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间借贷问题浅析温州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之现状

时间:2022-03-20 05:18:20

从民间借贷问题浅析温州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之现状

[摘 要]民间借贷是正规金融融资的有益和必要补充,但近期因温州私营业主的欠债失踪潮而饱受争议。本文从温州地区民间借贷问题入手分析了民间借贷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探究了该地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并最终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温州民间信贷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对策

一、温州民间借贷与中小企业融资

1.温州民间借贷产生的原因

温州以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金充裕,民间金融活跃著称。据统计,温州拥有超过40万家企业,其中以中小规模企业为主,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巨大。温州地区众多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小企业很难通过官方渠道筹集资金,所以为了满足对资本的需求,这些选择在民间资本市场寻求出路。据推算,温州地区民间闲置资金规模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数额巨大的闲置资金是促成民间借贷形成的先决条件。2011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温州支行了《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数据显示,温州民间借贷的市场规模达1100亿元人民币,约占温州全市银行贷款额的20%。资金持有者为了获利将资金贷给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使得温州地区民间借贷市场得以发展。

2.民间借贷融资方式面临挑战

民间借贷是正规金融融资有益和必要的补充,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利于增强经济运行的调节和适应能力,但也存在着借贷风险难掌控、资金流向难监测、债务纠纷易发生等潜在风险。由于面临通胀压力,银行紧缩银根,提高贷款利率。2011年上半年,浙江省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同比减少925.2亿元。商业银行对企业贷款利率普遍上浮了20%至30%,原本困难的贷款途径又因高企的利率将中小企业拒之门外。由于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了资金的供不应求,民间借贷的利率相应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也在不断增加。据中央人民银行的《2011年浙江省金融运行报告》显示,2011年温州地区前三季度民间平均借贷综合利率分别为24.46%、24.48%、24.97%,呈量价齐升的态势。温州中小企业多从事小商品生产加工与服装制造行业,其毛利率一般在3~5%之间。高昂的借款成本与微薄的利润势必造成企业无力偿还债务。自2011年4月起,温州地区很多民营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窘境,频现企业主欠债失踪的事件,这也将民间借贷的问题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原因

1.中小企业内部因素

(1) 中小企业的高倒闭率与经营不确定性

尽管温州地区中小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但生命周期能够达到三年的中小企业仅占总数的一半。与此同时这些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规避风险能力差,造成了中小企业经营前途的不确定性,这导致了企业收益难以估算,偿债能力难以衡量的问题。高倒闭率与经营的不确定性使外部出资者面临着巨大的风险,特别是银行不愿意向该地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

(2)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信用保证

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贷款时一般要求借款人提供固定资产抵押,而中小企业受规模限制,很难提供符合要求的抵押品。目前温州地区大部分中小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规模小、生产设备落后、可用的土地使用权有限。在没有足够的抵押能力也没有符合条件的担保人为企业担保的前提下,银行很难发放贷款给中小企业。

(3)中小企业管理不够规范

温州地区的中小企业多是私营企业,很多企业在管理上存在着缺陷。这些企业很多是家族式管理的企业,存在企业主一人说了算的情况。缺少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企业在组织管理上极其混乱,也不免有不良企业为了获得贷款谎报财务数据。银行在不能准确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条件下,为了降低贷款的风险,在给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时慎之又慎,甚至不给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2.外部环境因素

(1) 中小企业融资渠有限

截止至2011年年底,温州地区仅有7家国内上市公司和2家境外上市公司。直接融资的高门槛将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拒之门外。在间接融资方面,中小企业贷款金额小,银行贷款所要支出的单位成本与管理费用较高。商业银行之间缺乏竞争,也导致了银行更愿意为大客户提供大规模贷款。对于民间借贷的融资方式,虽然可以较容易的获得资金,但是高利率使企业负担着沉重的贷款成本。尽管融资渠道很多,但是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是非常有限的。

(2)国相关法律和政策还不完善

世界上大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实施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帮助中小企业融资。如美国的《小企业资本保障法》和日本的《小型企业供给法》、《信用金库法》等。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保护中小企业的法律体系。在政策方面,我国还未形成完整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体系,现行政策多倾向于国有大型企业,没有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系统,不利于中小企业获得资金。正是政策与法律的不完善使中小企业在融资上面临重重困难。

三、解决温州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1.完善法律法规及金融政策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最根本要素是完善法律及政策体系。笔者认为在法律层面应给予中小企业保护,确保在融资问题上的公平待遇,并且落实明确融资过程的具体操作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在金融政策方面,政府应给予中小企业一定政策优惠,如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或进行一定补助等,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除了这两方面,政府还应成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监管。法律化、规范化的融资体系会降低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

2.提高中小企业自身水平

企业竞争力的强弱也会影响其融资的难易程度。温州地区的中小企业主,需摒弃家族式管理模式,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规范经营,完善财务及管理制度。与此同时进行产品机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进行转变,使产品具有尖端性、优质性、无可替代性。温州地区现有中小企业所从事的行业较为集中,各小规模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合并、兼并、重组等形式组成规模较大的企业,以此解决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问题,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从而达到吸引资金的目的。

3.促进民间借贷正规发展

温州地区民间借贷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因此要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管,增强民间借贷的风险防范能力。2012年3月29日,温州市民间借贷登记中心成立,这对规范民间借贷,降低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心目前服务功能还较为单一,笔者认为应尽快完善登记中心的功能,优化民间借贷登记的操作流程,这是发展规范化、低风险化民间借贷的前提。与此同时,政府应从试点开始降低温州地区一些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准入门槛,使其合法化、阳光化。在严格监管下的正规化民间借贷方式,会大大降低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

参考文献:

[1]中央人民银行温州支行,《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2011年7月

[2]中央人民银行浙江省支行,《2011年浙江省金融运行报告》,2012年6月

[3]卞亦文,王有森.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4)

上一篇:欠发达地区区域性公司投融资探讨 下一篇:规模扩张与资金链条共生机制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