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的“快乐作文

时间:2022-03-20 04:46:30

浅谈小学生的“快乐作文

小学生的作文,它是一种习作,是以学生“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为写作内容,学习遣词造句的基本功,初步掌握运用书面语言能力的练笔。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清除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敢于大胆地去写。那么,如何让学生做到有话可写、快乐作文呢?

一、玩写结合。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让学生尽情地玩,再让学生自由地写,会使学生平添许多写作趣味。老师可以利用作文课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有趣的游戏活动。

如《摸鼻子》、《添眉毛》、《歌咏比赛》……老师先告诉学生游戏的规则,接着请部分学生师范游戏的过程,激发全体学生参与游戏的兴趣。并适时地用极其简洁的语言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游戏中人(包括参与者与观众)的神态、动作、表情,然后,教学生选择最开心、最吸引人、最快乐的场面口头描述,最后,把活动与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边思考、边口述、边记录、边练习。《摸鼻子》一文中,有的学生写道:老师等我们乐够了,笑嘻嘻地说:“今天的作文就写《摸鼻子》。”啊,这还不容易。我们脱口而出,刚才游戏的情景历历在目,同学们拿起笔在纸上沙沙地写着……

从学生完成的作文,不难看出,他们是在尽情享受游戏带来的欢乐中结束作文课的,作文成为他们感到快乐的事情。

二、绘(绘画)写结合

自然界中的景物无处不在,千奇百怪,只要你用心去观察,总能找到写出好文章的素材来。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范文作画,如例文《我的家乡》。老师朗读,让学生想例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听完后再回忆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根据印象绘制心中的美景,并反复修改,最好把绘制出的美景讲给同学们听,这样,激发了同学们写作的兴趣。学生将印象较深的一处景物、一件事、一次活动等,通过回忆有顺序地画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绘画能力。

三、读写结合。

阅读是继承人类知识财富的一条主要途径。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大量阅读,从中积累写作,学习借鉴别人的写作经验,达到正确地表情达意是很有必要的。为了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可以利用早读课、社会实践课,让学生谈见闻,交流读书心得;让学生“讲故事”“辩论”“背诵诗文” ……运用多种形式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口才,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四、想写结合。

小学生的心灵世界是一个梦幻的世界。在这个梦幻的世界里装着许许多多美好的愿望。有的想成为医生,有的想成为科学家,有的想成为探险家,还有的想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文章没有了想象,就失去了魅力。没有多角度发散的想象,就没有创新思维的基础。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作文就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五、动写结合。

社会实践活动对小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如,在找错别字的活动中,教师先让学生明白这次活动的目的,即“讲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接着让学生在校园、商场、店面、广告牌等地方进行“找错别字、改错别字”活动。学生兴趣盎然。他们不但乐于实践,而且乐于表达。最后,利用作文课,让学生就社会实践为内容作文。如《消灭错别字,人人有责》、《我学会了改错别字》……

以上这些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心灵,放松心情,增强写作的自信心,让学生觉得写作文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乐于写作。

上接第大学语文教学如何实施素页

讲授水平。使《大学语文》课程更加适合中文系大学生学习的开设特点,更加学习活动与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讲授中将课文与专题相结合,注重知识面的拓展,营造课堂文化氛围。中文系就“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组织了两次专题研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九)随着中文系教育理念的确立和学科定位的完成,课程组成员在教学方法上也进行了大胆尝试。诸如菜单式、学问式、研讨式、合作研讨式、扩展式、实践活动关联式、访谈式、知识竞赛式、游戏式、演讲式、讲座式等等。尤其是研讨式和演讲式,能够很好地调动课堂气氛,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锻炼学生的能力。演讲式和研讨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注意到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区别。避免中学语文微观剖析侧重字、词、句、段的狭隘性,宏观把握大学语文教学。

三、文学院学习陶冶与“立交型”空间氛围。

(一)郭沫若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而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作为大学语文中文系教师。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把自己转变成具有高素质的学者。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改进教学方法。

(二)大学语文的开放性特点使其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整合成为必需。我们注意发挥多媒体在课堂单元教学各个层面的作用,从而构建新型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主要采取体裁侧重式和内容延展式,达到了教学目标指向的纵向和横向的最大化实现。

(三)总结我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突破了教学方法、教材、学生评价和成绩评定三个突破口,使《大学语文》课形成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⑴学生评价和成绩评定基本实现个性化、即时化和定向化,克服了一张卷子定成绩、对学生个性和特长茫然无知的弊端。⑵教学方法大大丰富,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中常见的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局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⑶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显著变化:师生互动大大加强、学生参与度明显提升、学生主体性明显增强。

(四)我们为了培养中文系学生终生求知的素养与能力,就应该把课外专题讲座、课外诗文欣赏、名作导读等纳人大学语文的教学范畴,形成我们文学院学习陶冶与“立交型”空间氛围,让我们文学院的学生就学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从而达到“单一型”的课。这样,我们的语文课程学习,才能够达到我们文学院中文系预设的大学语文学习目标要求。从而在教学中针对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对课本内容进行必要的筛选和补充。特别注重引导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社会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五)《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在当前很多高校积极呼吁语文课程回归大学课堂的舆论氛围下,课堂教学更应当重视母语教育,使《大学语文》课程,更加适合中文系的开设特点,更加适合中文系学生的实际需要。同时采取受学生普遍欢迎的建构主义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针对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把多媒体手段与教学过程整合,使教学目标得到最大化实现。

作者简介:

次旺罗布,男,藏族,籍贯,拉萨市人,毕业于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就知职于大学文学院汉语系,研究方向,大学文学写作。

参考文献

[1] 温儒敏.大学语文的教学困扰和改革尝试,2012,6,18.

[2] 李景强.大学语文的馗尬根源和改革出路,2011,8,21.

[3] 徐中玉.大学语文.第l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0.

[4] 黄金海.大学语文遭遇历史性馗尬现象透视,福建行政学院,2009.11,19.

[5] 罗毅.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人文素质教育,广东湛江海洋大学文学院,2011,11,

上一篇:浅谈水库土石坝防渗施工方法 下一篇:关爱差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