包括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和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个体谋生和享用的功能以及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强调高等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实际上是对教育的社会功能的一种追求。但社会功能的发挥必须要以本体功能为基础和前提,要以培养的人才为中介。由此说,要想发挥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首先要发挥好其本体功能,即培养好人才。

如果教育功能都是正向功能,那么,前面的教育理想就可以完全实现,问题的关键是教育有时候也不可避免地发挥负向功能。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将直接影响教育过程并导致非预期人才的出现。再者,即使培养的都是全面发展或者说和谐的人,如果没有适合的社会环境,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但不能释放正向功能,反而可能发挥负面作用。

由此看来,由于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和一定程度上的不可控性,因此,在判断高等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时将增加许多不确定性,线性的推理是不可靠的。所以,可以把高等教育的作用比喻为方鼎的一只脚,它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必要但非充分的条件。没有不可以,但是有了不一定可以建成和谐社会。高等教育不能把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自己定位为基础的、主导的作用,否则会让自己很难堪。

在教育功能释放之前还有一个功能的形成和行动的过程,这依赖于国家有关教育制度的安排并体现在各国的政策设计中。教育社会功能发挥的问题和不和谐的问题最终责任主体是政府,本体功能的发挥责任在学校。

所以说,高等教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作用的发挥是以政府的教育政策为前提的。只有建立了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教育政策,高等教育系统才有可能发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单靠高等教育系统的自身行动来试图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的想法是不符合教育规律,也是不现实的。

[参考文献]

[1]安娜·贝尔纳谢克.巨大的教育开销背后:回报是什么[N].社会科学报,2006-01-05.[2]在美国,辍学其实很普通[N].东方早报,2005-11-24.

上一篇:关于实行互动式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下一篇:浅谈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