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组织气氛与教师职业倦怠关系研究

时间:2022-09-04 10:05:52

学校组织气氛与教师职业倦怠关系研究

摘 要:本文就学校组织气氛教师职业倦怠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学校组织气氛中的隔阂和阻碍两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显著正相关,同事情谊、强调成果、以身作则和关怀四因素与其有显著负相关;工作精神因素与教师职业倦怠中的去个性化和低成就感有显著负相关,与情绪衰竭则有显著正相关;疏远因素与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因素有显著正相关;以身作则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有显著预测作用。

关键词:组织气氛 教师 职业倦怠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倦怠是Freudenberger1974年首次提出的,他用这一词汇描述了服务于助人行业的工作者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Christina Maslach定义职业倦怠是一种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去人性化)、个人成就降低的综合征,通常发生在那些需要不断同病人、客户和公众进行高强度接触的职业中。Byme・B・M.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由于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而体验到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我国学者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由于长期工作在压力的情境下,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是一种非正常的行为和心理。有学者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对从教工作缺乏事业的动机和兴趣,勉强维持教学工作,在教师内心产生一种对教书育人的厌烦和心力俱疲的状态,导致教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降低的一种现象。

学校组织气氛是指学校内部环境中,校长与教师行为交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持久的特质,而这种特质为学校成员所知觉,并影响成员的行为,同时亦可透过学校成员的知觉来加以描述和测量。由于它是组织内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组织整体特性,包括各成员的价值观、态度、行为等,无形地影响各成员的行为模式。

为此,本研究着重了解学校组织气氛和教师的职业倦怠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以及学校组织气氛如何影响教师职业倦怠。

二、研究对象、工具及数据处理

本研究在广东地区的职校教师中进行,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8份,总有效率达到94%。测量工具为本土化了的《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和由台湾郑进丁编制的《学校组织气氛调查量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分为七个等级,分三个维度:情绪衰竭(Q1)、去个性化(Q2)、低成就感(Q3)。《学校组织气氛量表》分五个等级,有八个维度:隔阂(F1)、阻碍(F2)、工作精神(F3)、同事情谊(F4)、疏远(F5)、强调成果(F6)、以身作则(F7)、关怀(F8)。数据处理是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

三、结果与讨论

1.不同性别的教师的职业倦怠进行差异比较(表1)

说明教师的不同性别在教师职业倦怠中的去个性化因素上有显著的差异(t=2.077 p=0.039*

2.不同年龄的教师的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表2)

按教师年龄分为1青年(小于30岁)、2中年(30~40岁)、3老年(40岁以上)三阶段,说明教师不同年龄在教师职业倦怠中的低成就感因素上有显著的差异(p=0.034*

3.不同学历的教师的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表3)

把教师按学历分成两组,1为大专以下(包括大专),2为本科以上(包括本科)。说明教师的不同学历在教师职业倦怠中的低成就感因素上有显著的差异(p=.042*

4.学校组织气氛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表4)

隔阂(F1)、阻碍(F2)、工作精神(F3)、同事情谊(F4)、疏远(F5)、强调成果(F6)、以身作则(F7)、关怀(F8)

表明学校组织气氛中的隔阂和阻碍两个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有显著正相关,教师之间的人际交往顺利和工作气氛融洽会降低教师的职业倦怠感,而同事情谊、强调成果、以身作则和关怀四个因素与其有显著负相关,校长的领导方式影响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校长领导有方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关心下属也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工作精神因素与教师职业倦怠中的去个性化和低成就感有显著的负相关,而与情绪衰竭则有显著的正相关,这说明工作热情高涨对情绪有很大的影响,教师有极强的成功信念,能够狂热地投入工作,但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使他们的热情坚持不了多久,使他们感到疲倦,于是在高压力下减少对工作的投入以求得心理的平衡;疏远因素与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因素有显著的正相关,而与低成就感没有多大的相关,学校氛围好,教师集体意识强,上下级关系融洽,意见容易得到沟通,教师能体验到安全感,充满自信和自尊,这有助于缓冲工作中教师的压力,降低倦怠的发生,如果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紧张就会产生无归属感和压抑感从而诱发倦怠。

5.回归分析结果

以组织气氛中的隔阂(x1)、阻碍(x2)、工作精神(x3)、同事情谊(x4)、疏远(x5)、强调成果(x6)、以身作则(x7)和关怀(x8)八个因素为自变量,以教师职业倦怠中的情绪衰竭因素(y)为因变量作回归分析,得出结果R=0.602,R2=0.363, F=10.179,Sig=.000,说明回归非常显著。回归方程为y=0.095X1+0.341X2-0.005X3-0.156X4-0.119X5+0.136X6-0.288X7-0.114X8。其中阻碍和以身作则两个因素对情绪衰竭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以组织气氛中的隔阂(x1)、阻碍(x2)、工作精神(x3)、同事情谊(x4)、疏远(x5)、强调成果(x6)、以身作则(x7)和关怀(x8)八个因素为自变量,以教师职业倦怠中的去个性化因素(y)为因变量作回归分析,得出结果R=0.375,R2=0.141, F=3.014,Sig=.004,说明回归非常显著。回归方程为y=-0.049X1+0.101X2-0.096X3-0.184X4-0.059X5+0.060X6-0.328X7+0.110X8。其中,以身作则因素对去个性化因素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以组织气氛中的隔阂(x1)、阻碍(x2)、工作精神(x3)、同事情谊(x4)、疏远(x5)、强调成果(x6)、以身作则(x7)和关怀(x8)八个因素为自变量,以教师职业倦怠中的低成就感因素(y)为因变量作回归分析,得出结果R=0.401,R2=0.161,经方差分析,F=3.501,Sig=.001,说明回归非常显著。回归方程为y=-0.078X1+0.125X2-0.225X3+0.055X4-0.186X5+0.120X6-0.365X7+0.067X8。其中,以身作则因素对低成就感因素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可见,组织气氛中的以身作则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结果表明,学校组织气氛中的教师的阻碍因素与教师职业倦怠有显著的正相关,说明阻碍越大,教师职业倦怠感越严重,经过回归分析发现,该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有预测作用;而学校组织气氛中的校长以身作则因素与教师职业倦怠有显著的负相关,说明校长的行为能够以身作则能降低教师的倦怠感和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从设计的开放性题目得知,很多教师不满学校领导的行为作风,这可能会严重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团体凝聚力。这充分说明组织气氛对教师的职业倦怠有很大的影响。

6.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问题

笔者从教师职业倦怠问卷中的开放性题目中(你认为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得知,教师的主要问题是待遇低,付出与收获之间得不到平衡,工作压力大;其次是与学生沟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问题;还有大部分女教师都提到很难兼顾和处理好家庭与工作之间的问题。

四、小结

教师的不同性别在教师职业倦怠中的去个性化因素上有显著的差异,男教师在该因素上比女教师平均得分高,而在情绪衰竭和低成就感两个因素上男女教师没有显著差异。

不同年龄教师在教师职业倦怠中的低成就感因素上有显著的差异,青年组教师比中老年组教师在低成就感因素上平均得分高。

教师的不同学历在教师职业倦怠中的情绪衰竭因素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在去个性化因素上有极其显著的差异。

学校组织气氛中的隔阂和阻碍两个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有显著正相关,而同事情谊、强调成果、以身作则和关怀四个因素与其有显著负相关;工作精神因素与教师职业倦怠中的去个性化和低成就感有显著的负相关,而与情绪衰竭则有显著的正相关;疏远因素与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因素有显著的正相关,而与低成就感没有明显相关。

组织气氛中的以身作则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参考文献:

[1]Maslach・C・Schufeli WB,LeiterMP.job burnout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J].Annual 2001:397-422.

[2]Byrne・B・M.Th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Testing for Factorial Validity and Invariance Across Elementary Intermediate and Secondary Teachers[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1993.

[3]胡春梅,姜燕华.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综述[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3).

[4]王立国,高畅.试论学校组织气氛对学校管理效能的影响[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4(4).

[5]吴江霖,戴健林.社会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

上一篇:从《王牌特工》看智能时代的产品设计 下一篇:我国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