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健康知识需求与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时间:2022-03-23 02:10:53

产后健康知识需求与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10)05 - 11 - 02

对住院产妇实施产后保健知识和新生儿保健知识的教育,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弈,也是保障妇女儿童健康的重要手段。为完全实现健康教育的日标,产后健康教育除需对产妇本人实施外,还应对产妇的家庭护理人员实旋健康教育。而在实施过程中却发现受教育者因身份和文化程度的不同而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有明显差别,并因此影响了健康教育的效果。为此对所有参加健康教育的人员进行“健康知识需求调查”和实施健康教育后“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2005~2007年间参加产后健康教育的产妇2342人,产妇的丈大1630人,产妇的婆婆或母亲1753人,共计5815人。其中产妇及其丈大全部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婆婆或母亲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9l2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841人。

1.2 方法每周两次组织产妇及其家属参加产后妇女儿童保健知识教育。内容包括:(1)观看新生儿日常护理知识的录象;(2)讲授新生儿生理特点及异常情况处理,儿童保健要点,产褥期曰常护理和产褥期心理保健;(3)现场咨询;(4)发放妇女儿童保健知识宣传资料。授课时间为1.5~2小时/次。

每次授课完毕发放“健康知识需求调查表”利“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表”,要求参加学习者当场独立填写后回收。健康知识需求调查采取先列举出课堂讲述的五项内容,由答卷者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进行填写,最后算出需求率;核心知识知晓率洲试办法为:在每项授课内容中选出1~3点重要知识点共10条,能正确同答8条以上算合格。最后将全年合格人数比参加培训的该类人员总数即为该类人员的核心知识知晓率。

2 结 果

见表1、表2。

3 结 论

3.1 对健康知识需求的欲望直接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由表1、表2提供的信息得知:产妇本人由于对健康教育的所有内容都有浓厚的兴趣,经培训后核心知识知晓率都比较高。丈夫由于受我国农村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新生儿日常护理知识、产褥期日常护理知识、产褥期心理护理知识需求率不高,而对新生儿生理特点及异常情况处理和儿童保健要点等知识却有较高的需求,表现到培训后各项内容的核心知识知晓率有明显的差异。婆婆和母亲则由于文化、身份和传统观念的影响,除对直观讲授新生儿日常护理知识的录象内容有兴趣并乐于接受外,对其他几项内容均缺乏学习兴趣,导致培训后核心知识知晓率仍很低,无法达到健康教育的目标。

3.2 产后健康知识教育必须根据不同人群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重点讲授不同的内容产后健康教育内容涉及产妇的保健和新生儿保健,要实现目标往往需要家庭中的多人配合。因此要求家庭中的相关成员都麻掌握有关的保健知识。若在健康教育时将所有相关家庭成员集中一起同时讲授所有,往往会因兴趣、文化水平的差异和内容混杂而难以令所有人接受,致使讲授后核心知识知晓率太低。无法实现健康教育的日的。若将产后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分解。根据各类人员的兴趣、文化特点和在产后保健中可能承担的工作分别进行教育,就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在对婆婆进行产后健康教育时,仅重点介绍新生儿日常护理知识,产褥期日常护理知识,简单介绍产褥期心理。同时讲授时针对婆婆等的文化特点尽量少讲理论多讲实例,多采取提问的方式。如讲产妇的休养环境时询问其家庭居住条件,讲产妇饮食时询问饮食习惯、传统做法等,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和效果。而新生儿生列特点利异常情况处理,儿童保健要点,产褥期心理及护理等知识由于内容比较抽象,且非日常护理所必须,则详细告知产妇及其丈大,以期在遇到问题时能顺利解决。

3.3加强对婆婆等的健康教育,改变婆婆等产后主要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对实现产后健康教育的目标至关重要。虽然婆婆等长辈因文化水平的原因而对产后健康知识的需求出现偏差,但我国农村家庭由于受传统观念和习惯的影响,产妇的日常照料和新生儿的护理大部分是由婆婆等长辈实施,因此在进行产后健康教育时一定要针对这个特殊群体使用特殊的方法进行教育,以提高其核心知识知晓率,进而改变其护理行为,真正实现产后健康教育的目标。

3.4 产后健康教育,产妇是关键产后健康教育目标完成虽然涉及家庭成员中的多人,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不管处于何种类型的家庭,产妇永远是产后健康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因为她们不但对产后保健各门知识都有很大的兴趣,而且年轻、文化水平较高、接受能力强,接受教育后核心知识掌握率较高,况且她们是大多数产后保健行为的执行者。只有她们自觉地将产后保健知识转化成保健行为,我们的健康教育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上一篇: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94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左旋咪唑\胸腺肽\转移因子治疗反复感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