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医学范文

时间:2023-03-14 19:58:38

输血医学

输血医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血液;不良反应;祛除白细胞输血;成分输血

[中图分类号] R4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21-41-03

输血医学的发展史是从20世纪初卡尔・兰德斯塔纳发现红细胞ABO血型系统开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引入了抗凝血剂柠檬酸三钠来防止凝血,自此以后临床输血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世纪中期以前临床输血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如何提供充足的血液供应;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家开始研究输血引发的不良反应,以及如何正确的处理血液来防止输血后给输血者带来的疾病或感染,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T病毒和朊病毒等的感染[1-2]。如此引发了一场输血医学上的革命,包括滤除白细胞的临床输血和成分输血的诞生和应用。

1 输血的不良反应

截止2009年2月,已发现人类红细胞的近260种血型抗原,分为30个血型系统;白细胞抗原有160余种,血小板有24种特异性抗原[3],血液成分的复杂多样,是造成输血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1.1 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型及标准

临床上因输血引起不良反应有: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ebrile non-ha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FNHTR):输血前无发热,输血中或输血后2h体温升高1℃以上(≥38℃),并伴有寒战、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者,为发热反应。输血中或输血后即刻出现的皮肤瘙痒、潮红、荨麻疹、呼吸困难或胸闷者为过敏反应。而患者没有明显的指征,只是感觉全身不舒服,该症状可确定为全身不适。在这些不良反应中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占得比例最高,达到了54.8%;其次为过敏反应[4]。

1.2 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

FNHTR的发生主要原因是由于输入的血液中存在白细胞从而导致的。人体内的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差异巨大,不同的个体之间几乎没有完全匹配的HLA[5]。因此,每次输入全血液,就相当于一次组织移植,引起接受个体发生免疫反应,如发热、免疫排斥和免疫抑制等;而同时伴随着异体白细胞的进入,可能会同时带入了亲白细胞病毒,如HIV、巨细胞病毒(cytomegaoviyns,CMV)、T淋巴细胞病毒和疯牛病病毒等[6]。另外,活化的白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7],如白细胞介素-1IL-1、IL-6和TNF-α,作为内源性致热源也可引起发热反应。经统计,临床上还有30%的血小板输血也可导致发热,但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通过大量的试验证明,血小板不是导致发热的主要原因,仍然是由白细胞释放的趋化因子导致的。

过敏反应的原因主要是受血者的血液中缺乏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在第一次输入含有IgA的血液时会产生相应的IgA抗体,当再次输入含相应的IgA的血液时,就会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引发过敏症状的出现。在血液的保存过程中,白细胞活化所产生的活性物质,如白三烯和组胺等,也可引起过敏反应。

输血后移植物抗寄生病是一种罕见但是高死亡率的输血并发症,其发病原理是输入的血液中带有大量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而受血者免疫功能较低,未被宿主识别为外来物而植入,就会引起严重的反应。如果将血液过滤,尽量的祛除血液的白细胞,可使此类病症发生率大大降低[8-9]。尤其是生活在寄生虫高发区的供血者,更要提倡去除血液中的白细胞,也降低输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供血者的生活环境决定了所接触的抗原,造成供血者血液中的抗体种类不同,其结果就是白细胞所带有的抗体差异,这一切是造成输血不良反应的罪魁祸首。

2 去白细胞的方法及意义

明确了输血不良反应主要是由白细胞引起的。除白细胞就成为临床成分输血所采用的首要技术手段和方法。

2.1 除白细胞的方法

除白细胞所采用的方法需满足以下条件:首先,白细胞的去除率要高,至少达到99%以上;然后,祛除白细胞的过程中,有效细胞的生理活性不受损坏,如红细胞(RBC)的回收率应达到90%以上[10]。最后,该方法应具备操作简单,设备简化,费用低廉等特点,以便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目前,临床上祛除白细胞的方法主要有离心法冰冻融化法洗涤法照射法和过滤法。

过滤法祛除白细胞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方法[11-14],采用无纺布合成纤维做成的白细胞过滤器,能特异性吸附血液中的白细胞,滤除在血液采集和储存过程中出现的细小血液凝块、死亡的细胞细胞碎片等,能提高输血质量和输血的流畅性。过滤不仅可以祛除巨细胞病毒(CMV)HIV-1HIV-2等病毒,还可以将克氏锥虫等寄生虫滤除,降低寄生虫病的发病率。试验论证将血液用白细胞过滤器过滤后,白细胞滤除率达到99.6%,红细胞回收率96.3%,而凝血因子红细胞脆性无明显变化(P>0.05),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为1.7%,较应用之前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率明显降低。两者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55.38,P

离心法也是临床常用的去除白细胞的方法。采用离心的方式将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等密度不同的血液成分进行分离。实验证明,离心去除白细胞后,血液中的其他成分生理活性基本保持正常[16]。根据不同功能需求所设计的离心机,可以将微小比重差异的物质分离开来,因此,离心法成为现代生物技术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从祛除白细胞这一医学方法就可看出,每一项技术或应用的发展,都需要多学科、多门类技术的进步和支持才能实现并得到完善。

2.2 祛除白细胞输血的临床意义

祛除白细胞输血可降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如果一次输入的血液或血液成分中白细胞的含量低于5×109cells/L,就能有效的防止非溶血性发热反应;预防HLA同种异体免疫反应,降低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发生率[17];防止与输血有关的疾病传播,有效阻止巨细胞病毒、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Ⅰ型病毒和新型克亚氏病毒等高亲白细胞病毒[18];以及降低输血后移植物抗寄生病的发生率。另外,去除白细胞更利于血液的储存,研究表明,去除白细胞的血液储存一段时间后,平均红细胞体积(MCV),pH值,游离血红蛋白(Hb),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的形态等血液指标变化率,明显小于未去除白细胞的对照组[19-20]。祛除白细胞这一输血医学上的改革,目前已成为输血医学重大进步的标志性举措,在临床医学的应用技术方面具有具足轻重的地位。

3 成分输血的诞生

大量的临床资料证明[21],80%以上的患者不需要传统的全血输注,而只需要血液的一种或两种成分。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成分输血开始代替全血输血。成分输血具使所需血液成分中的有效成分的浓度纯度活性高,治疗疗效好,输用安全、不良反应少以及一血多用、节约血液等优点。临床成分输血的使用度,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医院掌握与运用现代输血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22]。

目前,我国临床上常用的的成分血主要有:洗涤红细胞、红细胞悬液,白细胞悬液,血小板悬液,新鲜或冰冻血浆和冷沉淀凝血因子。

红细胞悬液[23-25],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红细胞制剂,适用于血容量正常的慢性失血性贫血,以及手术前后纠正贫血或手术中的出血患者。洗涤红细胞,是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祛除其中的血浆等物质后,制备的红细胞制品,适用于血浆蛋白过敏的人群或新生儿溶血等。浓缩血小板制剂可分为单采或手工浓缩血小板,该制剂用于血小板功能异常导致的出血患者,因化疗,放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血管性内凝血等引起血小板减少出血或血小板减少的患者[26]。新鲜冰冻血浆是血液的液体成分,包括全部的凝血因子,用于补充蛋白质,维持酸碱平衡,运输调节和维持胶体渗透压等。适用于消耗性疾病患者引起的重度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以及大面积烧伤引起的血液浓缩症等[27]。冷沉淀凝血因子[28]是在控制条件下融化新鲜冰冻血浆而采集的沉淀物,含有原血浆中大部分的凝血第Ⅷ因子。适用于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Ⅷ缺乏症,儿童性血管性血友病,大面积烧伤,严重感染,白血病和肝功能衰竭的患者。由此,祛除白细胞的血液,不仅降低了输血带来的不良反应,同时各种成分血,为不同患者提供不同了的不同需求的满足,使每一个供血者的血液得到充分的应用,这不仅是满足了受血者的需求,同样使供血者所提供血液发挥了最大限度的作用。

4 总结

目前,去除白细胞血液制品已在加拿大和欧洲许多国家实施,在发展中国家也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应用[29],它减少了FNHTR和CMV的传染风险,但去白细胞输血在降低癌症复发的风险上似乎并没有明显的作用[30];而它在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感染和死亡率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地统计和研究。另外,去白细胞输血在经济效益上也存在一定争议[31]。

临床成分输血在我院开始应用之后,跟踪的输血发生的不良反应,尤其是针对免疫力下降和手术过程中的用血情况,其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病例大大减少,所发生的类似输血后的不良反应,其反应的厉害程度也大大减轻。具体数值有待统计学的统计和归纳。

输血是在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实施,已将我国的输血工作纳入到法制化的轨道。但在理解和具体实施方面还存在许多的误区。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提高血液捐助者的筛选标准,谨循输血的原则,同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降低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和感染的风险。做到确有输血指征的,尽可能应用成分输血,不输或少输全血。未来随着基础医学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及研究的不断深入,必将推动输血医学不断地向前发展,从而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 Conor T,Martin F,Patricia H,et al.Cost-effectiveness of prion filtration of red blood cells to reduce the risk of transfusion-transmitted variant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 in the Republic of Ireland[J]. Transfusion,2012,52(11):2285-2293.

[2] Shapiro MJ.To filter blood or universal leukoreduction:what is the answer?[J].Critical Care,2004, 8(2):27-30.

[3] 包福德,严仲文.输血不良反应的回顾性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1):1368-1369.

[4] 黄碧,庞伟君,林晓霞.30例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7):2583-2584.

[5] David L,Allen,Geoffrey F.Platelet and neutrophic antigen[M].Practical Trans- Fusion Medicine,2009: 44-54.

[6] 欧阳显楚.去除白细胞,临床输血更安全[J].健康必读,2004,4:47.

[7] 刘相富,林东军,刘文达,等.白细胞滤器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附50例报告[J].新医学,2008,39(5): 295-297.

[8] 方晓蕾.去白细胞输血[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26(6):F004.

[9] Sen A,Khetarpal A,Jetley parative study of predeposit and bedside leucodepletion filters[J].Medical Journal Armed Forces India,2010,66(2):142-146.

[10] Vincent JL,Sakr Y,Sprung C,et al.Are blood transfusions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mortality rates? Results of the Sepsis Occurrence in Acutely ill Patients study[J].Anesthesiology,2008,108:31-39.

[11] 周红梅.不同型号滤器去除白细胞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3,5(4):281-282.

12] Eleftherios C,Vamvakas,Morris A,et al. Transfusion-related mortality: the ongoing risks of allogeneic blood transfusion and the available strategies for their prevention[J].Blood, 2009, 115(15): 3406-3417.

[13] Smith D, Lu Q, Goldfinger D, et al. Survey of current practice for prevention of transfusion-transmitted cytomegalovirus in the United States:leucoreduction vs.cytomegalovirus-seronegative[J].Vox Sanguinis, 2010,98(1):29-36.

[14] Munira J,Shahina T,Abdul A,et al.Transfusion associated CMV infection: Transfusion strategies for high risk patients[J].Bangladesh 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2010,4(2):2072-3105.

[15] 沈长新,夏琳.白细胞过滤器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J].陕西医学检验,2001,16(4):5-6.

[16] 金宗骧,刘亦武.离心法制备少白细胞血小板的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1994,7(2):64-66.

[17] 王佃爱,李峰,王新红,等.滤除白细胞输血器在防治HLA抗体引起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中的作用[J].哈尔滨医药, 2005,25(30):37-39.

[18] Carson JL,Berlin JA.Will we ever know if leukoreduction of red blood cells should be performed?[J]. Canadian Journal of Anesthesia,2004,51(5):407-410.

[19] Ran Q,Hao P,Xiao Y J, et al.Effect of irradiation and /or leucocyte filtration on RBC storage lesions[J]. PLoS One,2011,6(3):e18328.

[20] Zimmermann R, Wintzheimer S, Weisbach V, et al.Influence of prestorage leuk-oreduction and subsequent irradiation on in vitro red blood cell(RBC)storage variables of RBCs in additive solution saline-adenine-glucose-mannitol[J]. Transfusion,2009,49:75-80.

[21] 热西旦,敖英.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6):29.

[22] 杨爱莲.临床输血的发展及血液成分的应用[J].医药论坛杂志,2009,30(17):29-30.

[23] Middelburg RA,van de Watering LM,van der Bom JG.Blood transfusions: good or bad? Confounding by indication,an underestimated problem in clinical transfusion research[J].Transfusion,2010,50:1181-1183.

[24] Pape A,Stein P,Horn O,et al.Clinical evidence of blood transfusion Effectiveeness[J].Blood Transfus,2009,7:250-258.

[25] Marik PE,Corwin HL.Efficacy of red blood cell transfusion in the criticallyill: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Crit Care Med,2008,36:2667-2674.

[26] Wandt H,Wendelin K.Therapeutic platelet transfusion versus routine prophylactic transfusion in patients with ha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an open-label,multicentre,randomised study[J].The Lancet,2012, 380(9850):1309-1316.

[27] Teixeira PGR,Inaba K,Shulman K,et al.Impact of Plasma Transfusion in Massively Transfused Trauma Patients[J].Journal of Trauma-Injury Infection & Critical Care,2009,66(3):693-697.

[28] 林力红.血液成分制品的安全输注[J].福建医学杂志,2005,27(4):157-158.

[29] Sharma RR,Marwaha N.Leukoreduced blood components: Advantages and strategies for its implement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Asian journal of transfusion science,2010,4(1):3-8.

[30] Fergusson D,Khanna MP,Tinmouth A,et al.Transfusion of leukoreduced red blood cells may decrease postoperative infections :two meta-analyse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Canadian Journal of Anesthesia,2004,51(5):417-425.

[31] Nicholas G,Gina C,Mary H,et al. A policy case study of blood in Australia[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2010,71(9):1677-1682.

输血医学范文第2篇

输血医学的历史从1900年发现ABO血型系统至今,已有100多年发展历史,输血作为临床抢救和治疗有效措施,挽救无数生命,并保证了许多其他治疗的安全实施。然而,血液本身是很复杂的,恰当使用可能起死回生,达到与其他治疗无喻论比的功效;不必要和不恰当的应用则可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临床医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面临到临床工作的机会,在校学习期间应掌握输血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血液成分的性质、用法、应用指征、输血风险等内容,按输血原则,从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出发来考虑血液各成分制品的应用,为保证临床输血治疗科学合理、安全有效打下坚实基础。

2当前临床医学专业输血医学教学的现状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制下,输血医学的教学内容主要设置在外科学中,一是授课时数少,一般为2~3学时,且内容较简单,局限于外科输血部分,学生系统学习输血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少,以至到临床后不熟悉输血工作,达不到科学合理、安全有效输血要求。二是临床医学生对输血医学课程不够重视。一份输血方面基本知识的调研结果显示,初级\中级\高级职称在职医师和医学院校对自评分评估太高,与实际了解程度(测试分)间存在一定差距(P<0.001)。这一差距也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对临床输血疗法不能正确使用,从而影响临床输血的疗效[2]。三是教学形式单一。目前教学形式仅局限于课堂授课,未安排临床实习或见习内容,对输血的掌握程度不够,以致到临床后盲目,不能适应现代临床输血的发展要求。

3临床医学专业输血医学教学内容改革建议

临床医学专业输血医学的教学应当结合其专业特点,教学内容与形式应当适应临床输血的发展,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3.1扎实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目前,临床医学专业输血教学时数和内容少,不适应临床要求,应适当增加教学时数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基本理论知识应包括血型免疫学知识,例如ABO、Rh血型、血型相容性检测在临床输血中的重要性和HLA抗体的意义等,输入血型不相合的血液可发生致死性溶血性输血反应;HLA血型系统在临床输血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多次输血病人,很容易产生HLA抗体,发生同种免疫反应或输注无效。基本知识应包括各血液成分制品的性质、保存温度,容量、临床适应证等。例如冷沉淀(Cryo),1单位由200ml全血制备,含有Ⅷ因子80~100单位、纤维蛋白原约250mg,血浆20ml,容量约20-30ml,应在-20℃以下保存。适用:①甲型血友病;②血管性血友病(vWD)③纤维蛋白原缺乏症,要求与受血者ABO血型相同或相容输注,对乙型血友病却没有治疗效果。而基本技能主要为输血方法、血液成分制品的合理应用和输血反应的防治等。

3.2重点突出科学、合理用血,强化输血安全与责任意识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合理用血的概念是输注安全的血液制品,仅用以治疗能导致患者死亡或引起患者处于严重情况而又不能用其他方法有效预防和治疗的疾病[3]。临床医师在临床医疗实践中是血液使用的决策者,在考虑输血治疗时一定要有科学的依据。目前临床用血尚不尽合理和科学,对输血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如输血时凭借经验红细胞与血浆随意搭配、等量输注,过度输血、血浆用于扩容、补充蛋白、提高免疫力等。甚至有个别医师明知术中出血不多也要输上200~400ml血保病人“平安”。临床输血不合理使用不仅是对血液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带来潜在的风险。

3.2.1重点突出科学、合理输血内容临床医学生在掌握了输血基础知识后,应进一步加强运用能力训练。通过分析患者在血液状态发生改变后的病理生理,判断患者真正需要什么,是否有替代途径,什么时机补充,补充多少,是否有明确的证据,输血后效果如何。例如对于失血性休克的病人首选晶体液和胶体液扩容,尽快恢复血容量,改善组织灌注是成功救治的关键。如果使用不合理,仅仅补充等量的全血或红细胞,组织间液则减少了28%,死亡率高达70%;又如在围手术期不恰当的输异体血患者,其术后感染率是输自体血或不输血患者的3~6倍,且感染率随输血量的增加而增加[4]。现已明确围手术期输血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而去白细胞输血则有很大的改善。因此,倡导在保证患者能够耐受手术的情况下,应尽量不输或少输血,对确需输血的患者应恰当的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

3.2.2重视输血后疗效评估当前输血医学教学中基本没有输血后疗效评估的内容,而临床上却很重要。例如血小板输注的疗效观察;许多因素可影响浓缩血小板的临床输注效果。如:(1)预防性输注以实验室指标为主,检查、确认其是否会产生血小板减少性出血,并检测循环血小板计数,观察浓缩血小板输注后是否达到治疗效果。评价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常用指标是:输后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MPI、CCI和血小板回收率PPR[5]。一般情况下以体表面积为参数的CCI较为准确。(2)治疗性血小板输注主要观察出血的临床症状是否改善。因此需要对血小板输注效果进行正确评价,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采取适当对策。可通过血小板配型、大剂量IVIG的应用、血浆置换、免疫抑制剂、自身血小板冰冻保存等措施来提高血小板的输注疗效。建立疗效评估机制,科学、合理输血,这不仅有利于提高输血疗效,而且也能够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风险。3.2.3强化输血安全和责任意识。面对日益严峻的血液资源和安全形势,应当在教学中加强对临床医学生安全输血观念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输血可以救命,但也同样可以致命”,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合适的时间,给合适的病人,输合适的血液”的理解。培养学生输血安全和责任意识。

3.3注重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输血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3.3.1发挥典型病例分析作用在输血医学的教学过程中,理论上的知识很抽象,在教学中发挥典型病例分析的作用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对一位急性创伤失血患者的输血治疗原则,应根据患者的失血量及休克情况,首先考虑补充血容量,当失血量<20%血容量只要补充足够的晶体液而不必输血。当失血量>20%,Hb<70g/L时常需要输血。当大量输血时应注意稀释性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减少以及低体温引起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活性降低导致稀释性凝血障碍,此时应急查血常规及凝血功能,当血小板<50×109/L伴微血管出血时应输血小板;PT或APTT>正常对照1.5倍时,应补充凝血因子,如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冷沉淀。将典型病例先进行课堂讨论,然后由老师总结,加强实际应用的能力,以使学生在进入临床后能学与致用。

输血医学范文第3篇

1加强临床医学生输血医学教育的重要性

输血医学的历史从1900年发现ABO血型系统至今,已有100多年发展历史,输血作为临床抢救和治疗有效措施,挽救无数生命,并保证了许多其他治疗的安全实施。然而,血液本身是很复杂的,恰当使用可能起死回生,达到与其他治疗无喻论比的功效;不必要和不恰当的应用则可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临床医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面临到临床工作的机会,在校学习期间应掌握输血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血液成分的性质、用法、应用指征、输血风险等内容,按输血原则,从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出发来考虑血液各成分制品的应用,为保证临床输血治疗科学合理、安全有效打下坚实基础。

2当前临床医学专业输血医学教学的现状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制下,输血医学的教学内容主要设置在外科学中,一是授课时数少,一般为2~3学时,且内容较简单,局限于外科输血部分,学生系统学习输血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少,以至到临床后不熟悉输血工作,达不到科学合理、安全有效输血要求

二是临床医学生对输血医学课程不够重视。一份输血方面基本知识的调研结果显示,初级\中级\高级职称在职医师和医学院校对自评分评估太高,与实际了解程度(测试分)间存在一定差距(P<0.001)。这一差距也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对临床输血疗法不能正确使用,从而影响临床输血的疗效[2]。

三是教学形式单一。目前教学形式仅局限于课堂授课,未安排临床实习或见习内容,对输血的掌握程度不够,以致到临床后盲目,不能适应现代临床输血的发展要求。

3临床医学专业输血医学教学内容改革建议临床医学专业输血医学的教学应当结合其专业特点,教学内容与形式应当适应临床输血的发展,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3.1扎实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目前,临床医学专业输血教学时数和内容少,不适应临床要求,应适当增加教学时数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基本理论知识应包括血型免疫学知识,例如ABO、Rh血型、血型相容性检测在临床输血中的重要性和HLA抗体的意义等,输入血型不相合的血液可发生致死性溶血性输血反应;HLA血型系统在临床输血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多次输血病人,很容易产生HLA抗体,发生同种免疫反应或输注无效。基本知识应包括各血液成分制品的性质、保存温度,容量、临床适应证等。例如冷沉淀(Cryo),1单位由200ml全血制备,含有Ⅷ因子80~100单、纤维蛋白原约250mg,血浆20ml,容量约20-30ml,应在-20℃以下保存。适用:①甲型血友病;②血管性血友病(vWD)③纤维蛋白原缺乏症,要求与受血者ABO血型相同或相容输注,对乙型血友病却没有治疗效果。而基本技能主要为输血方法、血液成分制品的合理应用和输血反应的防治等。

3.2重点突出科学、合理用血,强化输血安全与责任意识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合理用血的概念是输注安全的血液制品,仅用以治疗能导致患者死亡或引起患者处于严重情况而又不能用其他方法有效预防和治疗的疾病[3]。临床医师在临床医疗实践中是血液使用的决策者,在考虑输血治疗时一定要有科学的依据。目前临床用血尚不尽合理和科学,对输血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如输血时凭借经验红细胞与血浆随意搭配、等量输注,过度输血、血浆用于扩容、补充蛋白、提高免疫力等。甚至有个别医师明知术中出血不多也要输上200~400ml血保病人“平安”。临床输血不合理使用不仅是对血液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带来潜在的风险。

3.2.1重点突出科学、合理输血内容临床医学生在掌握了输血基础知识后,应进一步加强运用能力训练。通过分析患者在血液状态发生改变后的病理生理,判断患者真正需要什么,是否有替代途径,什么时机补充,补充多少,是否有明确的证据,输血后效果如何。例如对于失血性休克的病人首选晶体液和胶体液扩容,尽快恢复血容量,改善组织灌注是成功救治的关键。如果使用不合理,仅仅补充等量的全血或红细胞,组织间液则减少了28%,死亡率高达70%;又如在围手术期不恰当的输异体血患者,其术后感染率是输自体血或不输血患者的3~6倍,且感染率随输血量的增加而增加[4]。现已明确围手术期输血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而去白细胞输血则有很大的改善。因此,倡导在保证患者能够耐受手术的情况下,应尽量不输或少输血,对确需输血的患者应恰当的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

3.2.2重视输血后疗效评估当前输血医学教学中基本没有输血后疗效评估的内容,而临床上却很重要。例如血小板输注的疗效观察;许多因素可影响浓缩血小板的临床输注效果。如:(1)预防性输注以实验室指标为主,检查、确认其是否会产生血小板减少性出血,并检测循环血小板计数,观察浓缩血小板输注后是否达到治疗效果。评价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常用指标是:输后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MPI、CCI和血小板回收率PPR[5]。一般情况下以体表面积为参数的CCI较为准确。(2)治疗性血小板输注主要观察出血的临床症状是否改善。因此需要对血小板输注效果进行正确评价,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采取适当对策。可通过血小板配型、大剂量IVIG的应用、血浆置换、免疫抑制剂、自身血小板冰冻保存等措施来提高血小板的输注疗效。建立疗效评估机制,科学、合理输血,这不仅有利于提高输血疗效,而且也能够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风险。

3.2.3强化输血安全和责任意识。面对日益严峻的血液资源和安全形势,应当在教学中加强对临床医学生安全输血观念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输血可以救命,但也同样可以致命”,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合适的时间,给合适的病人,输合适的血液”的理解。培养学生输血安全和责任意识。

3.3注重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输血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3.3.1发挥典型病例分析作用在输血医学的教学过程中,理论上的知识很抽象,在教学中发挥典型病例分析的作用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对一位急性创伤失血患者的输血治疗原则,应根据患者的失血量及休克情况,首先考虑补充血容量,当失血量<20%血容量只要补充足够的晶体液而不必输血。当失血量>20%,Hb<70g/L时常需要输血。当大量输血时应注意稀释性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减少以及低体温引起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活性降低导致稀释性凝血障碍,此时应急查血常规及凝血功能,当血小板<50×109/L伴微血管出血时应输血小板;PT或APTT>正常对照1.5倍时,应补充凝血因子,如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冷沉淀。将典型病例先进行课堂讨论,然后由老师总结,加强实际应用的能力,以使学生在进入临床后能学与致用

输血医学范文第4篇

输血医学的历史从1900年发现ABO血型系统至今,已有100多年发展历史,输血作为临床抢救和治疗有效措施,挽救无数生命,并保证了许多其他治疗的安全实施。然而,血液本身是很复杂的,恰当使用可能起死回生,达到与其他治疗无喻论比的功效;不必要和不恰当的应用则可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临床医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面临到临床工作的机会,在校学习期间应掌握输血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血液成分的性质、用法、应用指征、输血风险等内容,按输血原则,从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出发来考虑血液各成分制品的应用,为保证临床输血治疗科学合理、安全有效打下坚实基础。

2当前临床医学专业输血医学教学的现状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制下,输血医学的教学内容主要设置在外科学中,一是授课时数少,一般为2~3学时,且内容较简单,局限于外科输血部分,学生系统学习输血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少,以至到临床后不熟悉输血工作,达不到科学合理、安全有效输血要求。二是临床医学生对输血医学课程不够重视。一份输血方面基本知识的调研结果显示,初级\中级\高级职称在职医师和医学院校对自评分评估太高,与实际了解程度(测试分)间存在一定差距(P<0.001)。这一差距也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对临床输血疗法不能正确使用,从而影响临床输血的疗效[2]。三是教学形式单一。目前教学形式仅局限于课堂授课,未安排临床实习或见习内容,对输血的掌握程度不够,以致到临床后盲目,不能适应现代临床输血的发展要求。

3临床医学专业输血医学教学内容改革建议

临床医学专业输血医学的教学应当结合其专业特点,教学内容与形式应当适应临床输血的发展,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3.1扎实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目前,临床医学专业输血教学时数和内容少,不适应临床要求,应适当增加教学时数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基本理论知识应包括血型免疫学知识,例如ABO、Rh血型、血型相容性检测在临床输血中的重要性和HLA抗体的意义等,输入血型不相合的血液可发生致死性溶血性输血反应;HLA血型系统在临床输血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多次输血病人,很容易产生HLA抗体,发生同种免疫反应或输注无效。基本知识应包括各血液成分制品的性质、保存温度,容量、临床适应证等。例如冷沉淀(Cryo),1单位由200ml全血制备,含有Ⅷ因子80~100单位、纤维蛋白原约250mg,血浆20ml,容量约20-30ml,应在-20℃以下保存。适用:①甲型血友病;②血管性血友病(vWD)③纤维蛋白原缺乏症,要求与受血者ABO血型相同或相容输注,对乙型血友病却没有治疗效果。而基本技能主要为输血方法、血液成分制品的合理应用和输血反应的防治等。

3.2重点突出科学、合理用血,强化输血安全与责任意识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合理用血的概念是输注安全的血液制品,仅用以治疗能导致患者死亡或引起患者处于严重情况而又不能用其他方法有效预防和治疗的疾病[3]。临床医师在临床医疗实践中是血液使用的决策者,在考虑输血治疗时一定要有科学的依据。目前临床用血尚不尽合理和科学,对输血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如输血时凭借经验红细胞与血浆随意搭配、等量输注,过度输血、血浆用于扩容、补充蛋白、提高免疫力等。甚至有个别医师明知术中出血不多也要输上200~400ml血保病人“平安”。临床输血不合理使用不仅是对血液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带来潜在的风险。

3.2.1重点突出科学、合理输血内容临床医学生在掌握了输血基础知识后,应进一步加强运用能力训练。通过分析患者在血液状态发生改变后的病理生理,判断患者真正需要什么,是否有替代途径,什么时机补充,补充多少,是否有明确的证据,输血后效果如何。例如对于失血性休克的病人首选晶体液和胶体液扩容,尽快恢复血容量,改善组织灌注是成功救治的关键。如果使用不合理,仅仅补充等量的全血或红细胞,组织间液则减少了28%,死亡率高达70%;又如在围手术期不恰当的输异体血患者,其术后感染率是输自体血或不输血患者的3~6倍,且感染率随输血量的增加而增加[4]。现已明确围手术期输血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而去白细胞输血则有很大的改善。因此,倡导在保证患者能够耐受手术的情况下,应尽量不输或少输血,对确需输血的患者应恰当的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

3.2.2重视输血后疗效评估当前输血医学教学中基本没有输血后疗效评估的内容,而临床上却很重要。例如血小板输注的疗效观察;许多因素可影响浓缩血小板的临床输注效果。如:(1)预防性输注以实验室指标为主,检查、确认其是否会产生血小板减少性出血,并检测循环血小板计数,观察浓缩血小板输注后是否达到治疗效果。评价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常用指标是:输后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MPI、CCI和血小板回收率PPR[5]。一般情况下以体表面积为参数的CCI较为准确。(2)治疗性血小板输注主要观察出血的临床症状是否改善。因此需要对血小板输注效果进行正确评价,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采取适当对策。可通过血小板配型、大剂量IVIG的应用、血浆置换、免疫抑制剂、自身血小板冰冻保存等措施来提高血小板的输注疗效。建立疗效评估机制,科学、合理输血,这不仅有利于提高输血疗效,而且也能够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风险。

3.2.3强化输血安全和责任意识。面对日益严峻的血液资源和安全形势,应当在教学中加强对临床医学生安全输血观念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输血可以救命,但也同样可以致命”,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合适的时间,给合适的病人,输合适的血液”的理解。培养学生输血安全和责任意识。

3.3注重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输血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3.3.1发挥典型病例分析作用在输血医学的教学过程中,理论上的知识很抽象,在教学中发挥典型病例分析的作用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对一位急性创伤失血患者的输血治疗原则,应根据患者的失血量及休克情况,首先考虑补充血容量,当失血量<20%血容量只要补充足够的晶体液而不必输血。当失血量>20%,Hb<70g/L时常需要输血。当大量输血时应注意稀释性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减少以及低体温引起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活性降低导致稀释性凝血障碍,此时应急查血常规及凝血功能,当血小板<50×109/L伴微血管出血时应输血小板;PT或APTT>正常对照1.5倍时,应补充凝血因子,如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冷沉淀。将典型病例先进行课堂讨论,然后由老师总结,加强实际应用的能力,以使学生在进入临床后能学与致用。

输血医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输血医学检验;实习课程;设计

1检验专业实习现况

医学生实习阶段承前启后,至关重要。通过临床实践,学生对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加深理解,完善吸收,为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1]。输血科是医学检验专业,尤其是医学检验专业(输血方向)学生毕业实习的重点科室。近年来,国内各级医院血库纷纷从检验科中独立出来,成立输血科,临床输血检验专业飞速发展;全自动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分析仪的普及进一步推进了专业的进步。以往昂贵的血型试剂越来越平价,更多的供货渠道使试剂更易于得到。因此,目前几乎所有输血相关血型血清学检测实验都能在基层的医院开展。以往由于条件所限,检验专业学生在输血科实习内容匮乏,现今,学生在输血科的学习充实且有成就感,学到相关知识和技能。

2实习带教课程

通常,医学院校的实习手册规定的医学检验专业在输血科轮转实习时间为4周,为了让短暂的实习期充实而有计划,我校设计了输血医学检验实习带教课程。课程分为两大部分共23个内容,第一部分为自学部分,3个内容,第二部分为带教部分,20个内容。2.1自学部分自学部分主要是基础理论知识,只有熟练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在实验带教过程中灵活运用,充分理解实验原理,解释实验结果。血型血清学实验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主要是免疫学基础知识、血型理论和主要血型系统。

(1)输血相关免疫学基础。了解血液免疫学基础知识,能较好地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

(2)AB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和其它主要血型系统。熟悉血型理论和主要血型系统,才能针对检测目的设计相应的实验,选择需要的试剂和仪器。

(3)血型血清学检测理论。提前熟悉各项实验标准操作规程,熟悉血型血清学检测原理和步骤也是必要的,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进入带教实习。

2.2带教部分

带教部分共20项内容:

(1)ABO血型鉴定(平板法、试管法、卡式法)。

(2)Rh血型鉴定(平板法、试管法、卡式法)。

(3)交叉配血试验(盐水介质法、凝聚胺介质法、抗人球介质试管法及卡式法)。

(4)不规则抗体筛检(盐水介质法、凝聚胺介质法、抗人球介质试管法及卡式法)。

(5)不规则抗体鉴定。

(6)抗人球蛋白试验(DAT、IAT)。

(7)血型抗体效价测定。

(8)吸收放散试验(冷吸收、热放散、酸放散)。

(9)疑难ABO血型鉴定。

(10)疑难Rh血型鉴定(WeakD)。

(11)新生儿溶血病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测、新生儿溶血病血型血清学检测。

(12)血液标本接收与处理。

(13)血液制剂的接收、处理、入库、出库。

(14)临床合理用血。

(15)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程序。

(16)输血不良反应实验室处理。

(17)临床用血质量控制。

(18)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

(19)临床用血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输血科部分。

(20)输血科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3实习带教内容

带教20项内容可分7大类。

(1)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最基本的血型血清学实验是输血科主要的日常工作。掌握常见几种血型的各种鉴定方法,熟练不同介质的交叉配血实验。

(2)疑难血型鉴定和疑难交叉配血。临床工作具有不确定性,由于受到患者年龄、免疫、疾病、药物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个别患者会出现血型鉴定和或交叉配血困难的问题。学生应熟悉常见疑难血型和疑难交叉配血现象,掌握正确的鉴别和处理技术,确保输血安全。

(3)抗体筛查与抗体鉴定。不规则抗体的出现,会影响到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造成疑难血型鉴定和疑难交叉配血情况。不规则抗体检出率文献报道0.2%~2%[2],属于比较常见,交叉配血困难时,需进行抗体鉴定,选择相应抗原阴性的血液供应,学生应掌握基本方法。

(4)临床合理用血与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临床输血治疗中存在很多不合理用血情况,调查研究报告显示[3],医院等级越低,不合理用血比率越高;各种血液成分中以血浆不合理用血比率最高,甚至高达70%以上。学生应了解合理用血的重要性,掌握《输血技术规范》中内外科输血适应证的界定。熟悉特殊情况紧急抢救的输血程序,掌握输血相容性输注的原则。

(5)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文献报道[4],目前国内总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8%,其中最常见输血不良反应有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有溶血性输血反应、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等,可造成患者死亡。临床科室有输血不良反应报告时,学生应掌握实验室的处理程序和检测内容,及时反馈临床,抢救患者生命。

(6)新生儿溶血病相关检测。国内ABO-HDN的发病率为每140个新生儿中约有l个[5],Rh-HDN的发病率较低但更严重。重度HDN,可致新生儿核黄胆,严重损伤中枢神经系统,甚至造成新生儿死亡。学生应掌握相应检测技术,积极宣传新生儿溶血病产前筛查的必要性。

(7)输血科实验室质量控制。广义上,输血科实验室质量控制包括覆盖临床用血全过程每一个要素的质量控制,狭义上,输血科实验室质量控制主要指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做好质量控制,才能保障输血安全。学生应该领会质量控制的要点,掌握质量控制的方法。综上所述,输血科实习时间有限,设计好的实习带教课程,会让实习学生的实习过程充实而不紧张,充分感受到输血医学的意义所在,培养对输血医学专业的兴趣和热情,愿意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疗工作者。

参考文献

[1]王文献,高加蓉,邹利光,等.临床实习在医科生教育中的重要性[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1):1398-1400.

[2]葛云萍,于冠秀,李晓雪,等.反复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1):1207-1208.

[3]刘慧南,林振平,胡文静,等.我国临床合理用血的状况及管理措施探讨[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5,28(2):138-140.

[4]滕方,张燕,孙桂香,等.我国三甲医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5,15(3):282-289.

[5]叶应抚,王毓三,申子瑜,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66.

输血医学范文第6篇

输血医学是近几十年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它涉及免疫学、遗传学、生理学、生物物理、血液检验、血液管理、单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等多个科学领域,随着相关医学学科的发展,输血医学也迅猛发展,在发展的同时也给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院从1992年开始一直承担检验医学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带教工作,经过10余年的实践,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方法,现介绍如下。

1 方法与经验

1.1 明确教学任务和要求: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并对来科室实习的学生做出明确的规定,确定实习后学生应达到的目标:(1)掌握输血科常规技术操作,输血医学是一门十分严谨的学科,在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反复实践,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对技术操作做出严格的要求,务必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三查七对,在鉴定血型及交叉配血中坚持做到三查七对是保证临床安全输血的第一步,坚决杜绝粗心,麻痹大意,不仅要强调老师的责任心,也要求学生严守操作规程,带教老师做到放手不放眼。二是坚持做到严守实验室规范,血液是各种传染性疾病的载体之一,尤其是肝炎及全球性疾病――艾滋病经输血感染的日益增多,必须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地进行四项检查,使血液更具安全性[1]。在进行血液采集和血液血清学检查时,务必严守实验室规范,这里强调一个自我保护的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养成戴手套和勤洗手的好习惯。三是坚持工作中的重复性,在进行血型鉴定时,一定要做到重复鉴定,对患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2)掌握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成分输血具有制品浓度和纯度高、疗效好、不良反应小、节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在临床上,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输注相应的血液成份。要求学生掌握成分输血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和适应证,及血液成分保存的相关知识。(3)掌握血液的采集、保存和运输,白细胞过滤和辐照血的应用,以及血液血清学检查。了解白细胞过滤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去除血液及其制剂中的白细胞可以有效地减低免疫抑制效应以及传播病毒的危险。要求学生在日常工作中注重无菌观念,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做到安全输血。(4)了解输血医学发展的新方向,了解干细胞的应用前景、自体输血、亲属献血、器官移植术中的输血,由于输血易造成某些疾病的传播,因此,在临床中提倡自体血回输,或是预约手术的术前储血,这些都是今后临床输血的新方向。

1.2 理论和操作的互动:在带教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带教老师在进行技术操作的同时,应该首先要求学生复习相关的理论知识,鼓励学生多提问,形成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阶段性的实习任务结束时,应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开展多媒体课堂,形象系统的讲解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吸收和消化课堂上枯燥和单调的理论知识。

1.3 教学过程的评价:在带教过程中进行阶段性的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总结,这一点非常重要,尤其是教学医院,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就是对日常工作的总结和鉴定。这一部分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通过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观察和听取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意见,带教老师可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对每一位学生做出总结性评价,即学生在实习期间是否达到预定目标,能否掌握各项常规操作,了解输血的新方向,是学生是否顺利完成实习任务的标尺。

2 体会

2.1 进修与实习学生特点:实习进修学生对输血医学有一定兴趣,相当多的进修生积累了许多输血实践经验,迫切需要提高理论水平,增加新的认识。部分实习学生动手能力强,掌握基本技能快,但他们也承认对输血医学了解有限,对输血的认识过于简单,没有认识到输血医学的重要性。

2.2 实习与进修学生带教体会

2.2.1 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教学双方相互提出问题的方式,模拟输血实践的难点和热点,通过联系理论与实际,避免枯燥的讲解,可达到培养兴趣的目的。

2.2.2 交流:生命科学近年来交叉融合的趋势加剧,输血医学也不例外。输血医学如今已和很多学科交叉,单纯依靠单一科室的教学力量难以满足教学需要,应采取向实习、进修人员推荐相关书目、网站的方式,鼓励根据需要学习交叉学科知识。此外,采取请本学科和相关学科一些知名教授来我科作新进展、新业务的报告或演讲,促进交流,为多学科交叉融合条件下输血医学教学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办法[2]。

2.2.3 输血安全教育:输血安全是世界和我国关注的焦点之一,灌输安全输血理念是输血医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如果在教学中结合输血科的特点,经常性地设定某些关键环节强化输血安全,反复举例讲解不安全输血给伤病员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发生的医疗纠纷,就能加深实习学生、进修人员对输血安全的认识,基本达到了安全输血教育的目的。根据重庆市的临床输血工作现状,加强对教学对象进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培训,以确保临床安全输血及新技术的开展。

教学医院在实施临床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学术和理论水平,还可以完善自身的行政管理,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学生和老师都是这一过程的收益者,学生掌握了新方法和新知识,强化了在课堂上的理论学习,获得在今后工作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促使带教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掌握新的理论,新的技能,了解更多的输血信息,完善理论与技术操作中的不足,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提高,在带教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

参考文献:

[1] 蒋就喜,徐镛男,杨 刚.提高传染病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J].广西高教研究,2001,1:56.

[2] 胡兴斌,穆士杰,张献清.我国输血医学教育现状与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6):584.

输血医学范文第7篇

到我科实习的学生主要来自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只接受了少量的有关血型、交叉配血等输血相关的学习,对输血内容比较生疏。输血基础知识对医学检验的学生来说相对较薄弱,但又是非常重要的,是必须掌握的内容。科室应组织学生进行集中授课,进一步加强和拓宽专业理论知识。然而,光有理论知识还不能完全适应临床工作需要,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刚开始时由老师带着操作,边操作边讲解,使学生有一个初步认识并从中了解技术知识和方法;然后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老师在旁边指导技术操作,发现问题立即指正,既能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又能回顾理论知识掌握技术知识。学生在输血科实习阶段,工作主动,刻苦钻研,充分利用实习时间,学到更多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

2重视质量管理和医疗安全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必须对实验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以确保实验质量,而实验质量关系着医疗安全。输血科的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都是直接服务于临床,每一袋血都是输到患者的体内,其中的每一个步骤的细小差错,有可能引发医疗事故,对患者都是生死攸关。对于在输血科的实习生应严格要求,掌握全面质量控制和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从入科开始就要让学生了解质量管理程序,树立医疗安全意识,切身体会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安全教育,对学生进行输血科的规章制度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相关条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工作责任心。

3加强带教管理

带教工作的好坏与带教教师的素质密切相关,要提高带教质量首先提高带教教师的素质。带教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医德医风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在实验室中进行指导,及时指出操作中的错误并随时答疑。这要求带教老师理论基础扎实,技术操作规范,对学生严格要求和管理。带教管理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所以在实习带教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加强带教质量和师资管理。

总之,输血科实习是检验专业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虽然只有短短几周的时间,但弥补了在学校所学之不足,不仅了解了基本操作技能,并且了解更多的输血信息,同时也是提高带教者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有效途径,更好地推动输血医学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输血医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输血方向 输血技术 医学检验技术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9(a)—0020—01

当代社会和医学界对输血安全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对输血医学教育却并没给予相应的重视。输血安全和输血医学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发达国家30年前逐渐认识到了这一点,开始将输血医学教育纳入了正规的医学教育轨道,为安全输血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国输血医学教育的起步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我国输血医学教育现在总体趋势是处于起步并开始发展阶段,但和当代医学整体进展潮流仍有一定差距。现今输血医学明显地演变为多学科交叉,单凭既往的模式和经验而不更新教育观念和体制,必然会在新一轮挑战中更落后于发达国家,无法满足输血安全的需要。

1、血站输血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现状

自卫生部2005年《血站管理办法》实施血站上岗职业资格考试以来,各级血站工作队伍的学历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血站执业人员的职业准入制度进一步规范,专业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是,通过中国输血协会对其单位会员血站人才状况的统计资料了解到:近二十年中,具有大学本科和大专学历的工作人员比例虽已提高三十个百分点,但是具有中专学历的工作人员和无学历的工作人员比例仍分别超过十个百分点。

我国输血技术专业从业人员队伍的现状是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数量少、总体学历层次不高,针对性培养和使用的专职化程度不够,这在中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尤为显著。因此,要把血站人才队伍建设成为道德高尚、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卫生人才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阵地的高职(专科)院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我国输血医学教育现状

现今,我国医学院校长期未能形成系统的输血医学教育体系,输血医学教育实践滞后,给临床用血带来了很大影响。2011年全国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院校共1228所,有30所学校开设医学检验专业,设置输血方向的更是屈指可数,并且只有少数本科院校独立临床输血专业,或在临床专业与检验专业下开设输血方向。关于输血医学的实践课程大都由内科、外科教研室实施,输血科或血液中心极少参与临床输血实践教学工作。因此,从事输血工作的人员从业前大都未接受专业的学历教育,中途改行的占绝大多数,输血医学知识和技能皆由后天临床实践获得。

随着时展和医疗技术进步,如何降低不合理临床用血比例,如何大规模推广科学的成份输血,如何使有限血液资源合理利用,如何减少某些经输血传播的疾病发病率,如何有效缓解输血相关医患矛盾……临床对输血技术从业员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我国输血技术从业人员来源局限,知识面不够开阔,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不多,不能完全胜任当代输血医学实践的需要,这也正是多年来输血医学教育落后的直接或间接结果。

3、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增设输血方向教学的必要性

3.1 输血安全保障

临床输血早已告别血管对血管的原始输血时代,在现代输血实践中,血液从献血者血管流出到进人受血者血管的过程,需要经历血液采集、血液检测、血液成分制备、血型与配血、临床输血等多个技术环节。当今世界艾滋病流行、新的传染性病原体不断出现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安全,输血安全是很多发达国家早己认识到并引起广泛关注的课题,我国每年仍有因输血感染艾滋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的案例。因此,输血人员的职业化是保障输血工作的安全保障。只有在医学教育领域加大了输血医学的重视程度,在医学院校开设了相关的课程,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来研究和试图保障血液安全,从专业人员培养到采用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等措施提高血液的质量,才能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3.2 人才需求保障

“十二五”期间我省年临床用血需求仍将维持10%~15%的增长速度。今后除了将加大无偿献血志愿者招募力度,建立健全固定献血者队伍外,还要逐步实现由流动献血向固定献血,由随机献血向预约献血,由街头动员向社区、学校、企业、农村动员的稳步转移。各级血站已经纷纷通过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提高输血科人员整体质量进行人才储备。社会在加大对具有输血技能人才的需求的同时,对教育机构的输血人才输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输血相关课程教授学时大多仅有16学时,并且有部分院校不单独开设输血课程,仅在《临床基础检验》课程中设置6~8个学时,且内容局限于血型与输血,这与临床输血安全和国内外输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相适应。

输血医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安全输血;医学检验;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457.1+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111-01

随着当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对安全输血问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输血作为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手段,在临床医学治疗中起着重要性,而输血也可能引发相关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因而安全输血工作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为了保证血液的质量,确保临床用血安全,避免输血问题引起的医疗纠纷,提高健全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显得至关重要,检验质量直接影响着临床医疗的整体水平。

1 保证基础质量管理工作

1.1 强化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进行相关的质量教育,增强全科人员对安全输血问题的相关认识,正确认识检验质量在切断传播源中的关键作用和影响,正确认识检验科在保证血制品安全中的关键地位,是每个员工正确清楚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提高其质量意识。

1.2 完善医院安全输血问题的管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以及质量管理委员会,主要由院长、各科室主任等组成,另设质控小组,设置专职质控人员以及监督人员,定期进行质量检测和监控,包括对工作环境、仪器设备、采供血技术、感染监控等方面进行检测,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评价分析,提出意见措施。[2]

1.3 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考勤制度、各室质量检控制度、仪器管理制度等,完善衔接各种制度,保证检验控制工作的实行,并在实践中不断改善。

1.4 加强人事管理,不断提高各科室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专业人士的技术培训,强化其基础知识、相关理论及技能,并且做出定期考核。多参加相关学术交流及相关讲座,学习别人成功经验,了解最新知识技能,以保证输血中各种安全监测的准确性。对本科室人员进行医德医风教育,树立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保证安全输血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要将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加强一起的维修和保养,充分发挥仪器的使用率,是保证检验工作质量的前提和基础。[3]

1.5 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有效保证各环节的安全进程,从实验室到人员着装,以及血液的采集和运输工作,到标本的存放,最后是处理废弃物,做到按标准操作、记录、监控、审核。检验人员的岗位固定,禁止频繁交换,这样会影响实验工作的质量。

2 重视血液检测环节的质量控制

2.1 制定每个项目检测的标准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各种检验以及实验技术操作的程序步骤,这是检验质量控制的关键。操作技术要标准化、规范化,在全部检测工作中所有员工必须遵守,这样有利于保证各类检测的质量,对于制定的标准操作规程,要求操作者必须理解熟知,结果的检测要仔细审核。[4]

2.2 试用合格的血液试剂,做好质量监控管理,观察每盒试剂的防伪标签,选用正规厂商生产的质控血清以及检测试剂,在使用时要仔细核对每一实际的厂家、许可证、有效期、生产批号等,辨明真伪,均在有效期内使用,注意其保存的温度,并且要做好每种试剂的质控比对。要加强相关仪器设备的维护,提高其使用率,降低检测成本。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要定时的校正计量仪器,后勤卫生院要认真清洗实验器材,杜绝因为检验仪器等因素造成实验误差,减少假阳性结果。[5]

2.3 建立设备管理制度,为提高医疗检验质量,要注意仪器设备的改进,为满足临床诊治、检测监控,可引进一些自动化设备,实现检测的自动化,避免浪费试剂,缩短检测时间,提高输血安全水平,为临床专业及自身发展提供了条件,有利于提高检测质量。

重视血液检测中的原始记录,这是对整个质量检测控制的客观依据。如遇到因输血问题而出现的医疗纠纷时,相关的原始记录就显得尤为重要,各项血液原始记录是有关质量记录的重要组成,是对整个检测过程的再现。[6]

2.4 必须重视室内质控、室间质评,结合实验室的相关测定方法,绘制相关室内质控图,观察实验结果的变化,及时找出原因并马上纠正,在室内指控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室间质评活动,评定实验室工作质量,是一切质量工作的基础,是可靠实验结果的保证。

3 废弃物的相关处理

安全处理废弃物,能尽量避免医务工作者和广大群众受到医源性感染,安全处理废弃物同时也是实验质量检控的重要部分,在安全处理废弃物是要进行相关记录,避免医源性污染。[7]

4 医院做好防控工作

医院定期进行消毒工作,防止发生血液的污染,并且定期进行感染监测。

总之,做好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可提高输血的安全性,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进步发展,要想提高安全输血的临床检验质量,必须加快落实质量控制错值得实施。

参考文献

[1] 龚见习.谈谈如何提高医学检验质量[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09(7):74-75

[2] 朱林,黄江华.浅谈几个因素对提高医学检验质量的重要性[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44):387-388

[3] 田红娟.发展循证检验医学提高医学检验质量[J].医疗装备,2006,19(9):35-36

[4] 张丽君,方宁.试谈影响医学检验质量的几个因素[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02(35):240

[5] 黄金,梁庆华.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08(10):1264-1265

[6] 路萍.如何提高医学检验质量[J].中外医疗,2009,28(19):183-183

输血医学范文第10篇

血浆多用于补充血浆蛋白、凝血因子和扩容,以纠正机体凝血功能障碍为主,对休克、免疫、解毒、止血、烧伤、低蛋白血症等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2],其临床适应症较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1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类病症

肝病患者常因凝血系统和纤融系统的异常以及血小板功能下降而造成凝血异常,因而对于即将进行侵入性操作或者手术的出血患者,如PT值明显延长则就进行血浆输血。因心血管疾病、肝脏移植等手术而造成较大创伤出血过多、甚至出现休克的患者,需要大量地补充血浆。另外DIC的个体化治疗也需要血浆的注入补充。

1.2先天性单个凝血因子缺乏性疾病

该类患者于出血、手术及侵入性操作时需要及时补充凝血因子类制剂,因血浆内几乎含有所有种类的凝血因子,故临床应用于该类疾病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但是,血浆内的凝血因子量低于凝血因子制剂,如临床大量输注可能造成患者心肺的负担加重,因此多在无法获得凝血因子浓缩物的前提下再使用血浆输注。

1.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据报道,血浆置换能够使70%-85%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症状获得缓解,使其死亡率下降到10%-20%[3]。

2.急诊输血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2.1发热反应是最常见的输血反应之一。

主要特征为输血后15min至1h内出现寒战,继则高热,体温可高达38-41℃,有些患者伴有恶心、呕吐、皮肤潮红,但血压无明显变化。反应持续15-60min,然后逐渐好转,数小时后完全消退。在昏迷及全身麻醉下,发热反应常不显著。出现此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观察,并予保暖、抗组胺药物等对症处理,高热时应予物理降温。为预防此反应,若时间与条件许可,应尽量用浓集红细胞加白细胞过滤器,甚至洗涤红细胞。

2.2过敏反应症状以荨麻疹、眼面部血管神经性水肿为特征的称过敏反应,严重时可有皮肤潮红、广泛皮疹,甚至会厌水肿、支气管痉挛及过敏性休克。

表现为荨麻疹者可单用抗组胺药物治疗;遇中、重度者则应加用肾上腺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用升血压药及镇静约等抗休克;有会厌水肿者应作气管切开以防窒息。过敏反应主要是由血浆中存在抗IRA抗休所致。若能事先了解患者输血史,除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外,应避免使用血浆,改用血浆代用品。

2.3输血性溶血反应发生此种反应大多系ABO血型不合输血所致,其次为Rh系统血型及ABO系统以外血型不合输血,亦有部分为输入质量不高之同型血,或血中加入高渗或低渗溶液等引起。

若是妇女要了解妊娠史。如患者有过溶血性输血反应史,而目前又非输血不可,应仔细检查核对受血人血型,检查的血型系统越全面越好。另外还应检查受血者血清中有无本身所缺乏的血型抗原的相应抗体。若情况紧急,不允许等待时,可输用O型浓集红细胞。

2.4输入细菌污染血的反应临床表现取决于细菌、毒素种类和进人人体的数量。

上一篇:口腔癌范文 下一篇:产业链发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