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景结情

时间:2022-03-19 12:42:03

教学目标:一.掌握“以景结情”概念的内涵。二.准确判断诗歌是否使用了“以景结情”手法,并学会分析这种手法对于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一.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讲解“以景结情”概念的内涵,并让学生在反复训练中准确掌握。二.学生能分析“以景结情”手法对作者表达情感的作用及在诗歌中产生的艺术效果。

课时安排:1个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好,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喜欢吃零食吗?很多人会说喜欢,也有人会说不怎么吃,但突然有一个同学说,我很迷茫。同学们对他的回答或许也会迷茫,因为大家不知道他是否喜欢吃零食。但这样的回答却给人一种虚虚实实的感觉,不直接回答你的问题,却又有些意思。诗歌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呢?我们一起看一首“断臂诗”,其实是一首被老师有意空出句子的诗,大家试着来填填空。

PPT显示王勃的《滕王阁诗》

或许让同学们直接填空,恐怕有些困难,你把诗人可能填写的诗句大意说一下就可以了。

[明确]:槛外长江空自流。有同学可能会问,为什么作者不回答滕王到底去了哪里呢,我想答案大家肯定知道,滕王早已驾鹤西归了,那么我们试着比较一下,写景与直叙滕王已不在哪个更好呢?

[明确]:有时写景胜于直接叙事,直接叙事未免过于直露,不能给人带来深远的思考。而写景既可丰富表达方式,又能改变抒情形式,写景其实是一种间接抒情,往往会用到衬托或烘托手法。

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种写景手法,它的学名叫“以景结情”,具体内容如下:

[PPT显示]:以景结情,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它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同学们先把这个概念齐读两遍,然后思考并体会,呈现两首诗,大家判断一下哪首使用了“以景结情”这种手法。

PPT显示(明)杜庠的《赤壁》和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明确]

第一首使用了“以景结情”的手法。

那么,请同学们先理顺诗歌大意,然后简单说明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明确]

诗的首联写曹操大军东下,本是雄图大志,欲一统天下,但一个“本”字也暗示了骄兵必败,千里长江最终阻止了曹操的船队。颔联写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尽管对汉朝忠心耿耿,但已无力回天,与之相对照的曹操眼中已没有了吴,盲目自大最终导致他兵败赤壁,失去了统一天下的绝好机会。颈联中写到了兵败赤壁的场景,笔墨突然一转,到了七八百年后的明朝,一切都化成了梦幻,作者夜里划船来到这里,只能听到凄楚的箫声,三国时的纷飞战火早已不在,不堪回首,现在这里已是荒芜一片。

同学们试想一下,作者为什么不在最后对三国英雄及明朝进行一个评论,而是选择写荒芜的赤壁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明确]:描写风景,不使用议论,是让表达方式更加丰富,还能给人一种虚虚实实的感觉,具有丰富的余韵与空间美,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此外,描写荒芜的赤壁,会给人强烈的视觉刺激,与三国时纷飞的战火场面形成强烈的反差,给人的思想带来一种强烈的冲击。

下面我们再来欣赏孟浩然《早寒有怀》,体验“以景结情”这种手法的妙处。

PPT显示孟浩然的《早寒有怀》,请同学们先理顺文本的大意,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明确]

这是一首诗人漫游于长江下游时的作品,正值秋天,江面上十分寒冷,独自漂泊的生涯让他十分思念家乡,他当时奔走于长江下游各地,既做隐士,又想要求官;既羡慕田园生活,又想在政治上有所抱负,所以他当时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颈联,诗人交代了自己遥望着天际的归帆,想要归乡。尾联用了《论语・微子》中的典故,孟浩然不断地为了生活而奔走,与孔子十分相似,又想到自己的前途十分渺茫,所以他用最后一句诗来烘托自己迷茫的心情。

请同学们看最后一句诗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场景,景物描写是如何巧妙地与作者的情感融合在一处的呢?

[明确]

时间是“夕”也就是黄昏时分,“漫漫无边”修饰的是江水,因为首联写的是北风江上寒。平海,就是与海相平,江水滔滔,给人一种浩荡无垠之感,没有边际,给一个漂泊之人带来一种没有彼岸的感觉,他自然会感到迷茫。这样的景触动了作者的神经,巧妙地与作者的思归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绪融合到了一处。

师:“以景结情”手法是情与景交融手法中的一种,也是抒情手法中的间接抒情,使用了烘托或衬托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它具有很多种艺术效果,如虚实对照、空白、动静对比等。因为时间以及同学们的接受程度,我们不再进行深入挖掘,希望同学们不仅可以在诗歌鉴赏中了解这种手法,还能将它用于文学创作中去,广泛运用它,并熟悉它。

课后作业

熟记“以景结情”的概念,并试着去翻阅古诗选集,看可否能发现哪些诗用了这种手法,并结合诗的思想感情,体会这种手法的艺术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

上一篇:充分用活课程资源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下一篇:寻觅阅读的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