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思考

时间:2022-03-22 04:15:41

有关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思考

摘 要:本文就如何从事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提出了作者自己的一些看法,主要是要有明确的教学任务,要实施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还要注重作文、阅读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策略 作文 阅读 口语交际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144-01

新课程已实施了大约11年,但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部分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又回到之前的老路上了,教师教得没有趣味,学生学得没有兴趣,学习效果不够理想。究其原因,我认为这是教学策略选择不恰当、教与学脱节严重的结果。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呢?我认为语文教师在授课设计方面要兼顾教材思路、教法思路和学法思路,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 要有明确的教学任务

明确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要熟悉教学大纲与新课标,对教学目标要求做到烂熟于心;其次要吃透教材,对知识点做到胸有成竹。教学目标是每堂课的方向,是教学成效的依据。教师要对教学对象了如指掌,在对学生本身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深入研究后,才可制定教学过程中起导向作用的具体教学目标。这样的课堂教学才可做到有的放矢,才会卓有成效。

2 要实施“活”的教学策略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经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活”堪称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精髓。怎样才能做到“活”呢?

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引导人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使人保持持久旺盛的学习热情。《论语・雍也篇》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是目标激励,化苦为乐。语文教师要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与远大的人生目标,唤起他们学好语文的强大动力,做到不怕吃苦,以苦为乐。二是讲究实效,学有所乐。教师应想方设法使学生不断感受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感。

其次,要注重感情。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信息的传递,需要建立在很好的心理认同基础上进行。著名教育学家马丁伦曾说过,“教育不可没有感情”。语文教师想要把课教活,必须做到课堂上情感丰富,富有感染力,板书简明美观,语言纯洁幽默,韵味无穷;再加上小学生轻松愉快、思维活跃、情绪高昂,必能产生微妙的情感效应,让学生在语文课堂这个既狭小又广阔的美丽王国里自由驰骋,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要把语文课堂教学看作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真情付出,才可能有心灵交汇;只有情感体验,才可能与文章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真实的情感、生活中的经验去感受、沟通、碰撞、回应作者的思想、文章的内涵。

再次,要充分考虑“听、说、读、写”的最优组合,提高效率。高效率的授课应该做到耳听、口读、眼看、手写、动脑互相配合,“全方位”式传授、“多感观”相协调。要做到认识、了解、理解、应用、分析、评价相结合。尽可能使小学生大脑皮层处于连续的兴奋状态,保证他们全神贯注而又轻松愉快地上好每节语文课。

3 注重阅读、作文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实际运用语文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阅读、作文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的养成又会反过来促进他们对语文课的学习。在这方面的教学策略选择上可以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使每位学生都能做到“小眼发光、小脸通红、小手直举、小嘴常开”。

对于阅读教学,一是要努力培养学生阅读的爱好;二是努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校设立晨读、下午读时间,教师也可以每天抽出一点时间与学生共同阅读,为他们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通过开展故事会、儿歌诵读比赛等竞赛活动,在班内评比“阅读大王”。在课本、教师、学生的相互对话中,让学生充分说出内心自己的所疑、所思、所想、所感与所悟。古语有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让学生去提,让学生去议,答案让学生去辩,结论让学生去得。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再掩卷深思,从整体上对文章进行品评鉴赏,从思想内容、写作技巧、知识要点等方面自觉地归纳总结,以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体现,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方法上可以遵从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可组织诸如“每日名言接力、语文早餐大家谈”等活动,也可组织“周日读书俱乐部、文学社、新闻社、书画社”等团体,使个个都有“风光”的时候,人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还可以走向社会进行“采风调查、观光游记、做小记者、当业余编辑”等活动。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首先,现代化教学多媒体的运用,是创设情境的重要手段,它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等优点,帮助老师生动地再现情境,使学生有话想表达,这样的效果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其次,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知识的范本,可以成为学生口语训练的内容。很多课文故事性很强,可以通过角色扮演,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再次,密切联系生活实践,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活动和交往是每个人每天都要进行的活动。正是现实生活的需要,口语交际训练最终应该回归到现实生活的应用中去。

《学记》中有:“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尔后能博喻,能博喻尔后能为师”。的确,当前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不断思考、不断学习。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师生的教学互动性,真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增长智慧。以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促进小学语文学习,通过活动使学生们发散思维,开阔眼界,陶冶情操,享受学习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形成乐教乐学、活教活学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 侯玲玲.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9):155.

[2] 陈红梅.小学语文教学“读”占鳌头[J].信息教研周刊,2012(11):136.

[3] 谈继英.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下旬),2012(6):156.

[4] 张文霞.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口语交际[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下旬),2012(6):218.

上一篇:如何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下一篇:课堂有效性教学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