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时间:2022-03-18 12:28:26

我国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之后,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广场舞在农村与城市拥有无数热爱者,成为社会大众普遍喜爱的一种文化形式。广场舞不仅满足了社会大众的精神需求,也增强了他们的身体素质。重视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为文化建设增添动力,有利于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目标。本文对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展开了探讨,以期给大家做参考。

关键词:广场舞;群众文化;类型;建设;作用

0 引言

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让我国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形式不断丰富起来。在文化娱乐生活形式丰富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且喜爱上广场舞。如今,广场舞是一种极具时代性的文化活动,更具有影响力。将广场舞视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不仅是对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需求的满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

1 广场舞是一种艺术形式

参与人数多,舞种丰富是广场舞的重要特征。无论是民族舞还是国际舞,都可以成为广场舞的组成要素。而人们正是通过这种多元性的舞蹈形式,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一般来讲,广场舞可以分为原生态和二次创作广场舞。

原生态广场舞是广场舞的主要组成部分,数量多、种类丰富。与城市相比,农村的广场舞中原生态广场舞的比例较大。蒙古舞种以及新疆舞蹈、东北秧歌都是原生态广场舞的重要形式。这些原生态广场舞活动都是群众自发组织的,特别是在当地特殊节日时,许多群众自发表演,通过广场舞表演丰富自己的生活。原生态广场舞具有较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

二次创作的广场舞是在原生态广场舞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人民群众对原生态舞种进行创新与整合,组成一套套个性化的广场舞。这些广场舞存在时间不长,不仅保留了原生态广场舞的历史特性,更具有现代特点。二次创作广场舞更加贴近当代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是与社会同步发展的艺术形式。虽然广场舞的二次创作并不容易,但在广场舞火热发展的今天,优秀作品并不少见。

2 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显著

在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广场舞得以发展,并越发具有活力,对人民群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广场舞对于群众文化建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广场舞有利于群众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证明了它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广场舞是群众文化的一种形式,不仅丰富了参与者的文化生活形式,也给其他人创造了极好的文化生活氛围。广场舞是自发性的活动,属于人民群众自娱自乐的一种民间艺术。正是因为如此,广场舞并不会受时间、服装以及个人舞蹈水平的限制。只要愿意,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到广场舞活动中,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丰富自己的人际关系。广场舞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也促进了群众文化的发展。

广场舞有利于群众文化的和谐化发展,对建设和谐社会有促进作用。广场舞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了街坊邻里之间的交流与了解。广场舞逐渐成为人民群众融入实际生活中的一种方式。广场舞在服务于社会大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发展,加大了新型文化形式的推广与传播。广场舞是地方文化的宣传载体,用广场舞对人民群众进行教化,能够促进良好地区形象的建立以及区域文化的形成。

广场舞火热的程度可以当作群众文化建设效果的衡量标准。广场舞越火,当地的群众文化普及程度越高。广场舞具有开放特性,人民群众凭借他们的个人意愿参与到广场舞活动中,这是对群众文化活动的一种创新。广场舞的组织者对广场舞活动进行合理规划,能够促进广场舞活动的优化。广场舞是一种接地气的文化活动,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人们的经济能力并不能支持他们去文化娱乐场所活动,但广场舞则可以为更多人欣赏与参与。人们参与广场舞的热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文化建设成果。如果当地文化馆可以帮助人民群众一起编排广场舞,使其明显的地域性与文化特点,此地的群众文化建设质量必定较高。

广场舞是一种艺术形式,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众审美能力。但凡艺术形式,对于人民群众的审美能力提高都有一定积极作用。广场舞是舞蹈的一种,能够促进人民群众艺术潜能的开发,促进人民群众艺术思想的开放。舞蹈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给人民群众提供了审美的机会,培养了人民群众的艺术修养。虽然普通大众并不能从专业的角度去分析广场舞的艺术性,但对舞蹈动作的研究与修改,都让他们更加热爱广场舞,更想去研究广场舞。人民群众能够从广场舞中得到快乐的体验,并发现广场舞的美。

广场舞具有艺术价值,同样具有运动价值有,可以增强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人民群众在参与广场舞时,不仅获得了情感体验,更增强了身体素质。广场舞是一种运动型的艺术,人们在跳广场舞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舒展自己的筋骨,争抢个人身体素质。广场舞的参与者会越来越多,广场上的舞蹈人群越来越大,不仅老年人跳广场舞,许多年轻人也逐渐成为广场物爱好者。在音乐伴奏下,各类民族舞与地方舞成为广场舞的选择。在用广场舞愉悦自己心情的同时,运动机能也得到发展,使身体素质大幅度提高。

3 结语

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为社会大众提供了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在追求精神文明生活的过程中,社会大众发明了广场舞,并推广开来。广场物是群众文化生活的一种形式,在建设群众文化过程中重视广场舞,能够起到丰富文化建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海英.论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赤子,2014:16.

[2] 俞祝琴.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大众文艺,2014:21.

[3] 邢芳.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4:24.

[4] 陶龙芬.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大众文艺,2015:12.

作者简介:陈玮(1981―),女,甘肃天水人,硕士,天水师范学院体育运动与健康学院讲师,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上一篇:学校组织气氛与教师职业倦怠关系研究 下一篇:深化校企合作的途径和价值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