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助通:云网端一体化智慧社区服务领航者

时间:2022-03-22 12:49:10

百助通:云网端一体化智慧社区服务领航者

当今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关键词。特别是电商风生水起,吸睛功能强大,俨然成为新经济的代名词。不久前,阿里集团马云宣布,该公司旗下淘宝系电商年度营业额继前年突破一万亿大关,成为世界第一电商企业之后,去年再创佳绩,接近1.4万亿人民币。

然而,据了解,在信息化浪潮冲击下,社会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与信息化无关。数据显示,2013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3万亿,电商为10万亿。当前我国网民总量达到五六亿人,有过网络交易经历的人有3亿多,但是活跃用户只有1亿多一点,网上交易顾客流失率高达70%。这就表明,还有七八亿人不是经常上网,不会网上交易,不能享受到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信息化高效、便利的服务。

不久前,百助通(北京)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在第二届中国移动杯“智慧北京”大赛活动中,被授予云网一体化智慧社区民生服务示范工程入围优秀解决方案荣誉证书。那么,如何帮助最广泛的社区居民逾越数字鸿沟,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智慧社区建设的先行者,拥有10多项社区智能生活服务系统国家专利的百助通公司CEO石英基。

创建智慧社区已成为国家战略

当前,大力推进商业流通现代化,科学发展社区电子商务,创建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石英基表示,促进流通业现代化,大力发展社区电子商务,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中之重,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内贸易“十二五”规划中有详细阐述。商务部在促进“十二五”期间零售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别指出:“要加强科技和信息技术应用。加强现代流通理论、流通技术和管理的研究与运用,加大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零售业的应用,加强冷链配送、共用托盘、信息管理等技术或设备的研发与采用,开展智能商店试点。”北京市政府也在《智慧北京行动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提供方便获取的社会公务服务,使人人享有数字化便捷生活,建设智慧社区(村),提供智慧社区服务,完善面向老年人和特殊人群的数字便捷服务”。

智慧社区建设,绝不仅仅是建设社区互联网。石英基强调,单纯的互联网模式,触及的面很广,但在消费者所在社区而言,真正的服务网点较少。而百助通着力打造的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020社区智能服务模式,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本地化点对点智能化服务,可以为消费者提供社区一公里范围内精准、全面的本地化信息服务,填补了传统便利店与新型互联网在本地化服务方面的空白,推进了街道办事处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提高了本地商业服务网点的智能化互动服务水平,代表了智慧社区、智慧生活的未来。

石英基表示,百助通构建的020社区智能商店,将以社区用户为中心,打造本地化服务的全流程、全方位体验。首先是渠道的全体验,社区用户不但可以通过地面的020智能终端享受本地化服务,而且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体验。其次是用户人群的全体验,不分男女老少,会不会上网,都可以在百助通的全渠道中享受用户体验,自行自由消费。同时,也是服务内容的全体验,凡是与本地生活相关的一切衣食住行游购娱等服务项目,都可以在百助通服务渠道中获得。与此同时,社区用户的金融、理财等信息化服务,也可以从百助通获得。百助通的运营方向,是构建本地化的生活服务圈。

智慧社区建设需要转变思维方式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城市的管理和服务职能,绝大多数是依靠社区来完成的。建设智慧城市,重点在于建设智慧社区。石英基认为,智慧社区建设需要以服务为导向,切实服务居民民生,提升幸福生活指数。一切都以围绕人的需求为中心,为居民社区生活等有关方面,提供智能化服务,科技手段的研发与应用,是智慧社区建设的落脚点。

石英基表示,现在城市生活太累,工作累、生活累,很多人都是迫于经济需求而选择留在城市,从内心都想逃离城市,大城市生活的吸引力正在逐步下降。各级政府现在都很重视城市功能服务,特别是信息化、智慧城市建设。我在想,我们建设智慧城市的目的就是要去解决这个问题,要让人们工作在城市,生活在城市,享受在城市,把心也留在城市,要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从根本上去构建一种新型的“城市与人“的关系。这种新型关系是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有亲和力、更有吸引力、更规范;让我们的城市生活更轻松、便捷、更人性化、更和谐一点。

建设智慧城市,需要结合城市“供需关系”,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采取“管理+服务”的双向思维模式。

石英基认为,一方面,从城市供给和管理的角度,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智慧楼宇、智能水务、智慧安防等等;另一方面,应从市民的角度出发,为市民提供各种智慧生活服务。他说,“我举个例子,上周末我们家换了智能水表,原来没换之前,如果水费不够,它不会自动停水,现在智能化了,水费不够肯定立马停水。从管理的角度,推进智能水表是必须的,但是,我们必须也要为用户创造更多便利的缴费方式,否则,必然给用户的生活带来不便和意外。”

构建一种新型的城市生活管理和服务模式,让我们的城市生活变得更轻松一点、更自由一点、更和谐一点,是智慧社区建设的初衷。“管理+服务”的双向思维模式,有助于提高社会运行效率,特别是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的运行效率。双向思维模式中,重点是要加强服务思维,以社区居民的智能化生活为根本出发点,动员一切资源,不断创新,为便民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

云网端一体化是建设智慧社区的关键

百助通是中关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经过5年多的发展,一直在城市信息化服务领域实践探索,发现云网端一体化是建设智慧社区的关键。

建设智慧社区,首先需要汇集、整合社区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种政府公共服务信息、社区便民商业网店信息、社区居民日常购物等产品和服务等各种信息,这些信息经过梳理、整合,完成信息化后,就形成了点多面广的“智慧云”。

那么,如何智能化整合并承载这些社区居民日常所需的服务内容—“智慧云”呢?这就需要构建相应的数据系统,并将数据系统通过光纤等信息管道连通起来,形成一张覆盖社区的“智能化网络”。

“智能化网络”整合了“智慧云”提供的各种产品、信息和服务,可是如果没有地面配套的应用服务终端,也无法形成互动,很难感受到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的智慧之处。对于社区网民,特别是非网民,要想找到自己需要的本地化生活内容,迫切需要通过社区智能化服务设施来实现。因此,一座智慧城市,智慧的公共服务设施必不可少,只有大量发展各种智慧的公共服务设施,才能让人们体会到智慧城市的便利。

这是一张智慧城市、智慧社区“云网端一体化”应用服务模式图,图中上游“智慧云”是各类生活服务企业和街道办事处等电子政务,下游“用户”是社区居民,中间的“网和端”就是百助通的产业技术平台。

上游单位通过SAAS开放平台接入信息,再通过百助通的管理系统,下方到社区各个终端,居民只需要申领一张百助通卡,就可以足不出社区,轻松的解决各种生活服务需求。

百助通SAAS开放接入平台,免费为各行各业开放接口,如政府信息部门、行业机构、公益组织、物业公司、街道、业委会、农副基地及各类生活服务企业,均可以通过服务接入,实现社区落地服务;上游服务伙伴提供免费的接口,可以随时对内容进行修改和上传,非常方便。

智能管理系统是百助通开发的运营管理技术平台,是基于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开发的,可以实现对百助通产业平台上的所有服务和数据进行全智能化管理,实现点对点的精准服务,基本实现让用户“想怎么服务就怎么服务,想知道什么就可以知道什么”,非常人性化。

创建智慧社区,推进智慧生活

石英基表示,推动城市智慧生活服务产业化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首先是助力智慧城市建设,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智慧城市带来的便利便捷生活,促进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其次是搭建畅通的政府沟通平台,落实党的政策下基层,党的声音进社区;第三是便民利民,沟通邻里关系,促进社区和谐生活。第四是推动城市现代服务产业发展,科技部在“十二五”现代服务业规划中指出:要通过服务模式创新,技术应用集成来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第五是要通过为用户提供便利服务来驱动经济增长,发展社区便利服务也是商务部今年的一个重点工作;第六是通过产业化发展,带动城市农业及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就业,税收等。

据了解,百助通云网端一体化智慧社区服务项目,是国内首个以“社区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为中心”的集信息化、智能化、产业化于一体的科技民生服务项目,其智能云端专利产品—社区物联网智能商店荣获国家级自主创新新产品称号,是科技部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其智能化控制及应用服务技术系统已经申报国际发明专利,并获得商务部、住建部以及北京市社建办、市经信委、市商委等单位的一致认可和大力支持发展。

该项目秉承科技、便利、经济和低碳的服务理念,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智能云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搭建一个基于社区地理位置的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共享三方(政府、企业、居民)服务平台,打造一种应用服务前置、人机高效互动、智能化运营支撑的新型智慧社区生活服务产业发展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傻瓜式”(人性化、智能化)的一卡通智能生活服务。通过整合与社区居民密切相关的“吃、住、行、游、购、娱、健”等生活服务信息要素,建立多方共生共赢的新商业服务生态系统,解决居民本地化服务、“傻瓜式”(人性化、智能化)应用、安全放心保障等系列问题,实现居民社区生活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互动化和协同化发展,真正实现居民足不出社区,无论男女老少,无论何种方式,都可以便捷的享有一卡通智慧生活服务。

百助通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产业化示范单位,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本5000万元。公司成立至今,始终致力于智能化信息服务研究,是国内第一家提供“云网端一体化智慧服务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

百助通已获得政府及众多机构的高度认可,并与商务部、工信部、住建部、教育部信息中心及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等建立了战略协作关系,公司的产品服务相继获得科技部创新基金扶持、国家级新产品及科技部的科技惠民计划项目。

责编/杨芳

上一篇:包卫彬:“讲、比”推动 建设创新型企业 下一篇:李慧琪:在“讲、比”活动中当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