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产妇产后出血原因及治疗预防对策

时间:2022-03-19 02:17:49

摘要:本文根据孕妇产后出血原因及预防治疗对策,阐释了产后出血含义;分析了产后出血原因;论述了治疗产妇产后出血措施及其预防方法。

关键词:产后出血;因素;治疗;措施

1 产后出血的概念

产后出血指的是分娩后24h内产妇的出血量≥500ml。主要是因为失血过多而产生休克。临床表现为:主要是低血容量造成血压降低,出现脸色苍白、头晕目眩现象,伴有肢体畏寒畏冷、脉博纤弱。也有表现出异常状况的,意识反应模糊、心悸心慌、而且尿量也下降。有关研究资料表明,80%以上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h内。产后发生出血是临床产科经常出现并发症,如果不迅速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止血,则会严重影响患者身体,极易造成产妇死亡;因此,在产妇分娩后2h内,应对其进行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以便观察孕妇产后发生出血的情况。

2 引起孕妇产后出血的原因

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或裂开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是产后出血的主要致病因子[2];同时精神因素、高龄初产、蜕膜残留以及膀胱充盈等也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对于某些妊娠合并症等也有可能导致产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本试验中因为胎盘剥离不全而引起的产后出血占8%,因为多次人工流产胎盘粘连而诱导的产后出血高达24%,因此临床医师应多加重此类产后出血的诱导因素。

2.1出现宫缩乏力状况,是产后出血比较常见的现象 主要因素是子宫肌肉纤维伸展过度,严重影响肌纤维的回缩,也是产生宫缩乏力原因,造成这些情况的因素也与孕妇产程的延长、子痫前期、妊娠期所患糖尿病症、绒毛膜羊膜炎、胎儿巨大、多胎妊娠、贫血及羊水过多等。

2.2胎盘发生滞留是产妇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 胎儿获得完全娩出,此时子宫严重降低了收缩力度,剥离出来的胎盘还没有来得及娩出并暂时出现滞留,出现出血状况。

2.3产道出现损伤 每当子宫腔全部排空,宫缩呈现出良好状态,阴道还在有血液流出,颜色呈鲜红状。此时对产道实施检查,就会发现其受损伤现状。

2.4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 血中无凝血块。

3 治疗产妇产后出血措施及其预防方法

产后出血的原因是复杂的,诸如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或裂开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是产后出血的主要致病因子;同时精神因素、高龄初产、蜕膜残留以及膀胱充盈等也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对于某些妊娠合并症等也有可能导致产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本试验中因为胎盘剥离不全而引起的产后出血占8%,因为多次人工流产胎盘粘连而诱导的产后出血高达24%,因此临床医师应多加重此类产后出血的诱导因素。

3.1 产后出血的治疗 产后出血一旦发生,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治疗原则为依据出血诱因,首先止血,然后补充血容量,保证供血充足,同时做好感染防治。对于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最佳的治疗方法为加强宫缩,腹部按摩子宫促使子宫收缩是最简单有效的送还和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方法。对于因胎盘因素所导致的产后出血,应以尽快徒手剥离胎盘为主要治疗措施。

3.2 预防产后出血的有关事宜 孕妇产后正气的虚弱,这个阶段最容易外邪入侵而形成瘀阻,就是常说的产后多虚多瘀。因寒而形成瘀血,故产后保暖应放在首位,就不会出现寒风侵袭虚弱的身体,谨防生冷食物的摄入,严防寒邪侵入肌体。产妇在身体恢复正常的状况下,不必躺在床上,一定要下床进行适量的活动,可以慢慢的增加活动范围和活动量,通过活动,可以排出恶露瘀血,子宫可以恢复如初。为了加强全身锻炼,做产后保健体操,让身体尽早得到恢复。

3.3子宫收缩乏力的治疗 治疗宫缩乏力,可以实施刺激,另外强化子宫收缩的措施。施行按摩子宫手法,直接按摩剖宫产的产妇,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就得通过腹壁来施行按摩子宫,再者,也可以经阴道双手压迫按摩子宫。还可以选择刺激子宫收缩的药物,使用缩宫素,肌注10~20u;也可以放置内,以及舌下含化200ug米索前列醇,如不能产生较好的效果,可以灵活机动的依次采用凝血酶纱条填塞宫腔法、结扎子宫和盆腔血管法 [1]。

3.4软产道损伤处理 协助医生查找裂伤,及时缝合止血。

3.5胎盘因素的处理 胎儿产出后的15~30min内,当阴道的活动性出血大于200ml或者是胎盘未显示出剥离的状况,应该实施催产素静滴的方法,这样可以起到收缩子宫的效果。若胎盘仍然处于不能剥离状态,那就要的及时对会阴进行消毒处理,等到膀胱排空后,再施行徒手胎盘剥离术。有的产妇子宫颈内口发生痉挛性收缩,可采取0.5~1.0mg的阿托品宫颈注射措施,让子宫颈得到松弛,胎盘的娩出是比较顺利的。如果局部胎盘小叶出现残留的产妇,服用米非司酮,另用中药治疗1~2个月。如果植入面积较大而且出现出血现象,实在难以控制者就可以实施次全子宫切除[2]。

3.6预防措施 早日发现并且诊断和治疗妇女孕期有可能出现的合并症,如肝脏上出现的病症以及妊高征等。如果产妇产后潜在高危出血因素,唯一的措施是在孕妇待产期实施严密注视,高度观察产程的进展情况。缩宫素能刺激子宫,时子宫产生收缩效果,利用生理盐水的膨胀功能剥离,在45min内胎盘能够很顺娩出,使子宫的出血在量有效降低,对胎盘滞留引起的PPH有预防作用。剖宫产后患者发生出血率较高。预防产后出血,关键就是预防产妇产后2h内的出血现象,将产妇留在观察室,协助并指导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严格注意产妇生命体征、以及阴道流血、宫缩等情况。对产妇进行相关健康知识的辅导,对产后出血做好检测、急救、预防等措施,是提高孕产妇存活率的关键[3]。

产后出血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抢救首先应做好产前产时的监测。及时发现易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时予以恰当的预防治疗,对减少产后出血有很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菊.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J] 《医学信息》,2014年 15期

[2] 柴顺梅.亚高原地区血红蛋白调查分析 《医学理论与实践》[J],2013年18期

[3] 周中.120例产后出血原因分析 《医学信息》[J],2014年20期

上一篇:水样中氨氮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下一篇: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