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提高初中几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2-03-20 08:17:19

例谈提高初中几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147-02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在数学课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然而,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数学平面几何是深奥的、难以理解的。许多学生都怕学几何,以至于慢慢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我们很多老师对此很无奈,发出了“再怎么教,学生也不会”的感叹。笔者认为造成这样局面的很大一个原因在于课堂――课堂上教师是否关注几何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案例

笔者有幸作为一名援疆教师参加了学校的教研组活动,听了一节八年级的数学公开课。教学内容是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第一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下是这节课的教学板块。

板块1 生活情境引入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课件首先展示了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的图片。教师提问:什么样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在得到学生的正确回答后教师呈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记法、读法及对角线、对边、对角等相关概念。在这基础上补充了邻角及邻角互补的知识,同时在教师的讲解下,利用同角的补角相等,证明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板块2 学生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教师提问:平行四边形除了对边平行外还有其他的特性吗?引导学生猜想:对边相等和对角相等。然后把猜想写成已知、求证的形式。教师提问:我们一般如何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一些学生提出运用三角形的全等。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利用三角形的全等来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接下来留时间给学生,独立完成上述证明。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行全班提醒。最后发现学生证明问题比较大,终止了学生的做题,改由教师板书过程。在这基础上,教师归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这个探索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过程,从一开始的引导到最终教师将完整的证明过程板书,所花的时间比较多。紧接着呈现了一个小练习,并没有给学生太多思考的时间,而是教师领着学生一起把这个练习说完了。

板块3 当堂反馈巩固所学

教师呈现了一些灵活应用平行四边形性质的题目,其特点是告诉学生平行四边形相邻两角之间的关系或相邻两边之间的关系,在不给他们图形的前提下,求平行四边形的各角及各边。这部分内容学生画图、思考的时间比较少,主要还是教师带着学生一起读题,最后在学生齐声回答中结束。

板块4 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应用

本板块主要是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两平行线之间的平行线段相等,以及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本板块主要采取教师讲解学生齐答的方式。

板块5 课本例题教学

由于在处理前面几个板块尤其是板块2时,所花时间太多,本板块教师只是呈现了一下例题,并带着学生分析完题目就结束了。这个板块教师没有板书,也没有学生独立解题的过程。

三、案例分析

1.“说数学”在初中几何教学中不可取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来解决问题。这节课学生主要的做题时间花在了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上,而对于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应用主要采取的是说的方式,即老师问学生口答的方式。在“说数学”的课堂中,学生无法在感知、体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所学内容。

2.忽视例题教学不利于学生课堂知识的掌握

现在许多老师在备课时往往会选择很多课外的题目,例如一些近几年的中考题、易错题等等,有时甚至因为不知道怎么取舍这些题,而造成一堂课容量太大无法完成课本规定教学任务。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接触的题型多了,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就知道怎么去解决了。但这样做也会造成题目泛滥,学生疲于应付,不利于知识内在规律的归纳整理。教师这种“厚此薄彼”“舍近取远”的做法,会忽视一节课中与知识紧密联系、内涵丰富的例题的教学。就拿这节课来说,书本中的例题也就是例1,教师把它放在了最后一个版块,当成了一个巩固练习。而且由于时间的原因,他都没来得及处理。这道例题也就丧失了其应有的价值。

四、解决问题

1.在“做数学”中学习平面几何

笔者认为几何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如何分析题意,之后由学生独立去完成。在学生做题过程中,他们会思考我应该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他们会考虑这个因为和所以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只有在这不断的思考、尝试中,学生才能建立该知识的认知结构,真正学会数学。

2.几何教学中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

学生不知道如何有条理的书写,是造成他们觉得初中几何神秘、产生望而却步心理的一个因素。笔者认为对于这一课堂难点的突破,最好的方法是教师的示范。为此,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书本的例题,指导学生分析题意的方法,通过一步一步有理有据的板书,引导学生有条理地书写。对于性质、定理的学习,课堂中首先要让学生学会模仿,在模仿的基础上,再通过新的尝试,慢慢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在这过程中教师的正确示范,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上一篇:巧设作业,促进高效课堂的实现 下一篇:语言如花,精神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