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几种引起外墙渗漏的成因及治理案例

时间:2022-10-24 03:20:37

浅议几种引起外墙渗漏的成因及治理案例

【摘 要】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外墙渗漏这一建筑质量通病,分析了三种导致外墙渗漏的成因,分别提出了从设计到施工各个阶段的重点防治措施,强调抓住渗漏源头是防治重点。并且列举了几个典型案例,介绍了简单有效的治理措施,用实践验证了从源头防治外墙渗漏的简单高效性。

【关键词】外墙;渗漏;机理;防治;治理

1、前言

随着现代建筑及建筑材料的发展,建筑造型越来越多样化,然而,人们在追求建筑形体美的过程中却忽视了建筑外墙的防水功能。因此,在建筑设计、建筑材料选用、施工工艺及环境等多因素的影响下,外墙渗水在许多地区、不同类型的房屋建筑物上普遍发生,已经成为了一大质量通病。[1] 房屋一旦出现外墙渗漏,不仅影响使用功能,造成业主的损失,而且维修困难,耗资巨大,效果还不甚理想,有的干脆就不了了之,任其渗漏,从而腐蚀结构构件,造成构件承载力降低、外墙装饰层脱落等房屋安全问题。

造成外墙渗漏的原因非常复杂,笔者根据多年的现场工作经验总结发现,要根治外墙渗漏首先要找对渗漏成因,对症治理,从源头上防治渗漏。现就几种容易引起外墙渗漏的成因、防治与治理措施介绍如下。

2、外墙自身质量缺陷导致的外墙渗漏

2.1外墙质量缺陷引起其渗漏的机理分析

这类渗漏成因主要是建筑墙体容易受到雨水侵袭且其本身又存在贯穿裂缝或孔隙。而现在很多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很难避免雨水侵袭,因此控制墙体裂缝或孔隙是防治此类外墙渗漏的主要措施。笔者根据多年的现场经验和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认为形成外墙贯穿裂缝和孔隙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墙体内各种应力的作用。任何建筑墙体在施工过程中及使用过程中都会产生不同的应力,一旦这些应力达到了墙体材料的破坏极限,墙体就会出现各种不同形式的裂缝,包括贯穿裂缝。比较常见的有干缩裂缝,比如混凝土墙体常常因为缺乏养护或养护时间不够、内外温差及施工工艺等原因产生裂缝;[2] 框架结构填充墙砌筑时为了赶工期一次性砌筑到梁底,而没有等待砖墙沉实干透就开始外墙批挡,墙体沉实干缩后就会在梁底形成裂缝,甚至拉裂外墙批挡等形成贯穿裂缝;外墙饰面砖的嵌缝水泥砂浆由于水泥的初期干缩造成的许多细小的裂缝等。其次是温度应力裂缝,比如外墙抹灰采用大面积打底而基层未设分格线, 在温度应力下产生不规则的收缩裂缝;外墙砖砌体与混凝土框架梁柱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不同, 钢筋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是普通砖砌体的2倍, 在热效应作用下, 两种材料由于产生的变形不同而在其交接处产生裂缝等。[3]

(2)施工工艺产生的缝隙。比较常见的有外墙施工中留下的模板穿墙螺干孔、悬挑脚手架预留槽钢洞等预留洞孔。这类孔洞一般在最后封堵,在封墙时不密实,处理不当就会产生缝隙,而且这些裂缝很难处理。[2]其次是外墙分格缝在施工时嵌入过深,分格条以及砂浆残留在分格缝中未清除,从而在分格缝内产生缝隙,而且容易积聚雨水,造成渗漏等。

2.2防治措施

墙体质量问题引起外墙渗漏的防治措施关键要把好建筑设计关,注重建筑细部设计及强化外墙防水设计。(1)建筑设计时尽量少采用无雨棚等挡雨水的平直外墙,若设计的外墙容易产生爬水,则必须要有外墙防水设计,特别是节点位置应有详细的节点防水设计图;(2)当外墙面设计有外凸型的腰线、眉线时,最好采用与框架梁现浇形式,且其顶面标高比梁顶面要低20mm以上,建议在梁底平窗口上沿处设置,若是砖砌筑,应加强根部防水和表面排水措施;(3)建筑外墙多数是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等共同组成,因此,不同结构材料的交接处应采用每边不少于150mm的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或经防腐处理的金属网片做抗裂增强处理。[4]

其次是把好施工质量关,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施工,要有正确的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质量,控制外墙空鼓、裂缝等缺陷。(1)砌筑填充墙时,每天的砌筑高度应控制在1.4m,砌筑至离梁底0.2m的时候应当停止施工,等砌体结固定型后再用顶砖将砌块顶牢,切忌急于求成,一次性砌至梁底,以防梁底出现收缩裂缝;(2)下一道工序施工前,必须检查上一道工序施工质量。比如找平层施工前应检查砌体与结构柱梁板之间是否有较大缝隙,有缝应用1:3水泥砂浆补缝;检查砌体表面是否过于干燥,若过于干燥或气温较高应在批挡前洒水湿润;梁柱表面是否存有油污或过于光滑,若是则施工前应去除油污及表面糙化处理等;防水层施工前应检查找平层是否有裂缝;面层施工前要检查防水层是否完好等。(3)分格缝或外墙瓷砖勾缝建议用圆弧型平缝,且两遍成活,内用1:2水泥砂浆填缝,表层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勾缝,并加强养护,避免用素水泥浆直接擦缝。

2.3治理案例

某幢2005年建成使用的五层办公大楼,呈“回”字型,南楼为四层,其北侧墙直砌至中庭屋盖檐底,该面墙内外及顶面均贴有条形瓷砖,无压顶及雨棚设计。使用两年后发现四楼某会议室漏水严重,室内北墙及两横墙上室内装饰基本蚀烂报废。由于南楼屋面多间办公室屋面也都出现渗漏,起初判断是屋面渗漏造成的,故将整个屋面重新做防水。雨季时该会议室仍然漏水严重,后冒雨到顶楼检查发现中庭屋盖檐底外墙爬水严重,大量雨水沿外墙面流下。考虑到修补外墙工程量大,工程复杂(该外墙布置了大型广告牌及照明灯具等),最后采用增加雨棚的做法,既在该外墙顶加盖一条0.5m宽的不锈钢雨棚挡住雨水落到墙上,自从增加雨棚后再未出现渗漏情况。

3、屋面防水缺陷导致的外墙渗漏

3.1屋面防水缺陷引起外墙渗漏的机理分析

屋面防水缺陷引起外墙渗漏的情况主要出现在有女儿墙且屋面没有飘檐的建筑。当屋面防水层失效后雨水渗入找平层上或者结构屋面板上,顺着屋面坡度渗流至女儿墙根部,再通过该处的孔隙向多个方向渗流至外墙,在重力等作用下沿着外墙装饰层间孔隙及批挡材料内孔隙等逐渐渗透到外墙砌体内,直至室内墙壁,从而出现外墙渗漏。这种情况多出现在顶层外墙,也有可能渗透到顶层以下的外墙。

3.2防治措施

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做好防治措施:(1)设计方面。改变结构布置形式,通过各种方式避免屋面雨水可以渗透到外墙,比如增设屋檐、天沟等,或者把屋檐处正置式梁板改为倒置式梁板,或者女儿墙底加设一钢筋混凝土圈梁,防止屋面雨水渗入外墙;合理设置伸缩缝,防止女儿墙体及底部开裂。(2)施工方面。砌筑女儿墙前,在底部(梁面)平铺一层30mm厚防水水泥砂浆,屋面找平层做到离女儿墙150mm时,改用防水水泥砂浆做圆弧倒角,以加强墙根部防水能力;参照本文2.2节防治措施做好外墙批挡层的施工质量。

3.3治理案例

某幢2000年竣工的九层框架结构住宅楼,外墙贴条形瓷砖,2005年开始其中一套单元的房间及餐厅外墙多处出现渗漏现象,雨季时内墙面会有明显水珠,特别在框架梁底、柱边及窗边都有渗漏。起初现场技术人员判断是外墙勾缝渗漏,于是组织人员在外墙勾缝处涂刷外墙防水涂料,但效果不佳,以致一年多都得不到有效治理,住户意见大,遂准备申请大修计划返修整面外墙装饰,但费用太高迟迟没有批复。后来,经过认真观察分析,发现女儿墙根部防水卷材多处出现空鼓现象,切开里面存有少量水,结合建筑结构形式分析,最后判断是屋面水渗透到外墙后沿批挡层下渗到填充墙体中,从而出现外墙渗漏现象。经过返修屋面,并且做好了女儿墙底部防水措施,至今没有出现过外墙渗漏现象。

4、室内给排水管渗漏导致的外墙渗漏

4.1室内给排水管渗漏引起外墙渗漏的机理分析

现代建筑给排水管多数布置于室内,人们为了美观又都分别将给排水管道暗埋于室内装饰层内,一旦这些管道(特别是接口处)出现渗漏,流水就会在重力和供水补充压力下通过砖墙、水泥干砂找平层等介质内的孔隙、毛细管四处渗流。而现浇楼板结构具有自防水性,特别是厨卫间地面都有防水措施,因此随着不断有水源补充进来,这些在砖墙和找平层中渗流的水很容易沿水平方向渗流至外墙,再通过外墙批挡层等处的孔隙和毛细管及在外墙防水层阻挡的共同作用下便会渗流至下一层墙体中,从而出现外墙内壁渗漏的情况。

4.2防治措施

(1)因给排水管道渗漏引起外墙渗水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在建筑设计上很难为了预防这种偶然事件而做特殊处理,最好的设计措施是选用质量性能较好的管材,最大限度降低此类渗漏的出现概率,比如暗埋供水管选用PPR等热熔管;排水管设计时合理设计管接口位置,合理布设伸缩节等。(2)施工方面需要做好竣工验收,必须按设计图纸要求完工,供水管还要做试压试验,排水管要做通水试验等,严格把好施工质量关。

4.3治理案例

某办公大楼大修后将原来位于外墙面的排水管移至内墙面,外墙面装饰全部改为贴条形瓷砖。使用几年后一楼有间办公室外墙出现严重渗漏,雨水从框架梁底渗入内墙面,导致该墙面大面积潮湿渗水,甚至有水沿着室内吊顶支架流到顶棚上滴下,影响很大。该单位人员认为是外墙瓷砖裂缝引起渗漏,故请人在该外墙瓷砖面整体涂刷一层防水涂料,事实上这种做法不仅没解决问题,还影响了外墙的外观,每次下雨仍然渗漏严重。后来经过仔细分析,并查找相关竣工图纸,发现在该墙体一端转角处设有一条排雨水管,检查后发现该管在二楼位置接口脱节,并且在一楼弯头位置存在堵塞情况,雨水渗入楼面干砂找平层,沿着框架梁渗入外墙装饰层后,通过梁与填充墙间缝隙渗入内墙面。找到渗漏的源头后,经过把管道疏通并处理好脱节接口后,至今没有出现渗漏情况。

5、结束语

外墙渗漏情况在既有建筑中普遍存在,而引起外墙渗漏的成因很多,形成的机理复杂。因此,严密分析各种可能引起外墙渗漏的因素,认真总结经验,从建筑设计就开始注重防治,做到建筑结构设计合理,建筑材料选择恰当;施工时选择正确的施工工艺,严抓质量控制,把好各道质量关,只有这样才能将外墙渗漏的几率降为最低,从而确保工程质量,对于已经出现的外墙渗漏也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理。

参考文献:

[1]邵祖强,张克兵.建筑外墙渗水的原因及处理措施[J].浙江建筑.2007(24):55

[2]王权,郭效东.如何做好高层建筑外墙防渗漏[J].中华建设.2011(11):136

[3]陈勇.高层建筑外墙防渗漏技术与施工管理[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0(3):37

[4]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JGJ/T 235-2011建筑外墙防水防护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9

作者简介:

胡小刚,男,宝钢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房产管理中心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防水设计和施工管理工作。

上一篇:谈中国儿童真人秀娱乐节目的现状 下一篇:对电影《钢琴课》中“钢琴”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