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造血

时间:2022-03-19 04:04:05

输血≠造血

最近因为几部短篇动画的流行,「青年动画人培育计划开始在中文网络的一些小圈子里引起关注。而当我去年第一次听说日本文化厅推出「青年动画人培育计划时,我心里便隐隐产生一种预感,那就是不少人会误以为日本政府将不惜重金重建曾经的Anime帝国。事实不幸地印证了这份预感。正当这边厢中国观众一边倒地批评本国动漫专项基金混乱的管理模式时,日本文化厅却做了一件让许多人深感意外的事——大幅削减媒体艺术相关预算的总额。但在我看来,这次削减预算完全是在情理之中的。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从头梳理更多的问题。

事实上,早在2001年日本政府就制定了名为「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的法规,用以实现“丰富国民精神世界,推动社会活性化”的政治目标。但纵观这十年里日本媒体艺术的起起落落,这部法律究竟发挥了多少作用?就普通观众的角度而言,日本政府几乎可说是毫无作为。直到2010年,日本文化厅才第一次大幅提高了预算总额,并且在预算案里详细列明了重振媒体艺术的各种方案。但仅仅两年后,日本文化厅就又一次开始了削减预算的行动。在热爱媒体艺术的观众看来,日本文化厅的种种行为确实有些不负责任。

不过在指责日本文化厅之前,我们必须先考虑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日本动画现在到底欠缺什么?”。缺钱?缺人才?不,这些都只是表面现象。只要稍微仔细思考一下日本这个国家的实际情况,我们便不难发现,政府干预文化艺术市场并不是其常态,因为这个国家向来信奉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而动画,无疑也是市场的一部分。假如日本政府真心想靠干预市场拯救动画等媒体艺术,那为何其援助案的应征条件里清楚地注明了「以日本本土为据点,在商业动画领域有充足的实际制作经验,并且对培养动画人有兴趣的法人这一原则性条件?向全社会有能之士开放不是更好吗?

其实答案已经呼之欲出。准确地讲,日本政府想做的不是培养人才,而是帮助企业建立自主培养人才的机制。在过去的十年里,日本动画界曾经天真地相信,学校能够代替过去的工匠制度,让动画人在学生阶段就掌握制作动画所需的基本技能。但正如迪士尼的老一辈动画人所说:“孩子,先学绘画,将来你有机会学做动画。”学校代替企业培养动画人才这一行为,不仅耽误了青少年在合适年龄段培养美学功底,同时也损害了动画企业自主造血的能力。我相信,或者说我希望,日本文化厅这次削减预算是为了验证市场是否已经恢复造血能力,而不是仅仅因为无力继续输血。

至于我国动画观众十分关心的国内专项资金管理混乱的问题,我更愿意把它视作一个当代文化艺术都必须考虑的问题:“何种程度的市场干预不至于影响文化艺术创作本身?”过去我们总是抱怨没有钱做动画,但缺乏专业管理的资金投入最终却导致一批以此为生的寄生虫横行市场。说白了,我们和日本动画界的最大区别,就是背后管理人才层次的不同。日本也缺管理人才,但他们至少有JAniCA,而我们还什么都没建立起来。

在你看来,动画培养是否应该重回传统的,基于实际动画企业的学徒式教学?而不是目前流行的动画专业教育?

Godannar:纵观世界动画的发展,曾经存在过两种比较主流的动画人才培养方式。一种是以欧美,尤其是迪士尼为代表的学院派,另一种则是以日本为代表,具有浓厚本国工匠色彩的学徒制。但无论是哪一种思路,归根结底,培养专业人才都不是一朝一夕一地之事。迪士尼对动画的高要求,促使他的员工要具备深厚的美学底蕴,但迪士尼并未因此放弃企业自身对社会的责任。日本动画独特的市场运作特征决定了他们不可能花费高昂的成本培养人才,但日本政府对基础教育的重视保证了他们的下一代在大学前拥有足够好的文化环境,这也是日本动漫界总能出现辍学天才的根本原因。

如果对比电影,甚至是戏剧专业,学校培养和业界结合要好很多。是否可以说学校式培养的思路本身应该并没有问题,问题是整个动画产业环境需要更加健康才能反过来支持学校的培养?

Godannar:这正是动画有趣的一点。它既是一门集体艺术(大多数时间里),同时也是一门典型的抽象艺术。电影和戏剧培养人才可以是单一式的,因为这些艺术的评价标准最终寄托于人自身。但动画做不到。它的基础是人所创造的抽象世界,它要求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担任导演的角色。只有这样,一个完整的抽象概念才能自如地在团队里互相流动,并最终凝聚在动画人的笔尖上。反过来看,学校培养的问题也就显而易见了。当教育过于注重培养即战力时,它很难培养出在工作中能不断进步且全面发展的人才——何况学校本就不可能培养出什么即战力。

中国现在开办动画专业的院校据说已经超过500所,每年的动画专业毕业生则超过十万人。虽然问题重重,但让这个庞大的系统停止运转也并不现实。那么在你看来,如何才能让目前的院校培养更好地代替传统的企业培养?

Godannar:问题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学校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存在的。理想状态下,大型院校应该承担起培养人才基本素养的重责,小型或专业院校则可依具体情况进行定位。师资力量不那么好的,可以作为青年人踏入动画业的一个学前班。少数拥有优秀师资力量的专业学校,则完全可以成为动画人回炉深造的选择。但落实到中国目前的情况,我认为比较可行的出路是进一步发展学校产业化,让学生在学校阶段就实际投入动画制作中——当然前提是学生拥有一定程度的自。我不认为这是长远的好选择,但在大的教育环境没有改善的当下,往前走一步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上一篇:我国科技政策执行情况分析 下一篇: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汽车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