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黑天鹅》中的幻觉

时间:2022-03-20 02:00:06

论《黑天鹅》中的幻觉

[摘 要] 影片《黑天鹅》讲述了芭蕾舞演员妮娜为了完成对黑天鹅角色的演绎而逐渐人格分裂并走向毁灭的过程。女主角外表美丽,但内心充满冲突和伤痛。在演绎天鹅公主的过程中,她在对芭蕾教练萌生爱意的同时,无法自控地与相依为命的母亲发生冲突,在自我矛盾中把人格分裂为两个——纯洁乖巧的白天鹅和放荡不羁的黑天鹅。

[关键词] 人格;分裂;情结;弗洛伊德

电影《黑天鹅》中女主角妮娜的幻觉逼真形象又变幻莫测。有学者认为《黑天鹅》中最大的幻象是母亲这一角色,即母亲从未真正存在过。其论据在于:(1)母亲没有社会性生活,一直待在家中。莉莉来访时没有片刻寒暄,过于冷淡,不符合社会常规。(2)母亲出现得很突兀。例如2-1,妮娜为完成教练布置的作业之后,突然发现母亲在身旁的椅子上打鼾;2-2,妮娜服用后,在幻想中与莉莉情欢后的早晨,发现母亲在门外冷眼旁观。

笔者认为,以上证据只能说明母亲的举止不同于常人,却不能说明母亲是妮娜脑海中的幻觉。母亲举止的不正常正解释了导致妮娜产生幻觉的家庭环境因素。下面笔者将从几方面展开论证。

一、对两处场景略作分析

场景1:一个看似平常的夜晚,母女两人在家边做家务边聊天。妮娜因为教练的关系显得心不在焉。母亲看在眼里,老练的她开始有意刺探妮娜与教练关系的深浅,并再次老生常谈自己因为怀孕生妮娜而葬送芭蕾生涯的事。值得一提的是,对妮娜爱情的介入应该不是初次了,因为看得出来母亲的刺探和观察是非常习惯的。再联系母亲为女儿穿衣服、脱衣服、剪指甲的细节,可以推断,母亲经常观察女儿的身体,盘查女儿的性生活,介入女儿的感情空间。为了满足母亲的要求,妮娜必须是一个勤奋的、甜美的、温顺的姑娘,她必须完成母亲“为了她”搁浅的事业。

至于莉莉不合时宜的来访,母亲对此十分反感,直截了当拒绝了。可能使用找错门了或者促销员之类的谎话。母亲在有意隔绝女儿的社会生活,达到独占女儿的目的。通过人际关系的隔绝达到控制的目的,这是一种人类社会常见的手段。母亲所希望的女儿是一个乖巧纯洁的姑娘。为此这姑娘必须被圈禁!母亲用谎话拒绝女儿朋友的来访确实不正常,被拆穿之后还依然用该休息了之类甜蜜的假话禁锢女儿与朋友的交谈更加彰显了她的执著的控制欲。妮娜一直与控制欲极强的母亲相依为命。然而为了完成母亲的心愿,成为一名成功的芭蕾舞演员,演出黑天鹅的放荡不羁,妮娜必须摆脱温顺可爱的一贯面貌。这是一个矛盾——为了完成母亲的心愿而在心理上与母亲分离。

场景2-1:为了唤醒妮娜心中的黑天鹅,教练要求妮娜回家后了解自己的身体。在中陶醉的妮娜在母亲的鼾声中猛然惊醒。原来母亲在妮娜房中的沙发椅上睡着了。狼狈万分的妮娜感到羞耻,马上终止了。

一日之计在于晨,经历了一夜的休息,人们精力充沛,从生理上来说不太可能出现幻觉。此时母亲的出现确实比较突兀,足以说明母亲很随意介入女儿的空间,却不足以证明母亲的不存在。

场景2-2:母亲出现在妮娜卧室门外。面容冷峻,不发只语。一向非常关心女儿的生活起居,此时却任由女儿在重要的排练中迟到,确实非同寻常。然而联系前晚女儿在酒吧狂欢并服用的放肆行为,也不难理解这位严厉母亲的心情。不足以据此认为自始至终母亲都是幻觉。因为妮娜并不是个精神病患者,她不曾终日生活在幻觉中。否则阅人无数、独具慧眼的教练不会相中她。

另外在影片的最高潮,完成了黑天鹅之舞的妮娜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伤口,并看到了在观众席中热泪盈眶的母亲。此时真相大白,她已经清醒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母亲不是幻觉。

二、幻觉——黑天鹅——妮娜

影片最大的亮点是对妮娜幻觉的传神描绘。笔者认为幻觉不是母亲,而是入戏渐深的妮娜心中的黑天鹅,也是她被压抑的另一部分的自我从被压抑到突破压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莉莉作为妮娜憧憬的榜样和密切关注的竞争者出现多次,半幻半真。妮娜初见莉莉是在拥挤的地铁里。莉莉自信不羁的气质马上吸引了温顺有余的妮娜。莉莉轻快而又敏捷、生性自由而又聪明,无法演好黑天鹅的妮娜本能感觉到了莉莉带来的竞争压力,同时,莉莉身上自己所欠缺的狂野气质又深深感染着她。以至于服用后,在幻想中妮娜的对象不是酒吧的帅小伙,而是莉莉。象征着人与人的融合。与之前那些不成功的截然不同,妮娜在幻想中与莉莉尽情融合,这其实暗示着,妮娜接受了想象中的莉莉的部分人格——狂野的那部分。这也是结束后莉莉在瞬间变回了妮娜的原因。

此时妮娜出现幻觉与口服有关。但是,妮娜的幻觉却并不都由于的影响。从刚被选为天鹅公主起,妮娜就开始出现幻觉,并且厌食。那个在黑暗的隧道里与妮娜擦肩而过的长发飘飘的黑色身影,显示的是妮娜的脸孔。这是妮娜的第一个幻觉,并且立即消失了。随后,妮娜的身体出现幻觉,妮娜手指上的毛刺出现于她被宣布任命的舞会上,并且随即消失。之后,随着演出的日益临近、教练的不满和责备,都让妮娜倍感压力,妮娜开始在洗澡时,在剪指甲时发现另一个自己,一个冷笑着的、狰狞着的自己。在演出前夜,妮娜独自练舞直到深夜。在排练室,镜中的妮娜与镜前的妮娜分离了。与之前的幻觉不同,这次妮娜无法分辨现实与幻觉。幻觉独立了,没有消失,她与镜前的妮娜分庭抗礼。这是另一个妮娜在展现她的力量,并且其力量终于到了要冲破束缚的临界点。之后,妮娜在幻觉中迷失,无法自控,终于化身为邪恶的黑天鹅。她刺伤贝丝,伤害母亲,并杀死了幻想中挑衅的莉莉(其实是她自己)。

影片中的所有幻觉,要么与温顺的妮娜截然相反,要么具有黑天鹅的鸟类特征。她有时在隧道里长发飘飘成熟性感,有时在浴室里狰狞可怕,也有时化身为莉莉放荡淫邪;妮娜从发现背上长出鸟类皮肤,到手指长出黑色毛刺,直至背上长出黑色羽毛,眼睛变为邪恶的红色……这些特征正是教练要求的黑天鹅的特征,也是妮娜心中的黑天鹅的特征。

三、冲突与情结

家庭对人格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妮娜几乎没有朋友,家和剧院几乎是她生活的全部,因此她的人格特征尤其深受家庭的影响。妮娜的家庭中没有父亲,母亲既是父亲也是母亲,她严厉并且温柔地“爱”着妮娜。这位母亲希望妮娜完成自己未竟的事业,她还经常关在屋子里画妮娜的画像。画像中的面孔既像妮娜又像母亲,这暗示着母亲在心里与女儿同化了。女儿是这位母亲生命和欲望的延伸。满满一屋子的画像让人感到阴森恐怖,母亲的钳制和控制欲也让人感到喘不过气来。这样的母女关系不禁让人想起《钢琴教师》①中的母女关系。妮娜虽然没有被迫与老母睡在一张床上,但母亲可以随意进出她的卧室。在得知妮娜被选为天鹅公主之时她兴奋开怀,就像自己获得成功了一样,在发现妮娜背上的抓伤时她的目光冷峻可怕,就像被人染指了心爱之物。不难理解妮娜几次恋爱为何都浅尝辄止,因为在母亲的羽翼和刻意保护下,她无法真正长大,也无法真正独立。

然而妮娜在得知自己当选时第一个想告诉的人是母亲,她违心吃下甜腻的奶油蛋糕,顺从地让母亲剪指甲,在对莉莉解释母亲的控制欲时用了“sweet”这个词……因为反感母亲的控制的同时,她又非常依赖,依恋母亲。

对母亲无比依恋而又想挣开母亲的管束,这个矛盾造成了妮娜的内心冲突。该冲突以妮娜成为新的天鹅公主必须同时演绎黑白天鹅为契机,迅速激化。在母爱环绕下或者控制下的妮娜就像在巫师控制下的白天鹅,身为公主却被变为天鹅,失去了自由。这是妮娜能够自然演好白天鹅的原因。白天鹅正是在母爱控制下,被偷换了人格的妮娜内心的写照。但黑暗和光明,撒旦和耶稣必然同时存在。南怀瑾说:魔跟佛是具有同等力量的。基督教说上帝万能,但是却不能降魔。上帝与魔鬼并存,上帝的本事有多大,魔鬼也有多大。佛法也是同样的道理,佛能够降服一切,最后还是降服不了魔。②狂野和拘谨,放荡与刻板,邪恶和善良,恰成对比。这意味着,黑天鹅人格本来就在妮娜身上存在着,妮娜对莉莉对贝丝的憧憬以及妮娜情急下咬破教练的嘴唇都是证明。妮娜咬破教练嘴唇之后却又马上恢复无辜温顺的乖乖女形象,是情急时刻黑天鹅本能的出现却又马上被白天鹅压抑。敏感的教练解读出了妮娜被压抑的另一部分自我,并独具慧眼地任命妮娜为新的天鹅公主,同时演绎温顺的白天鹅和狂野的黑天鹅。以后的一系列故事都可以看成是黑天鹅人格冲破压抑并终于成为妮娜自主人格的过程。

人的内心冲突其实是内心情结的反映。情结包含了一组强烈的矛盾。《黑天鹅》描绘了妮娜在内心情结的驱动下,心中的黑天鹅从朦胧到具体,从模糊到逼真,从被压抑到被释放的过程。这个情结就是弗洛伊德提出的恋父(男孩恋母,女孩恋父)情结。弗洛伊德根据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有的一种现象(孩子在三岁左右开始从与母亲的一体关系中分裂开来,把较大一部分情感投向与父亲的关系上,男孩更爱母亲,反而排斥并嫉恨父亲;女孩除爱母亲外,还把爱转向父亲,甚至要与母亲竞争而独占父亲,从而对母亲的爱又加进了恨的成分),把以本能冲动为核心的一种欲望称为恋母或恋父情结。③妮娜没有父亲,剧院的教练在年龄、阅历、智慧、权力等方面都几乎相当于父亲的角色。《黑天鹅》中一条明显的线索是妮娜挣脱母亲的管束并爱上教练。妮娜扔掉毛绒玩具,用小木棍支起房门是她要摆脱母亲;为教练哭泣,对莉莉不可自控的妒忌,最后忘情深吻教练是她的爱情从压抑到释放。最终,妮娜从母亲期待的“sweet girl”变成了教练渴望的黑天鹅。当妮娜压伤母亲的手,对母亲出言不逊,并在众目睽睽下踮起脚尖主动亲吻教练时,她已在心理上杀死了母亲,彻底投奔了教练的怀抱。古希腊著名悲剧《俄狄浦斯》也是一个在恋母情结驱动下的故事。俄狄浦斯在不可抗拒的命运的支配下杀死了父亲,并娶了母亲。明白真相之后,他刺瞎了双眼,并放逐了自己。《俄狄浦斯》完美对应了恋母情结,而《黑天鹅》在本质上与之相似。最后恢复了理智,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伤口的妮娜泪水涟涟,但她继续演出,选择在舞台上结束自己的生命。

弗洛伊德提出的恋父(母)情结理论从提出起就遭到了众多的反对。因为恋父杀母或者恋母杀父挑战了人类的理智和社会的伦理。笔者认为,可以不必一一对号入座来理解恋母杀父或者恋父杀母,而可以从更宽泛的范围来理解:“杀死”母亲,可以看成是从心理上排斥母亲或者与母亲类似的角色;恋慕父亲,可以看成是认同、恋慕父亲或与父亲相似的人。《黑天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据说很多观众都是两遍、三遍地观看此片,而娜塔莉·波特曼为此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这固然是因为她表演出色,却从另一角度证明了恋母情结的广泛存在,正因此,故事具备了感染观众并引发共鸣的潜力。

注释:

① 根据耶利内克半自传体小说《钢琴教师》改编,描写了一位被母爱禁锢一生的女教师的扭曲的内心世界。

② 南怀瑾讲述:《维摩诘的花雨满天》,东方出版社,2010年版,第184页。

③ 戚晖:《俄狄浦斯与爱勒克特拉舞台悲剧再现》,《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作者简介] 韦渊(1980— ),女,江苏无锡人,硕士,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日文学文化比较。

上一篇:浅议几种引起外墙渗漏的成因及治理案例 下一篇:对电影《钢琴课》中“钢琴”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