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方法初探

时间:2022-03-22 01:50:45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方法初探

摘 要: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着很多困难,学生既有语言限制,还有环境局限。就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小学生作文指导阐述了以下观点:说好普通话,加强口语交际训练;联系学生生活,写出农村特色;广泛阅读,开阔学生的眼界。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指导;写作能力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感觉作文难教,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更难,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作文教学无疑是难上加难。因为农村的小学生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对外面精彩的世界不够了解,新鲜事物了解得很少,学生的知识储备相较于城市的学生更是少得可怜,少数民族的学生还要面对普通话的表述这一难关,常常会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如何应对这些情况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说好普通话,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普通话是国家的规范语言,是人与人之间实现顺畅沟通的工具,也是构成作文的重要元素。因此,要指导少数民族的学生写好作文,首先要教会他们流利地使用普通话。教师在日常组织教学时,一定要坚持在班内营造普通话的交流环境,师生都要运用普通话进行沟通,特别要多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比如,看图会话,学生先根据图画组织语言,互相进行关于图画的交流,锻炼学生组织语言、流畅表达的能力;然后让学生不看图再进行交流,更进一步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观察、记忆的能力;接下来让学生就交流内容写一段话或一篇短文。这种锻炼的方式很灵活,除了上面所述的看图说(写)话以外,还有课文复述、古诗编故事、课本剧表演等形式。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训练,既提高了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技巧。

二、联系学生生活,写出农村特色

农村的环境虽然相对闭塞,农村的学生不如城市的学生眼界开阔,但是农村的学生对于大自然的接触、了解远远超过了城市的学生。多姿多彩的农村生活给学生的作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只要他们肯观察、勤动笔,就不愁没有写作的材料。农村的生活充满乐趣:上树捉鸟、下河摸鱼、放羊打草、喂猪喂鸡……这些既是游戏,也是劳动,这就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作文素材。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通过日记、周记等方式积累下来,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你观察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进而指导学生写成一篇完整的作文。另外,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多参加课外活动:带领学生去远足、野炊,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的壮丽;组织学生参加春种、秋收,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的快乐。通过组织活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还可以利用活动帮助学生积累素材。

三、广泛阅读,开阔学生的眼界

作文与阅读有着密切的联系,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为学生进行习作提供优秀的借鉴,是学生快速提高写作能力的最佳途径。学生在阅读优秀篇目的过程中所接触到的知识、领悟到的情感以及学到的写作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限于农村学校的条件,教师在课外阅读资源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应对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文章进行大力挖掘,既学习文章,又赏读品鉴,仿写创新,加强读与写之间的联系。当然,在指导好学生课内阅读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多读书,对学生进行课外的阅读指导。在学生读的时候,注意指导学生进行积累,摘抄好词佳句。只要坚持多读,学生的眼界就会不断开阔,他们就会逐渐学会分辨、学会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不断提升文学素养。

总而言之,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就会出口成章,学生的习作能力需要教师不断指导训练才能提高。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用心思考、积极练笔,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肯定会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秉容.新课程背景下作文创新评价体系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

[2]邹晓华.小学作文也要讲究人文合一[J].教学与管理,2006(6).

(作者单位 贵州省册亨县者楼镇高洛小学)

上一篇:关于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分析与思考 下一篇:无痕教育的理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