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阅读的津梁

时间:2022-07-22 01:56:05

寻觅阅读的津梁

内容摘要:新课程强调将课堂还给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将阅读的自交还给学生。文本细读作为一种作品研究方法,让其走进语文教学课堂,为语文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将“语文味”还给语文课堂。

关健词:文本细读 阅读教学 新课程

文本细读的概念肇始于欧美的新批评理论,指的是以文本为中心的形式主义批评。在文学批评的语境中,文本细读作为一种作品的研究方法,目的是为文学批评服务。在语文教学之下,文本细读是针对“教材教法”而提出的,是以阅读教学为对象,它指的是详尽的分析文本中的语言和结构要素。

一.当下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参考答案的框架。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阅读题已经给出了一个所谓的“参考答案”,而我们常常会以“参考答案”为纲,一个劲儿地将学生的思维牵扯到参考答案上来,却完全忽略了学生的思维,有的时候,学生的答案甚至比所谓的“参考答案”还要完整甚至深刻。长此以往,所有的语文阅读题所呈现出的答案便成为了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标准化产品,完全被禁锢在参考答案的框架之下,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2.假对话的课堂。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被重视,教师也改变了以往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试图与学生进行对话,然后在此过程中,不少的颗糖果往往呈现出假对话的形式。教师的确是问题提出并且与学生产生了对话,然而在此过程中,学生循着教师的思路去走,试图回答出所谓的参考答案,其中究竟有几分自己的思考我们也是不得而知,同时,教师急于满足已有个别的师生对话或者预期答案,忽视了大部分学生的课堂参与。

3.浮于文本的浅阅读。浅阅读就是架空文本,单凭个人经验和理解对 文本进行单一的解读,由于没有知人论世的精准分析,因此不能深入文本,得出浅显的阅读体验。在课堂上教师以多种方式阅读文本,或是齐读或是男女生分开读或是分角色朗读,在读完之后又缺乏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探究。

二.文本细读策略

1.慢阅读。现代社会中的诸多事物似乎都有一个“快”字为先,“快餐”、“快速公交”……甚至连阅读都渐渐成为一种忙碌的阅读。王崧舟先生指出,“我们的阅读是‘忙读’,急急忙忙地读……因为总是‘忙读’,所以最终只能成为‘盲读’。”这样一种阅读方式直接导致的便是阅读者与文本的分离,导致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并不能够真正地进入文本。因此,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一个沉稳的心态。“慢慢走,欣赏啊”是朱光潜先生的经典美学理念,之于文本阅读,便可以说“慢慢读,欣赏啊”。一颗平静沉稳的心作为前提,不急功近利,这样才能走进文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于陌生的文本,我们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环境让他们自己慢慢地读,细细地品味;在教师的备课过程中亦如是。起初的阅读应该直面文本本身,不借助任何的教参与资料,以一颗沉稳的心面对文本,深入文本。

2.穿梭在多重话语之间。文学文本是作家通过艺术形象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抒感,艺术形象的多面性决定了文学文本拥有多重话语。文学文本的魅力就在于“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个文本不同的读者便有不同的解读。文本细读,如谭雪纯所说,要“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常读常新,挖掘出无数种可能。在阅读教学中,不要将学生限定在“参考答案”的框架之下,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在不同的解读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而这便要归于文本留下的想象空间,孙绍振先生在《名作细读》一书中指出“诗人调动读者的想象来参与,却并不是提供信息的全部,他只提供了最有特点的细部,把其他部分留给读者去想象”。

3.回归生活。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大多数的文学文本都是作家在“历经沧桑”经过了千锤百炼之后所得出的,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阅历与情感体验过少,很难能够与文本产生共鸣。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够做的是“还原”生活,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积累,从课文中读出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或场景,以此真正走进文本。

王崧舟先生指出“细读文本的终极意义就是细读自己”。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建立在文本细读基础之上的语文阅读教学,我们在文本中发现另一个自己,引导学生学生走进文本,走向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王崧舟:《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2015年1月。

2.孙绍振:《名作细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6月。

(作者单位:浙江省青田县中学)

上一篇:浅谈以景结情 下一篇:看女人吃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