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总结

时间:2022-03-20 09:43:57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总结

中学数学对于学生而言是极为关键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是学习的一大难关.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所教授的内容,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或者通过特殊的数学故事,给以学生启发,能够实现学生完整的接收知识,全面的理解知识,以及掌握知识.

一、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总结――设疑作用的探究

探究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疑作用的具体方式就是对具体的设疑例子进行分析,确定设疑作用对学生、对教师、对课堂以及对高中数学本身的作用,进而有理有据地证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疑的必要性,设疑的重要性,让教师对此引发重视.校方对此进行要求,进一步推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疑的应用范围扩散.

1.活跃课堂氛围集中学生注意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时间总结――设疑作用之一就是活跃课堂氛围、集中学生注意力,具体体现为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问题设置,包括故事形式的问题设置、生活形式的问题设置,以及与知识直接相关的问题设置,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产生兴趣,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度,以及实现学生逐步融入课堂教学的目的,学生课堂集中力高,能够实际的推动问题的解答以及问题的思考活跃化,能够实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氛围活跃化,课堂教学环境和谐化,高中数学知识的教授更为稳定,以及教授效果更高,教授的效率质量提升.

2.促进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数学综合素质

以高中数学知识中的等比数列为例进行分析,在等比数列初始教授阶段,学生无法正面地理解以及全面地掌握等比数列的含义,进而对于之后的等比数列运算学习也较为困难.为实际地改变这一教学结果,采取设疑的教学方式.具体操作为教师首先通过故事形式向学生展示等比数列的概念,内容为国王赐予宰相自我选择奖赏的权利,宰相说在国际象棋盘上每个格子上依次放1粒,2粒,4粒,8粒,直至放完格子,最终结果,令人震惊,竟然是全世界在两千年内所产的小麦总和,结果就是国王欠了宰相一笔永久性的债.选择故事的引入,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趣味性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对于@个故事会产生不可置信的情绪,即小麦的数量是以粒的单位增加的,为什么会达到全世界在两千年内所产的小麦总和的数目,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结合高中数学教材,获知教授的知识内容,进而逐步推导出小麦增加的规律,为1+21+22+23+24+…+263.学生会发现数字的增加极为快速,学生在计算总和过程中,会考虑分析最简单的计算方式,学生会发现在原式的基础上乘以2,为2Sn,再用新式减去原式,中间的所有数据都会被消去,最终只剩下Sn=264-1,这能够实际地为学生的等比数列学习奠定基础,学生的思维以及学生的自信心都会在该情况下得到发展提升,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思考强度以及思维发散性逐步得到发展,学生对于高中数学知识的思考不再自我局限,学生对于高中数学思考的兴趣以及对于高中数学思考的主动性得到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在该环境中快速提升.

二、缓和师生关系扎实数学基础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总结――设疑的作用还包括能够缓和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以及扎实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以高中数学知识中的等差数列为例进行分析,教师首先向学生解释等差数列就是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即a2-a1=a3-a2=a4-a3=…,教师让多个学生随机列举出几组不同的等差数列,和全班学生进行比赛求通项及前n项和,教师晚一分钟进行计算,比较谁最先算出,在教师最先得出答案时,或者学生在教师之前算出答案,学生对此都会产生极大的疑惑,考虑其计算的方式以及计算的技巧,学生与教师进行相应的交流,教师给予提示,即从等差数列的性质入手,把握等差这一特点,进而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以及分析时间,教师在该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获得快速得出答案的计算方式.教师引导学生推导出通用的等差数列计算方式,能够让学生更为具体更为详尽地掌握该知识,并且学生的推论能力也会相应地得到发展提升,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对于知识的印象,学生的知识稳固性也会在该情况下得到提升,学生对于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更为轻松,学习的难度逐渐降低,对于高中数学学习的深度也会逐渐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以及教师的教学压力也会相应的降低,高中数学整体教学也得到相应的提升发展,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也会在该环境中得到相应的发展,这对于推动高中整体教学发展有实际的作用.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总结设疑的作用分析具体意义在于,能够引发高中学校对于设疑的重视程度,以及进一步推动设疑的完善发展,实际全面的发挥设计的作用以及价值,进而实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以及质量大幅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及学习质量也得到发展,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上一篇: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下一篇:解析新课改中学数学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