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这样写

时间:2022-03-18 10:18:11

人物小传,是记叙文中一种简略记载人物事迹的文章。小传因篇幅所限,一般不能详尽地写出人物的一生,只能选取重要细节来展示他(她)的主要思想性格特征,透视人物的精神世界。

从作文角度来说,通常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材料选择: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比如大家都熟知的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这段“望父买橘”的细节材料,表现出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对父亲由衷的感激、敬仰之情。

二、结构布局:人物小传结构通常采用纵横结构

1.横式并列结构

曾经感动过几代人的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全篇采用横式并列结构,主要选取了志愿军某连战士在松鼓峰战斗中同敌人同归于尽,战士马玉祥从烈火中救出朝鲜儿童,以及战士们在防空洞里边和着雪吃炒面边谈论理想的生动场面,揭示了一个主题,即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2.纵式样层进式结构

这种结构近似于“意识流”,它是通过内心独白式的叙述,将人物及其事迹不经意地娓娓道来,从而收到感染读者的效果。比如下面的例文《他是一部书》,就是采用了这种写法。

三、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

人物小传必须以叙述为主,辅以描写,再借助简练的议论或抒情来点睛。

顺叙、倒叙是记叙文的两种主要叙述方法,二者各有长处。前者是从头到尾记叙,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文章条理清楚;后者是文章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但要使文章跌宕生姿,富有波澜,就离不开插叙和补叙。比如下文张凯杰的《他是一部书》,里面就用到了插叙和补叙,从多方位突出了主人公的性格,丰满了人物形象。

描写,人物小传由于受篇幅的限制,多以白描为主,包含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等等。《他是一部书》在白描运用上处理得很恰当。

至于语言风格,“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个人的语言风格是不一样的,有的长于华丽,有的喜欢平实。鼓励多样化,这里不作赘述。

下面欣赏一篇人物小传例文:

他是一部书

张凯杰

初见这位老师,是在一天中午,零零散散的有几位同学在教室里吃着饭,门外长廊上走来一位老师,他漫无目的地走着,悠闲自在,有时还向四处张望一下。也就是这轻易的一望,却让他无意间瞄到了我们教室黑板上写的几个字,他竟笑着,径直走了进来。他指了指黑板上的一个字,问了前排同学是谁写的,之后他便走上讲台把黑板上的错字给圈了起来并在旁边写下了正确的字形,这之后还颇加解说了一番。这让我大感意外,或许是因为像他这样做的老师实在少吧,我心中顿时充满了好奇和一点钦佩。

从同学口中得知,他就是学校语文组组长。

后来看到他的介绍,对他有了点了解,好奇心反而更强了。终于在前几日,他来我们班代了一周的课。这一周对我来说实在是受益匪浅,对于语文学习也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对于语文教学有了很大的收获。我一直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也一直有意无意地思索在当今高考的重压下,教师应该如何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所以便特别留意他的教学方式。

几天下来,他一直提到一个词:大语文。也一直强调“发散思维”,这不禁让我想起初中的语文老师,她常常提到一句话“语文是生活的外延”,语文和生活,和社会有着极大的关系,单纯的为学生传授课本上的语文知识,不联系社会与生活,是不可取的。课本知识,生活语文,这两者是语文这一学科的两个不同方面,按照他的话来说,一个是小语文,一个是大语文。每堂课鲁老师都坚持先介绍大语文,小语文随后教学思路。

譬如,前几日他为我们推荐了他喜爱的歌手唱的几首歌,还特意在课堂上放了,当歌曲到了高潮,他自己也不禁唱了起来。乍看,和课本无关,和高考更无关。疑惑的不止我一个人,但接下来我便明白了其中的用意。音乐,虽表面上与语文无关,但歌词却写得极好,剔除旋律,单看歌词,可以成诗!再看歌曲的主题,虽然讲述的是忠贞不渝的爱情,却也正如鲁力老师在之后评说的那样,他喜欢这首歌,是因为这个世道如今太过浮躁,很多人,上到成年人,下到学生,他们的爱情观或对或错,结局亦或好或坏,而歌曲中所述的对爱情的坚持,放到今天,也是令人充满了羡慕。由此得出,虽世道浮躁,人心彷徨,但对一份感情仍应坚贞,他更想告诉我们的是要让自己的心静下来,静心做事,仁心为人。

不仅如此,他还为我们分享他的经历,他身边的亲人朋友的事情。在讲述的过程中,他喜用成语,有时还停下来对自己提到的成语、字音进行解说,讲到一个字,一个词,还顺便把与之相关,易混淆的知识提出来。这让我们在无意中获得了很多额外的东西,不知不觉知识就灌输到了脑海中。

最让我敬佩的是他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见解,他认为普通教师只是教书,稍好点的是教学,最高境界是教育。三者有何区别,又有多少人可以区分清楚。他说他坚持的是教育,我们虽笑,但没有异议,他的确是达到了最高境界。能这样评价自己,他绝不是自大,而是自信。自信与自大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你到底有没有料,没料说自己有料叫自大,叫吹,有料称自己有料叫自信,叫实至名归。这种自信在他身上渗透出来,影响着我们台下的每一个人,让大家顿时觉得身板直了很多。一堂课从头到尾,他一直保持着的笑容,他笑得很真实、轻松,我们也沉浸在轻松融洽的教学氛围中。

他说他一直很乐观,所以身体也好,体检检出的心率比年轻人还好。这话不假,真不假,如果你在校园中看到这样一位老师,他穿着朴素,虽然不是很年轻但心却很年轻,脸上带着朴实、轻松的笑容。

如果你要问这位老师是谁,他便是鲁力老师。

如果你愿意,可以上前与他攀谈,在交谈中你定会像我一样受益匪浅,别问我为什么?

因为,他是一部书!

[点评]本文看似平淡,却有很多亮点:一、选材自真实的生活细节,做到了以小见大;二、虽然写琐碎之事,却主次分明,手法多样,点化到位,比如写老师对“教书、教学、教育”的见解这部分,作者将叙事、描写(语言、神态、心理等)、议论(自己的看法感受)融为一体,塑造了一个有立体感的人民教师的形象;三、叙事娓娓道来,自然平实,给人亲切之感;四、设置悬念,所写人物最后才让他出场,正所谓“千呼万唤始出来”,篇末才解开“扣子”。

综上,写人物小传,其实可以看作是人物小品文,以客观事实为前提,抒发作者对主人公的主观感受。在写法技巧上,积极调动上述几点,那么,塑造的人物,基本上就丰满了。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大望学校]

上一篇:创新革命不含糊宝安区在全国首创工业控制线 下一篇:降低企业社保缴费比例助推实体经济企业成本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