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夹心层”住房保障机制研究

时间:2022-03-17 08:20:14

中国城镇“夹心层”住房保障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3-117-01

摘 要 当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以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为主的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体系,但各项政策措施尚未完善,“夹心层”的住房问题尤为突出。本文着重介绍了中国“夹心层”的现状及形成原因,进而对“夹心层”住房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 夹心层 经济适用房 住房保障

一、引言

为适应建立住房新体制的要求,1998年,国务院提出了建立以经济适用房为主,最低收入家庭承租廉租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房,其他较高收入家庭购买或租赁商品住房的以“三条线”为特征的住房供应体系。但是,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并不能完全覆盖所有的中低收入家庭,而实际生活中还存在着“夹心层”阶层,如何解决这个群体住房难的问题就成为构建新型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环节。

二、“夹心层”的界定

本文所指的“夹心层”主要包括两类:第一类“夹心层”是指既不符合廉租房申请条件,又无力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家庭;第二类“夹心层”是指既不符合经济适用房申请条件,又买不起商品房的家庭。“夹心层”涵盖了众多居民群体,从中等收入者到农民工,所占人口比重远大于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

三、中国“夹心层”现状分析

当前,中国的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住房“夹心层”,比如初级公务员、大学毕业生、引进人才等,还有城市原住居民,这主要包括低收入拆迁家庭和“城中村”居民。

另外,中国正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现在全国累计的失地农民可能已达4000万―5000万,并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民工的数量还会大规模增加。并且,农民工的居住条件差,其生活通常游离于城市居民之外,极易产生各类社会问题,因此中国政府急需建立覆盖农民工的住房保障机制。

四、中国“夹心层”形成的原因

中国“夹心层”数量庞大,覆盖广泛,不仅是由于住房保障制度并未将这群人纳入保障范围之内,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因素。

(一)住房保障制度不完善

1. 经济适用房政策执行不到位、政府监管不力

一是经济适用房的开发投资和建设比重都呈现递减的趋势,据建设部的数据显示,2003年,经济适用房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降至6.13%,2004年,降至4.61%,2005年,降到3.6%,2006年,就仅占2.6%;二是经济适用房价格过高,导致低收入者买不起经济适用房;三是经济适用房的退出机制缺失,其管理没有形成有效的循环,也收效甚微。

2.廉租房政策落实较困难

一是廉租住房投资大,而资金来源不足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二是在廉租住房的地点一般位于城市边缘地区,生活设施不配套;三是廉租住房覆盖面小,还排斥了大批进城农民工。

(二)“夹心层”购买力相对不足

世界银行在衡量一个国家的住房消费水平时,认为房价收入比在4~6倍之间较为适当。但是根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数据,中国2006年各阶层房价收入比为:最低收入户为23.68,低收入户为15.26,较低收入户为11.19,远远超过“夹心层”的经济承受能力。

(三) 户籍制度的不合理因素

当前,现行诸多制度是建立在城乡二元分离的基础之上,但是现实中人口的流动早已跨越了城乡之间的界限,但制度的不配套导致了进城的农民只有拥有自己的房屋才能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五、完善“夹心层”住房保障制度的对策

“夹心层”人数众多,很容易引发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可见因时因地因人解决“夹心层”的住房困难刻不容缓。

(一) 完善社会住房保障制度

1. 在住房市场上给与“夹心层”相应的金融支持

这主要是解决第二类“夹心层”群体买不起商品房的困难。首先,金融机构通过降低首付比例和长期优惠利率等手段提高“夹心层”群体的支付能力。其次,金融机构应积极地为“夹心层”参与二手房交易提供服务,在住房二级市场上实施多方位的组合措施,为居民卖旧买新提供便利。

2.经济适用房“可租可住”

面向低收入家庭建设50-70平米之间的一、二居室,以低收入家庭可支付的起的租金标准向外承租。主要实施方案是:政府通过经济适用房项目综合招标,在整个项目中建设一定比例的公共租赁房,并在建成后移交政府相关机构运作管理,专门用于出租,出租的租金收取后建立专项基金,用于今后可支付租赁住房、廉租住房等建设,并设立良好的转换和退出机制,以保证政策的有效性和完善性。

(二) 帮助“夹心层”就业、创业

为鼓励“夹心层”创业,就要通过税收优惠、给予低息贷款、设立基金、提供创业信息和搭建创业平台等多种方式进行;而要解决“夹心层”就业难的问题,就要采取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介绍工作岗位等方式。从而解决了“夹心层”购买了低的问题。

(三) 改革不合理的户籍制度

国家应稳妥有序地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分期分批地解决长期在城镇务工就业的农民工进城定居落户问题,尤其要照顾到带有家眷的长期务工人员。同时,积极推进农民工待遇市民化,使其在就业、教育、住房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享有和具有本地户籍市民的平等待遇。

六、结论

在当前中国政府重拳整治房地产市场、抑制房价上涨的同时,也应加大力度解决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政府完善社会保障性住房制度,只有使各项政策融会贯通,相互促进,才能解决“夹心层”的住房问题,才能真正达到中国政府所追求的安居乐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亮.“夹心层”住房保障机制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0(3).

[2]文林峰.城镇住房保障.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上一篇:有关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创新思想的讨论与分析 下一篇:网络管理实现统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