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效策略

时间:2022-03-21 01:27:40

隔代教育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效策略

摘 要: 如今大多数父母忙于工作,孩子的教养大多交给长辈,也就是隔代教育。隔代教育使孩子备受呵护,导致一系列教养弊端形成。隔代教育的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怯于或羞于与人交往,任性、脆弱、胆小等特征是他们的共同点。

关键词: 隔代教育 社会性发展 有效策略

带班多年,较深的感悟是隔代教育的孩子不善与人交往,从而引发更多的思考。隔代教育由于老人对诸多事情的包办,孩子动手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弱,进入幼儿园后,看到自己和他人的差距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老人的过多保护,使得孩子胆小、娇气,缺乏交往的技能和策略。交往是儿童的桥梁,是一切有效教育的必要因素。解决隔代教育中幼儿社会性发展问题,是我们所要思考和解决的。

一、教给祖辈先进的教育理念

在家园沟通中,我们互动的对象经常是孩子的父母,而疏于与祖辈的沟通、交流。祖辈的育儿观念落后,是造成孩子社会性发展障碍的原因之一。于是我们在家长开放日,特别邀请爷爷奶奶参与,让他们看到孩子的缺点与他人的差距,让他们去比较、去思考;在来园、离园活动中,我们主动与祖辈交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例如在重阳节的时候,我们邀请祖辈来园参加活动,开展的活动有《好娃娃》、《送给爷爷奶奶的礼物》等,旨在激发孩子与祖辈双方的兴趣,融洽家庭氛围。在家长会上,我们特意邀请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的祖辈,请他们沟通交流,集思广益,探索更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由于大部分祖辈文化水平低,很多育儿资料都看不懂,于是定期发放一些通俗易懂的育儿小常识,供他们参考,帮助他们了解先进的育儿经验。

二、协调两代教育的和谐一致

很多时候,祖辈与父辈在育儿中会意见分歧、产生矛盾,缺乏新教育观念的祖辈需要父辈的指导与帮助。故父辈与祖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应当多沟通,尽量以孩子为主体,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达成一致。

阳阳是个较胆小的孩子,为了锻炼孩子的胆量,阳阳的爸爸经常会让孩子和隔壁的小朋友玩。阳阳每次出去和小朋友玩的时候,爸爸一般都站在离阳阳较远的地方。有次阳阳在与小朋友玩的时候不小心跌破了头,奶奶知道后百般心疼,从此再也不允许阳阳和隔壁的小朋友玩。阳阳的爸爸认为孩子摔跤是一次很好的受挫教育,如果从此不让孩子出去玩,会让孩子更胆小和退缩。于是爸爸执意要让孩子出去玩,而奶奶却百般阻挠或在孩子出去玩的时候紧紧跟随孩子,不给孩子任何的空间。爸爸和奶奶就在孩子面前发生争执,这样的争执时常发生,使得孩子无所适从。两代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没有及时沟通,教育缺乏一致性,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

父辈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往往更放手一些,但细心不够;祖辈家长细致由余,而又不敢放手孩子。这时候父辈与祖辈应当共同努力,并根据孩子的情况、不同事件,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老师应该帮助两代家长找出正确的教育策略。首先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家庭成员间容易发生的矛盾有哪些,以及每个家庭成员的性格、孩子的优点和缺点等。然后通过当面交流、网络沟通、联系本交流、家访等多种方式,从父辈家长做起,让他们掌握更好、更新的教育观念及方法,然后用适当的方式和祖辈沟通,邀请他们来园参加活动,安排一些小任务,让孩子在祖辈的督促下完成,使祖辈有成就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改变祖辈溺爱孩子的做法,以民主的方式对待孩子的问题。

三、学会尊重幼儿个性的需求

幼儿的个性五彩斑斓,老师必须了解幼儿的个性和需要,为幼儿创造宽松、平等、适宜幼儿进行交往的环境。在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幼儿的人格,让幼儿和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促使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在一次游戏中,我发现王宇S在夏季用品店拿着一支笔在纸上画了一些图案,我正觉纳闷,她拿着画好的一叠纸走出夏季用品店。她把那些纸发到各个游戏区,对其他游戏区的小朋友说:“我们夏季用品专卖店正在打折,拿到广告纸的可以打折的。”原来,那叠画好图案的纸是广告纸,她是去做宣传的。原本王宇S是一个表现很平常的孩子,此时孩子的匠心独具确实感染了我。我立即肯定了她的想法,并让她向其他小朋友推荐。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成就感,又激发了孩子交往的兴趣。

对于孩子以独特方式产生的交往行为,教师应以伙伴的身份参与倾听,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奇思妙想。为孩子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即便是那些在教师视觉盲点外的孩子,也能迸发火花。

四、教给幼儿与人交往的方式

隔代教育使得孩子缺少与外界交往的机会,缺乏交往的技能和策略。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另一重要场所,老师有必要教给幼儿一些友好交往的技能。

首先,对教材进行梳理,发现其中许多教学活动都包含促进幼儿社交能力发展的内容。我们充分利用这一点,向深处挖掘教材本身的内涵,同时有机渗透社会教育内容,一举多得。如:《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萝卜回来了》、《办家家》等,都是对孩子进行积极交往教育的极好的教材,而且深受孩子的喜爱。

其次,把幼儿的交往贯穿一日活动中,每天入园时,亲切地对他们说一声:“早上好!”要求孩子做出同样的回应,并与同伴问好,和家长说“再见”,同时加强对幼儿交往语言的教育,通过情境表演、互换角色练习、活动区活动、看图讲述等,设计许多有趣的活动,教给幼儿一些常见的、适宜于中班幼儿年龄层次的交往语言,如用以协调双方行为的商量用语:“打扰你了”、“好吗”、“行不行”;表示关心别人的安慰用语:“别害怕”、“没关系”、“别着急”、“我能帮助你吗”;表示不愉快的不满用语:“我生气了”“我不喜欢你这样”;表示不同意的拒绝用语:“不”、“不喜欢”、“不愿意”等,丰富了幼儿语言交往的形式和内容。

陈鹤琴很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交往技能,他认为,需要鼓励和提高孩子与人交往的勇气和兴趣。实践发现,值日生是培养和锻炼孩子交往能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我们请值日生佩带设计精美的标志,使幼儿在为大家做一些服务性劳动的同时,产生光荣感,得到交往的乐趣。

虽然隔代教育会给孩子社会性发展上产生不良的影响,但只要采用正确的方法给予引导,变得彰显出隔代教育所特有的传统美德,使孩子朝着更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上一篇: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师权威的重新审视 下一篇:浅析数学开放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