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自我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5 05:42:04

输血自我总结

输血自我总结范文第1篇

一、扶贫开发前提在顺势借势

“势”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一种主观判断;“势”是一种发展态势,也是一种历史机遇。顺势借势,就是科学认知机遇、准确把握机遇,在抢抓机遇中形成新的优势、实现新的发展。由于历史欠账多、发展底子薄、造血功能差,南江的发展仍是低基础上的新发展、增长仍是低水平上的新增长、进步仍是低起点上的新进步,基本县情要求我们必须抓好扶贫,根本任务决定我们必须加快发展,最大实际促使我们拼抢机遇。南江扶贫开发,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登高望远谋势。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远才能谋全局。南江扶贫开发若仅靠自身力量推进,不仅过程长、成本大、见效慢,而且同发达地区差距会更大,抓住机遇不仅能加快,而且会事半功倍。全县各级干部要不断强化知责之心、担责之能、履责之行,不断提高捕捉机遇、把握机遇、利用机遇、创造机遇的能力;要组织专门力量学习政策、研究政策、对接政策、细化政策、培训政策、宣讲政策,将国家普惠政策和特殊政策最大程度地转化为项目、转化为加快南江发展的资源和财富;要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把握一线情况和阶段特征,使决策达到愿与事相一、人与事相宜、时与事相适;要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推进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活动常态化;要强化垫背意识,立足当前,狠抓长远,多干打基础、谋长远、利百姓的事。

二要眼观六路谋市。环境千变万化,机遇稍纵即失。市场经济条件下,机遇无处不在,需要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事才能抢占先机,否则就会错失良机。扶贫开发的基础在改善民生,重点在产业发展,核心在增收致富,出路在市场拉动。这就需要我们把握市场规律,对接市场需求,做强市场商品,发展市场经济。向上看,要吃准摸透市场行情,准确把握发展方向;向下看,要突出南江资源优势和传统产业,做大主导产业,扩大市场份额;向前看,别只想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个人利益,要多思考长远发展、长期规划、长年打算;向后看,边前进边回顾,边推进边总结,力求扬长避短、难中求进;向外看,向先进典型学习,取长补短,少走弯路;向内看,多自我检查、自我总结,增强抓扶贫开发的主动性。

三要沉下身子谋事。说,“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机遇是一种可能性,不是现实性。机遇多,但利用率低,产生的效果不一定好;机遇少,但利用率高,往往会产生奇迹,关键要在实干中利用和转换机遇。全县各级干部要沉下身子,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要围绕“四个特别”,加快机关效能建设,采取铁的手段,彻底根除“醒得早、起得晚”,“说得多、做得少”,“出经验、不出成果”,“思想解放、行动迟缓”等痼疾。要始终保持一种“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以主动出击的战斗精神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做一个积极主动的执行者,领导苦抓,部门苦战,干部苦干;敢于吃苦,敢于吃亏,敢于吃硬;稳住心神,坐稳板凳,扎稳马步,不讲困难讲实干,不讲条件讲发展,不讲得失讲奉献,主动出击,创新突破,逗硬落实,奋发有为。

二、扶贫开发重点在有序开发

客观地讲,南江扶贫开发形势严峻,无论是GDP,还是人均纯收入,都大大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甚远相差太远。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返贫现象广,整体贫穷落后,是我们的基本县情,如果面面俱到,很难突破。要坚持“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更加注重“造血”,抓重点、抓关键、抓根本,这是我们开创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的现实选择和有效途径。

一要改造大环境招财。分析南江贫穷落后的原因,最根本的是生产生活条件差,生产要素吸咐能力弱,农村土地、劳动力、资金和技术处于“净流出”状态。农村要跨越发展,就要改变“空壳”状态,积极筑巢引凤,以环境的改善回引发展要素,使农村重焕生机与活力。要坚持全县“一盘棋”的思想,在建设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实行城乡规划同步、政策同等、措施同力、发展同步。要以项目为支撑,大力实施农村“畅通、命脉、动力、信息、生态、安居”等六大基础工程,推进农村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环保、住居环境更优化。以实施土地整理项目为载体,改良耕作条件,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园区建设,搭建发展平台。同时,配套优惠政策,积极招商引资,回引务工人才,推进优势资源向农村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用“洼地”招财带农民发财。

二要发展大产业育财。实践表明,产业是支撑地方发展的基石。纵观南江农村,传统农业占据主导地位,粮猪二元结构突出,成本高收益低、增产不增收,只能饱肚子、不能富袋子,面临着结构不合理、支柱产业缺乏、特色经济规模小等诸多问题。南江要大发展,必须培育大产业。要按照“绿色农业为基础、新型工业为主导、生态旅游为龙头”的思路,依托大交通带来的人气效应、支撑效应、带动效应,围绕产业聚集力、要素转化力、市场竞争力、区域影响力等核心要素,突出优势抓产业,依托项目抓产业,把握市场抓产业。从通道经济功能分区出发,着眼发挥南江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比较优势,抓好现有品牌产业的规模扩张和一村一品、一业一企、一产业一品牌的创建工作,重点抓好光雾山旅游园、乐坝工业园和特色农业园建设,努力把南江建成全省重要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清洁能源基地和绿色经济示范区,努力建成国际国内旅游目的地、周边大中城市厨房补给地、城乡居民日常用品加工地。

三要培育新农民生财。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农民是扶贫开发的主体,抓扶贫开发就得从提高农民素质这个根本入手,授人与渔。要按照“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要求,整合农口、科技、教育、卫生、司法、群团等培训资源,以技能培训为载体、特色产业为依托、培养科技示范户为重点,拓宽培训渠道,完善培训机制,重点开展农业科技、转移就业和发展创业三大培训,实施“绿色证书”、“科技培训”等工程,打造技能民工,培育新型农民。将发展教育事业作为加快南江发展、群众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巩固提升基础教育,尽快普及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借灾后重建项目,优化农村教育环境,稳步推进“小学进乡、初中进镇、高中进城”。要采取有力措施,实施职教攻坚,确保职高人数逐年增加,确保初中毕业生不能上高中的,全部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技能;要从贫困学生开始,逐步实现免费职业教育。

三、扶贫开发关键在方法得法

因多种原因,南江扶贫开发任务重、难度大、周期长,全县各级干部要自觉地肩负起扶贫和发展的双重责任,既要刚化举措实干苦干,又要讲究方法聪明地干;既埋头拉车,又抬头看路,要采取一切可行办法,努力实现扶贫和发展的双重目标,全面夺取扶贫和发展的双胜利。

一要坚持以点带面。以点带面,不是形式主义,而是一种工作推进方法,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在国家层面,从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到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就是以点带面的范例;从南江来看,抓槐树、九泉等扶贫重点村建设,目的在于先行试点、探索经验,后整村推进、联片开发。在规划上,要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先有计划地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扶贫开发重点村、示范片,后逐村推进、整体脱贫。在步骤上,坚持先易后难,先抓典型引路,后抓面上推广;先抓基础改善,后抓亮点培育;先抓园区建设,后抓联片开发;先抓积极性高的,后抓行动较慢的;先抓易成项目,后抓难点工程,抓关键人带多数人,等等。超级秘书网

二要坚持统筹推进。扶贫开发任务繁重,要学会弹钢琴,做到五个统筹:一是统筹建设规划,既要突出水山林田路等基础建设,又要突出产业发展、民生改善;既注重公共公益事业,又注重个体帮扶;既要打基础、谋长远,又要抓当前、求实效,既要保持规划的权威性,又要保持规划的时效性,要实践中调整、完善规划。二是统筹建设项目。按照“集中使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统筹安排交通、水利、国土、农业、林业、以工代赈、扶贫、民政、教育、就业等项目,着力解决投入分散与重复建设的问题,努力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三是统筹建设力量。既要坚持政府以奖代补、又要坚持群众主体;既要从县乡下派干部,又要增强基层堡垒作用;既要强化部门帮扶,又要引导民间投入;既要保护群众利益,又要兼顾企业发展。四是统筹建设进度。既要明确责任给压力,又要排除阻力多帮助;既要倒排工期抢进度,又要保证质量抓安全;既在重点工程上花精力,又在民生细节上多留心;既要典型引路,又要政策推动;既要教育引导群众,又要惩处不力干部;既要加油鼓劲,又要严格问责。

输血自我总结范文第2篇

一、活用德育教科书的基本原则

新课改带来了教材领域的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的突出表现,就是教科书价值定位和功能的根本转变。在德育知性观的统摄下,传统德育教材被教师视为圣经而顶礼膜拜;学生只能听受、记诵、复制教材内容。按照生活德育理念,教科书不是教学的惟一资源,只是教与学的必备和必用资源,在教学中尚需与其他资源有机整合。伴随教科书的变革,必然带来教材使用模式的转型:即由以往“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由死板性地使用教材,转变为活用教材;由教师指令学生听受、记诵教材,转变为引领学生与教材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通过对自我经验的反思和重建,实现对意义的自主建构。

教师活用德育教科书一般要恪守五条基本原则。

(一)对话性原则

德育教科书,不是供教师教授的文本,亦不是让学生呆读死记的文本,而是对话文本。真正的学习离不开对话。引领学生与德育教材文本对话,不仅是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德育教材育人功能的需要,而且是学习者和教材之间互动,双向建构意义的需要。教师要善于以教材为媒介,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以及实现师生、生生间的多元、多维对话。

(二)生成性原则

教师使用《思想品德》新教材,不是讲授其中的知识,让学生成为“输血”的受体;恰恰相反,用教材就是要让教师借助“这根拐杖”,引发学生活动,为他们的思考、感悟、体验提供资源,将学生的“生命感、创造力和价值观唤醒”,成为自我“造血”的主体[3]。教师使用教材时,要注意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尊重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注意引导学生全员、全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去参与、亲历活动,从中感受、体验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我(即发展的“我”与现实的“我”)的关系,从而建构和生成课程的意义。

(三)开放性原则

我们所说的“开放”,是指不能把教科书凝固化、绝对化。强调开放性原则有两个要义。第一个要义是教材内容的开放。教科书创编之日与教科书使用之时有一段时间间隔。相对于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时代,教科书中的部分内容总会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教科书时一定要有开放的视野,注意把社会中的新信息,科学技术的新成果,青少年学生生活中的新问题,及时地吸纳到课程内容中来。开放性的第二个要义是,教师要善于处理教科书的普适性与具体教学对象特殊性之间的矛盾。教科书作为具有普遍使用价值的文本,虽然融入了青少年学生的经验,但是每册教材的内容,决不可能涵盖我们所面对的每一个班级中的具体学生的经验。要解决、调谐这种矛盾,教师在使用教科书时,一定要扣住具体班级中的具体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并注意添加有利于引领他们自主学习的“活性因子”。

(四)引领性原则

新教材中的话题、案例、活动设计及其所呈现的道德知识,均属于表层内容。教师在活用教科书时,应引领学生从表层的话题、案例、活动和道德知识的背后,把握对道德问题的思考方式;进而又引领学生从道德问题思考方式的背后,去深度感受和体验其内蕴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新的德育课程需要教师凭借这种“用教材教”的引领艺术,去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和精神成长。

(五)创造性原则

教师要善于根据自身的教学智慧、经验及学情,创造性地对教材文本作出教学化处理:即对教学内容有所淘汰,有所选择,有所增补,有所凸显,有所提炼,从而在使用教材中获得超出教材本身价值的价值。

二、活用德育教科书的主要策略

活用德育教科书,是德育教师基于实践性知识的积累而孕育的教学智慧,是德育教师彰显教育艺术性的主要表征。活用教科书有以下几个主要策略:

【策略1】注重激活教科书中的活性因子,使之进入学生的生命体,并对他们的德性建构和道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活性因子一般寄寓在教科书所设计的话题(或问题),所呈现的活动情境、生活事件、案例,所精选的道德谚语和经典名言及所创设的留白中。仅就话题而言,德育教科书针对学生的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集体生活和社会生活所设计的一个又一个话题(或问题),都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无疑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其生命激情的活性因子。

例如《师友结伴同行》(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有四个教育主题,即“同学・朋友”“男生・女生”“我知我师,我爱我师”“主动沟通,健康成长”。本单元的“问题链”可梳理为――你的人际关系如何?怎样让自己的朋友多一些?怎样对待朋友?怎样交朋友?男女同学之间怎样正常、健康交往?怎样保持与异性同学之间的友谊?在与异性同学交往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你了解自己的老师吗?他们的工作有什么特点?如何评价老师的工作?你与老师交往时有过烦恼吗?有了烦恼,你是怎样处理的?怎样与老师沟通?这些话题(或问题),是能够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乐”起来的活性因子。学生也正是在分析和解决这些道德问题的过程中,懂得了应当如何对待朋友,如何对待异性同学,如何对待老师,如何与老师交往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学生认识到师生结伴同行,走过美好青春,是创建和谐校园生活的需要,是赢得幸福人生必须要积累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智慧。

【策略2】注重让学生从教科书呈现的“你”中,觉察到有一个“我”,通过切己思考,明确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从而发扬善的行为,杜绝和改正不良行为。

教科书与其他读物不同,它要通过教学实现学生的自我建构。教师要通过教学,让教科书中的内容“发酵”,以便学生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提升道德认识,优化道德情感,明确道德行为,达到促进其发展的目的。教师特别要注重让学生成为教科书所述生活事件的卷入者、反思者,从而引发他们内心的感悟和体验,以点亮学生心中的道德明灯。

例如《诚信是金》(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一课,教材借助文字和图片,呈现了一名在餐馆洗盘子的“打工学生”的形象:做工不负责,做事不守信,从而失去人们的信任,最后酿成无法在这个城市容身的惨痛后果。教科书就此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这个学生的经历说明了什么?”教师教学时,特别注重让学生从“打工学生”这个“你”中觉察到有一个“我”。学生针对“打工学生”的表现、行为和后果以及自我日常生活中讲诚信或不讲诚信的言行及其相应的正负效果进行比照、审度和反思――从而明白了为人不能扯白说谎;对人做出承诺,不能说完就忘;做事不能图私利,马虎潦草,敷衍塞责,弄虚作假,偷工减料,害人骗己。通过学生与教材文本之间的这种“你”“我”对话,从而使学生感悟到了诚信是立身之本,不诚不信,后患无穷;做人一定要做讲诚实、守信用的人。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一旦从教科书中觉察到了“我”,教科书就能在学生的心灵中运转起来,活动起来,构成他们生命体中的一部分,从而让学生实现知识的习得,智慧的生成和德性的自我建构。如此活用教科书,就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策略3】善于活用教科书中的留白,实现学生内心的意义世界与德育教材文本的双向建构。

《思想品德》教材,除有文字、图片外,还在关键处设计了一框框留白,留下了许多省略号。这是德育新教材所预设的开放性空间,意在让学生倾述自己的思想、观点,表达自己的创意、构想;总结自己的经验、优点;展示自己的作品、设计;放飞自己的想象、期待……例如《日新又新我常新》(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一课,按照老子“自知者明”的观点,设计了两个表格:

表格1的提示语是:“回顾自己的经历,找出几件有助于你认识自己,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件。对照自己的经验,总结自己的优点。”表格2的提示语是:“根据自己的教训,总结自己的缺点。”教科书中的留白,旨在为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营造空间。学生在学习这个主题时,借助“留白”,向教材这位“朋友”,敞开心胸,认真进行了倾述。请看两则案例:

上述案例表明,教师善于活用教科书中的留白,赢得了两方面的功效:其一,为学生展示自我心灵营造了空间,为学生表达道德创造性搭建了舞台;其二是通过活用“留白”,使教科书不仅负载了公共知识、人类经验,而且也汲纳了学生的个体知识、个体经验,从而使教科书的意义更加丰满,更有亲和力,更富有魅力。

【策略4】注重引领学生关注生活,以改造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达成对教科书中的道德观点的内化。

基于活用教科书的需要,教师既要注重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时又要引导学生把阅读教材与引领他们关注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生活德育所倡导的道德学习,其要诀之一,就是要“关注生活”[4]。鲁洁教授说:“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关注行为’。通过‘关注’,自在的生活被主题化,原有的生活经历被置于意识状态中,成为学习者所明晰感知到的事物,从而有可能使之转化成为自觉学习的对象。有关的生活遭遇、生活情景从思考中、记忆中被提起,在意识中被定格化地呈现,生活的经验在关注中被‘再经验’,使经验得到深化。”[5]而这种经验的深化,正是掌握和内化教科书中的道德观点所必需的。

例如,教师在教学《自我新期待》(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时,要求学生把学习教材与“自我观察”“关注生活”“反省自己”结合起来,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请看小刚的学习笔记:

上学路上,邻居小丁邀我中午放学后等他一起走,我一口拒绝了。在我心目中,小丁是一个不爱学习、成绩又差的孩子,我自然不愿同他结伴。

那天是星期一,要举行庄严而隆重的升旗仪式,可我下楼晚了,只能站在本班队伍的最后面。第一项是奏国歌升国旗,我发现站在前面的小丁双手垂在身体的两侧笔直地站着。他没有我想象中的那种低头歪肩的怪样子,他的表现与自认是优秀生的我没有什么差别。我用老眼光看人,心里有了一点内疚。

升完国旗,第二项是校长讲话,颁发流动红旗,然后是学生演讲,题目是“在生活中学会尊重别人”。我看见班上的学习“尖子”――小兰根本没听,而是捧着一本小书低头默看,而小丁却在认真地听。以前我总以为是小丁这样的人不尊重别人,没有集体荣誉感,现在看来是我错了。想想过去的我,自以为成绩好就可以在成绩差的同学面前趾高气扬。对比小兰和小丁的表现,唉,我真为我的想法感到羞愧呀。

学习《自我新期待》,教材告诉我:“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最了解的人是自己,要认识自己,就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表现,总结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这话说得多么好啊!我要铭刻在心,把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财富。

这个案例启迪我们,学生对教科书所承载的道德观点的内化,是依托对生活的关注,对生活经验的“再经验”而实现的。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把学习教科书与关注生活、学会反思有机地结合起来。

【策略5】注重以教科书资源为引线,引领学生走进社会课堂,这是活用教科书不可或缺的重要策略。

活用教科书既要考虑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同时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帮助儿童从实践中孕育和积累直接经验,促使他们在亲历亲为中获得叩击心灵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建构优良的德性。

例如《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经济制度》一节(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教学活动设计中,教材陈述了安庆市一家私营企业的发展及其所作贡献的案例,并提出了如下问题:“在你周围有哪些私营企业?它们的作用如何?”教师教学时按照让教科书“活”起来,“动”起来的要求,没有让学生生硬地去阅读文本材料,而是引领学生走出学校,去参观总部设在宜都的著名高新企业――湖北三峡鲟业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门从事鲟鱼驯养繁殖、饲料加工、鲟鱼制品加工与销售的私营企业。经过15年的艰苦创业,这家公司开发创新了循环水工业化养鲟模式,生产出了品质最优的鱼子酱和品种繁多的鲟鱼深、精加工产品,远销到欧美和中东国家。这家公司不仅自身实现了高速发展,同时还带动了公司周边的2900个农户养殖鲟鱼,年产鲟鱼6700吨,实现产值3亿多元,年户均增收3万元。

同学们边听管理人员介绍,边在公司创办的“世界鲟鱼博览园”参观,亲眼目睹循环水工业化养鲟的壮观,欣赏流线型的硕大鲟鱼游弋水中的优美姿态,对“博览园”中琳琅满目用鲟鱼的肉、骨和各种器官制作的各式各样的罐头食品、保健品、化妆品以及用鲟鱼皮制作的精美皮鞋、皮带、皮包等产品,同学们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比一比、问一问、评一评、夸一夸,既满足了感官需要,又激活了思维,还孕育了深切体验。有的同学感动地说:“三峡鲟业公司真了不起!他们的产品既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又能帮助农民致富。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真正发挥了重要作用。”同学们收获一次感动,就会有情感的升华,迸发出思想的火花。这种在社会课堂里经受的心灵洗礼及其所带来的社会经验的积累和认知上的收获,一定会让学生终生铭记。

活用德育教科书是教师职业生活中一项最基本的修炼。活用德育教科书,要求教师既要有娴熟的教学功力,临堂应筹的灵性,更要发挥教学的创造性。我们期望教师不断总结、升华教学实践经验,不断演绎精彩的活用教科书,促进学生德性建构、品德发展的教学故事。

参考文献:

[1]曾天山.国外关于教科书功能论争的述评[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2][3]鲁洁.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J].课程・教材・教法,2003,(9).

[4][5]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0,(6).

输血自我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一般心理问题 合理情绪疗法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1.一般资料

求助者,女,汉族,20岁,大一学生,家庭和睦。上大学之前均为走读,上大学之后住集体宿舍。无重大躯体疾病史。

2.主诉及个人自述

近一个月,情绪焦虑、烦躁,过于关注与舍友的关系,害怕舍友讨厌她。

“上大学后,学校离家很远,我只能住学校宿舍。大一开学后,我始终觉得舍友之间很冷淡,都很少主动和别人说话。每当我回到宿舍,就感到特别压抑。有时候我和舍友说话,舍友只是笑笑。这样几次以后,我总结其他人不说话的原因,总觉得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让她们对我不满,于是再不敢多讲话。这样的日子让我很难受,尤其是最近一个月,常常感到烦躁,总担心自己做得不好,让舍友讨厌自己,很苦恼,于是前来咨询。”

3.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3.1咨询师观察到

求助者衣着整洁,说话有礼貌,谈到宿舍情况时有点紧张。逻辑清晰,语速正常。自知力完好,有求治愿望,未见有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

3.2咨询师了解到

既往史:既往身体健康,无重大器质性疾病史,无手术史、无传染病史、无输血过敏史、无高热抽搐及外伤昏迷史;个人史:独生女,幼时生长发育正常,学习成绩好,做事追求完美,朋友较少;家族史:父母两系三代无精神疾病史。

4.心理测验结果

SCL—90:总分172分,焦虑2.4分,人际关系2.5分。

5.评估与诊断

5.1评估

一般心理问题。

5.2诊断

求助者无器质性病变症状,排除器质性病变的可能。

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有自知力,主动寻求帮助,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求助者的内心冲突属常形,即因害怕舍友讨厌她而产生的焦虑情绪,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有因而发,即因不适应集体宿舍的生活且存在错误的认知带来焦虑情绪,反应强度不大,持续时间一个月,症状并未泛化,社会功能正常,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据此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5.3主要表现

情绪焦虑、烦躁;担心舍友讨厌她;存在自我怀疑的错误观念。

5.4鉴别诊断

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严重心理问题反应强烈,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充分泛化并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未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尚未泛化,持续时间不足两个月,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与焦虑性神经症的鉴别:该求助者的冲突属常形,而焦虑性神经症的冲突属变形,可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5.5原因分析

生理因素:求助者女性,20岁。

社会因素:无居住集体宿舍的经历,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朋友较少,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心理因素:存在错误的认知:舍友不说话的原因是我做错了什么事,引起她们的不满;人格特征:追求完美。

6.咨询目标的制定

经过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近期目标:改变求助者不合理信念,消除或减轻求助者的不良情绪。

远期目标:在达到上述目标的基础上,最终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人格完善。

7.咨询方案的制订

7.1咨询方法及咨询原理

咨询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咨询原理: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核心理论是ABC理论。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对该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起因。因此,个体通过改变自己的错误观念可以消除相应的情绪困扰。

7.2双方各自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7.2.1求助者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责任: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7.2.2咨询师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责任: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向求助者说明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7.3咨询次数与时间安排

咨询次数:每周1次,每次50分钟。

时间安排:每周三下午。

7.4咨询相关费用

咨询费用:免费。

8.咨询过程

8.1心理咨询阶段

评估诊断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领悟阶段;修通阶段;再教育阶段。

8.2具体咨询阶段

8.2.1第一阶段:评估诊断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第1次)

目的:了解求助者基本情况;建立良好咨询关系;通过心理测验、辅助咨询确定主要问题。

过程:填写咨询登记表,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对求助者进行心理测验,向求助者了解成长过程及生活现状;反馈测验结果,确定咨询目标;向求助者阐述保密原则,并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向求助者解说合理情绪疗法理论,并根据该理论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布置家庭作业:让求助者回去后深入了解合理情绪疗法及ABC理论,使她结合自己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

8.2.2第二阶段:领悟阶段(第2次)

目的:进一步加深咨询关系;寻找和确认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

过程:回馈家庭作业,了解求助者对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解;咨询师通过对合理情绪疗法理论的进一步解说,明确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评估宿舍沉闷气氛及求助者自身的想法:“只要我和舍友说话,她们也应该和我说话。”“如果舍友不说话了,那么肯定是不高兴了。”“舍友不高兴,是我做错了什么事。”“我不能做错事或说错话,否则一定会让舍友对我产生不满。”帮助求助者进一步领悟自己的问题及其与自身不合理信念的关系;布置家庭作业:要求求助者对列出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认真思考。

8.2.3第三阶段:修通阶段(第3—4次)

目的:运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法,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观念,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

过程:反馈家庭作业:与求助者一起讨论她的不合理信念;针对求助者列出的不合理信念与求助者进行深入的探讨。咨询师运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法,先让求助者叙述她的不合理观点,然后依照该观点进一步推理,最后引出谬误,从而使求助者认识到自己先前思想中不合理的地方,并主动加以矫正。如,针对求助者持有的绝对化要求之类的不合理信念,咨询师直接提出:“有什么理由让你的舍友在你和她们说话时一定要所回应?”通过辩论,求助者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舍友选择沉默是正常的;在此过程中,结合使用行为治疗方法;第三次咨询时教求助者进行想象放松的练习,使其在宿舍中放松下来,并向求助者介绍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方法;第四次咨询时主要是人际交往能力训练,如赞美训练,以帮助求助者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布置家庭作业:要求求助者运用掌握的方法继续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作辩论,并在日常生活中尝试与舍友进行有益的交流。

8.2.4第四阶段:再教育阶段(第5次)

目的:巩固前几个阶段治疗的效果,使求助者在咨询结束之后仍能用学到的东西应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结束咨询。

过程:反馈家庭作业:使求助者认识到,自己的焦虑、烦躁等情绪是自己的不合理信念的困扰;咨询师仍采用上一阶段提到的方法和技术,帮助求助者在认知方式、思维过程及情绪和行为表现等方面建立新的反应模式;使用心理测验重新评估咨询后求助者的情绪体验及行为方式;结束咨询。

9.咨询效果评估

求助者自我评估:通过咨询,症状得到了很大改善,现在能和大家友好相处了,情绪也恢复了正常,对咨询效果满意。

求助者舍友评估:求助者的焦虑情绪消失,和舍友的交流互动恢复正常。

咨询师评估:求助者经过咨询后,情绪明显比刚来咨询时好。一个月后电话随访,称咨询效果继续保持,症状基本消除。

咨询测验结果:SCL—90:总分151分,焦虑1.4分,人际关系1.6分。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第2版.

[2]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第2版.

上一篇:群众自我总结范文 下一篇:院感自我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