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25例影像分析

时间:2022-03-20 07:34:50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25例影像分析

【摘 要】目的:了解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影像学特点,提升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5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患者中19例髓内信号异常,阳性率达76%,其中13例颈胸段脊髓后索,1例波及侧索、后索、前索,脊髓无肿胀;经对症治疗后治愈12例,好转13例,18例病变消失。结论:SCD往往伴有脊髓侧索、后索损害、周围神经损伤、精神症状,结合脊髓MRI影像表现可进行确诊。予以综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影像学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作为一种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主要是因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病理变化特征为周围神经损伤、脊髓后索及侧索病变。SCD发病较为缓慢,神经系统无特异性表现,与颈椎病、周围神经病、脊髓炎等神经系统疾病存在相似性,易出现混淆,强化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为其诊断与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改善预后[1]。本文主要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5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25例为研究对象,均经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伴有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双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其中男性占有15例,女性有10例,年龄(54-74)岁,平均年龄在(56.34±9.43)岁之间;13例饮食结构不合理,6例萎缩性胃炎,2例胃大部切除史,2例长期酗酒,1例长期腹泻,1例小肠切除;15例感觉障碍,10例外周神经损害,6例括约肌功能障碍,3例精神症状。

1.2 一般方法

采用美国GE-Signa HDe至臻版1.5T超导型磁共振,予以所有患者颈胸段脊髓MR平扫,必要时予以增强检查。取FSE序列与DRIVE序列行横轴位T2WI与矢状位T1WI、T2WI扫描,层厚约为4mm左右,层间距保持1mm左右。需要注意的是,在行MR增强扫描时,以Gd-DTPA为对比剂,剂量保证为0.1mmol/kg。观察MRI上脊柱节段,分析分布状况、病变形态学特点、增强后表现与治疗后变化状况。

经影像学检查发现,19例髓内信号出现异常,阳性率达76%,其影像学特征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1)受累脊柱节段:9例颈段受累,与C1水平一致;5例胸段,3例上胸段受累,2例中下胸段受累;7例合并颈胸段受累;所有患者病灶范围>3个脊柱节段,详见表1所示;(2)髓内分布:13例后索受累,6例合并后索与侧索受累,其中1例患者病变范围波及前索、部分灰质、侧索以及后索;(3)形态与信号变化:均提示长T2信号、稍长或等T1信号,14例矢状位T1WI上显示条带状异常高信号,4例高信号不显著,易与髓外脂肪容积效应混淆;针对横轴位病变而言,主要提示异常信号处于后索或侧索两侧,呈对称性,无脊髓增粗或肿胀等现象;(4)病灶增强后病理学表现:6例患者行MRI增强检查发现,3例可见明显的轻度片状强化,其余无强化情况;(5)治疗后病灶变化状况:经对症治疗后18例患者治愈出院,于复查期提示病灶范围消失。

3 讨论

SCD作为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主要诱导因素为钴胺素(维生素B12)缺乏。当钴胺素吸收进入血液后,经由运钴胺蛋白送至细胞内,促核苷酸合成。若患者出现腹泻、萎缩性胃炎等胃肠道疾病时,易影响钴胺素吸收,导致其出现绝对缺乏现象。若运钴胺蛋白缺损,易阻滞钴胺素转化,诱发SCD[2]。一般情况下,SCD易波及颈胸段脊髓侧索、后索、周围神经,表现为髓鞘断裂、肿胀、脱失、轴突变性。在MRI影像学检查中,显示病变位于颈胸段脊髓,累及后索、侧索,与本文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但1例病变同时累及部分灰质,经予以钴胺素治疗1年后症状全部消失。在矢状位图像上,病灶提示位于脊髓后部,显示长T2信号、稍长或等T1信号,脊髓无增粗,增强后未出现轻度强化,可能与该病病程相关。当髓鞘出现脱失时,易破坏血脑屏障,诱发强化[3]。此类患者多高龄,且伴有脊柱病,在周围组织容积效应作用下,矢状位图像难以进行病变定位,而横轴位T1WI可提示高信号病灶位置,因此必须要重视该病影像学检查[4]。

针对影像学检查而言,该病必须要与其他肿瘤性、血管性、炎症性病变进行区分。多发性硬化病灶显示长T2信号,病灶无对称分布,异常信号少,少数患者颅内易合并多发性硬化斑,可与该病区分[5]。急性脊髓炎病变多见于颈胸段、脊髓中央部分灰质,而髓内肿瘤病变存在局限性,脊髓增粗,可与SCD进行鉴别[6]。脊髓缺血性病变多见于后索,显示长T2信号,脊髓肿胀较为突出,此类患者常伴有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易鉴别。据相关文献报道显示,MRI对SCD的特异性存在差异,与患者病情及医生对该病认识水平等因素相关[7]。在本文研究中,19例患者存在SCD典型性表现, 阳性率达76%,3例漏诊,矢状位图像提示稍长T2信号,可见后索与侧索病变。

针对SCD早期诊断与治疗而言,MRI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现阶段,该病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由于早期症状无典型性,因此易与脊髓炎、脊柱退行性等病变混淆。而MRI检查易排除颈椎病等疾病,敏感性、特征性影像表现显著,已成为SCD早期诊断与治疗监测指标。

综上所述,必须要强化SCD早期诊断与治疗,综合分析脊髓MRI影像学表现,可进行确证并指导治疗,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金英姬,陈秋惠,张医芝等.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7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4):3040-3041.

[2]Anna,De Rosa,Fabiana,Rossi,Maria, Lieto,Roberto,Bruno,Amalia,De Renzo,Vincenzo,Palma,Mario, Quarantelli,Giuseppe,De Michele. 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of the spinal cord in a vegan. Clinical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 ry,2012,114(7):1856-1857.

[3]沈雪莉,张红雷.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周围神经损害临床及神经电生理表现特点[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2):2332-2333.

[4]刘江燕,王豪杰.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17例临床分析及随访[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9):1797-1799.

[5]胡小辉,郑珍珍,宋伟等.磁共振成像表现脊髓病变的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病10例影像学特点[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2,38(1):43-46.

[6]贾志荣,王亭亭,潘涛等.脊髓传导速度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病中对脊髓病变的诊断意义[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7):2641-2643.

[7]王亭亭,贾志荣,潘涛等.亚急性联合变性病上肢的躯体感觉诱发电位特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3,46(5):308-312.

上一篇:写在母亲节 下一篇:如何加强病案电子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