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模仿与道德教育

时间:2022-03-18 09:11:36

论道德模仿与道德教育

摘要:本文对道德模仿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阐明了道德模仿的两阶段说,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道德模仿对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道德模仿 道德动机 道德教育

一、 对道德模仿概念的厘清和界定

(一)何为道德模仿

我在查询道德模仿的相关文献时发现,这方面的文章少之又少,而1991年李建华和胡志武先生的一篇《论道德模仿》的文章中对道德模仿的概念是这样界定的:“道德模仿是一种特殊的道德学习活动,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主体自觉地模拟仿照他人的道德行为,做出与之相同或相似的道德行为的活动过程。”①这一定义主要强调道德模仿是一种主体自发行为,是与道德行为相同或相似的行为,是主体能够自主建构道德形象的行为。我认为上述定义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道德模仿产生的动机。我们在考察一个人的行为的时候,必须要同时考察他的动机、行为本身,以及行为所产生的结果,从动机到行为再到结果,这是一条完整的链条,不容拆分,那些不考虑动机的行为是不完整的行为。

(二)道德模仿的两阶段说

卢梭先生在《爱弥儿》中这样写道:“所有从别人那里模仿来的美德,都是像猴子那样学来的乖,而任何一种良好的行为之所以能够产生良好的道德效果,只是因为你在做的时候就意识到它本来是好的,而不是因为看见别人那样做,你才那样做。”②这里是说真正的道德行为是发自内心的,是因为你发自内心地想去做,而不是因为任何功利的原因从别人那里机械地模仿而来。也许有人会说卢梭的这句话不是完全否定了道德模仿的积极意义吗?恰恰相反,卢梭的这句话不仅没有对道德模仿进行全盘否定,反而给我们提供了一条界定道德模仿这一概念的新路子,即“道德模仿的两阶段说”,道德模仿的两阶段也就是道德模仿的初级阶段和道德模仿的高级阶段。

1.道德模仿的初级阶段

我认为这一阶段的模仿是一种简单机械的模仿,就像卢梭提到的,这一阶段的模仿是“像猴子那样学来的乖”,而且模仿的动机往往是功利性的,往往是为了得到某种奖励而进行的某种道德行为。而真正的道德行为绝不是这种模仿的结果。比如,我帮助别人是因为我觉得帮助别人是对的,有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声音告诉我应该这样做,所以我助人为乐,不含有任何功利主义的目的,这种情况下的道德行为就是道德的。又如,我帮助别人是因为我看到有人因为帮助别人获得了赞美,而我的内心急切地想要得到这种赞美,所以我就模仿别人以求也获得这种赞美,那么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下的道德模仿就是简单机械的模仿行为,由这种道德模仿而产生的道德行为并不是完全道德的。由此可见,在道德模仿的初级阶段所激发的道德行为并不是完全道德的,因为这一阶段的模仿往往是简单的、机械的、充满功利主义的。

2.道德模仿的高级阶段

这一阶段的道德模仿已经不仅仅是对被模仿者的外在行为动作进行简单的模仿了,而是能够同被模仿者产生相同的道德心理,并且能够与他们产生道德认同,我认为这种情况下由道德模仿而产生的道德行为就是道德的。因为在这个时候,我们的模仿已不再是简单的、机械的模仿,不再是“像猴子那样学来的乖”,因为它没有任何功利性的目的与动机,唯一的动机就是我们觉得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的。

我们所提到的这两个阶段并不是固定的,也并不是说所有人的道德模仿都必须经历这两个阶段,有些人的道德模仿可能一直停留在初级阶段,而有些人可能没有经过初级阶段就直接到达高级阶段了。要想从初级阶段更好地过渡到高级阶段,我想这就要依靠教育了。

二、道德模仿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我们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有很强的模仿天分,如何有效合理地利用这一天分,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接下来我就道德教育中如何有效利用道德模仿提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我们要重视道德榜样的树立

每一个家长都是孩子模仿的首要对象,所以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都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要言传身教,不仅要为自己的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还要帮助学生学会对道德榜样进行区分和辨别,使学生能够正确选择道德榜样。

(二)我们要关注道德模仿的动机

我们观察一个人的行为往往只看到了行为本身以及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这让我想到了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考查方式,我们总是喜欢采用一张卷子、几道题目来衡量,同时也有一些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打分,比如是不是团结学生、乐于助人等。然而,这样的奖励制度和评分制度,让一些学生为了得到更多的奖励和更高的分数去进行一些所谓的道德行为。这样一来,道德行为就具有了功利性目的,是不合情理的。

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正确地识得学生的行为动机,并且及时矫正他们的行为动机呢?我认为观察法和谈话法是比较好的方法。通过对学生行为的深入观察以及深度的谈话能够很好地了解学生的行为动机。一般情况下,当一个学生看到一个良好的道德行为并想要进行模仿的时候,其动机往往是为了获得某种同等的奖励,这样的动机是带有功利性的,其模仿也是简单机械地进行复制,这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道德模仿的初级阶段。在学生到达了这个阶段以后,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要使他们意识到道德行为本来就是好的,这种行为是我们应该做的,而不应该是为了得到外在的赞美和奖励才去做的,慢慢地引导学生到达道德教育的高级阶段。我相信到了那个时候,我们的学生一定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心中有爱的人。

总之,我认为道德模仿本身对道德教育有很多的影响,其还可能涉及到心理学的一些相关领域,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继续。当然这篇文章还有许多的缺点和不足的地方,留待以后详加指正。

注释:

①李建华,胡志武.论道德模仿 [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5).

②[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上卷)[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上一篇:谈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 下一篇: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