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识字写字 培养思维能力

时间:2022-03-17 12:08:07

夯实识字写字 培养思维能力

写字和阅读、习作一样,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因而写字过程自然也是思维过程,写字能力提高的过程。

一、 直观演示讲解,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汉字是图形的净化,概括性的象征取代图画式的描绘,简洁的线条取影式的块面结构。教师要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用笔的轻重缓急、笔画的粗细变化和线条组合起来形成具体的形象美。

1. 游戏中体会笔画的节奏感。教学中,教师通过形象的讲述,让学生明白基本笔画的写法,体会运笔的规律和节奏。比如,“一”是汉字中最常用的汉字,笔画最少,按照硬笔书法中的书写方法来教学:起笔稍顿,行笔轻快,顿笔回锋。我引导学生体悟在生活中最熟悉的溜冰:起步向后稍顿,跑起来轻快敏捷,有时还会有腾空的动作,停下时要放缓速度,为防止停下时摔倒,会将身体向后倾。我让学生以笔尖为工具体会溜冰的过程,鼓励学生行笔中间有腾空的动作,即笔画中间可以笔断意连。这样反复训练后,学生的横画就写得很有节奏感,书写的速度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对于捺画的书写,我让学生想象笔尖在滑滑梯,行笔如向下速滑,捺脚如落地平出。这样将难写的笔画变成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活动,他们就能快速地掌握这种运笔的技巧。

2. 表演中感受笔画的收放。曾听到一位教师关于“人”字的教学:一撇一捺支撑起一个大写的“人”字。撇短捺长、撇收捺放,即捺要写得舒展些。我让学生观察“人”字从甲骨文到隶书的变化,表演一下“人”字的样子,看看这里的撇和捺分别是什么。学生很快知道“人”字不是一个人的正面刻画,而是人的侧面描绘,撇其实是手臂,捺是人的腿。这样,学生对撇和捺的收放就真正理解了,也就能写出撇和捺的效果了。

3. 想象中把握汉字的比例。低年级初学构字率较强的独体字时,都会以“文字图――小篆――楷书”的形式出现,因此,我们应很好地对这三者进行比照,可先具象再抽象,引导学生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比如,我讲到“马”和“鸟”字时,学生容易写成上大下小、头重脚轻的字,引领学生根据马的形象去评价:马头要小一些,马身要大一些,马腿要长一些,要不然就变成头大身小且腿短的‘河马’了;同样鸟头要小一些,鸟身要大一些,要不然就变成刚出壳没长羽毛的小鸟了。学生们边看边听边笑后,认真地书写,很好地把握了汉字上窄下宽的比例。

二、 探究字源字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汉字本身就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写字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描形过程,而是对语言文字的整理、判断、推理、概括的过程。

1. 通过字形展开想象。对于组合而成的字,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如“明”可以联想到光明、明亮,由部件“日”和“月”组成,可具体地想象月未落日已升,从而更加明亮;由“鸣”字的“口”和“鸟”想象鸟在歌唱,还可由此联想到百鸟争鸣的情景,一幅美丽的画面就会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如“炙”由部件“月(肉)”和“火”组成,可具体地想象人们用“火”烤“肉”的情景;如“孕”由部件“乃”和“子”组成,可具体地想象“乃”是一个女人,“子”是她肚子里怀着的孩子。即使是“盯”“瞄”“瞪”“瞟”等形声字,也可以用表情和动作来再现。

2. 通过字理解析渗透汉字文化。字理解析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比如,“财、货、贵、贱”等字以“贝”为形旁,“币、帛”以“巾”为形旁,“钱、银”以“金”为形旁。从这些不同的形旁可知我国古代曾先后用过贝壳、丝帛和金银来作货币,反映了汉族人民对于货币价值观念的发展历程。字理解析可以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古人造字时,把自己的道德标准也融入了构字之中。如“信”字,从人从言,意为“人”“言”须诚信,诚信乃为人之本。“仁”字,从人从二,人与人相亲相爱为仁,即仁者爱人。从中折射出古人诸多的价值观念,通过对这些汉字字理的解析,很自然地就渗透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

3. 通过书写规律领略汉字哲学。汉字中渗透着中华文化的哲学思想。如主次有别,汉字的书写中要突出主笔。主笔所处的位置往往是字的顶盖、横腰、底托和中垂线。突出主笔,字就显得平稳而有神采,如:“全、子、孟、中”等字,就如一出戏要有主角,次笔应让位于主笔,并只能烘云托月,不可喧宾夺主、抢占空间。这样,字的内部就有了主次、有了统领、有了节奏、有了美感,也能使字重心平稳。汉字书写还要处理好内部的合作关系。如“林”的两个“木”的组合,就体现了礼让。左“木”最后一笔变捺为点为右边的撇腾出位置,左边“木”的横也是左长右短、左低右高。两个“木”都是左小右大,除了这是一种视觉平衡原理外,它还体现了中华民族“右为上”的思想,有左卑右尊、旁门左道、无出其右等成语为证。

三、 鼓励汉字新解,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1. 尊重传统,灵活解析。教学中,教师一般仍应先提示其字源义,再依照现有字形和现代实用字义,进行灵活地解析和引导学生识记。譬如,“裕”字,本为从衣、谷(yù)声的形声字。在分析易错原因时,学生分析“裕”的左边是衣字旁,表明有衣服穿;右边是“谷”,表示有粮食吃。教师继续引导学生由这个字联想到了哪些成语?学生们联想到了“丰衣足食”“衣食无忧”。教师说:“是啊,有衣服穿有粮食吃,丰衣足食了,衣食无忧了,这就叫――”学生自然异口同声:“富裕。”面对这个易错字,如果一遍遍提醒:大家要记住,它的左面是衣字旁,这样的提醒效果甚微。而教师让学生自己去比较、观察,自己发现总结出规律来,效果立竿见影。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识记这些汉字,我们大可不必去纠正他,只要言之有“理”(新的字理),形义结合,便于形象识记,便可允其成立。

2. 与时俱进,简字新解。由于汉字的不断演化和简化,部分汉字已难以按其本来的字源义解析识记了,比如,繁体字“”,从鹿从土,会意为鹿奔跑而扬起尘土,现已简化为从小从土的“尘”,会意为小土为尘。对于当今部分形义演变较大的字和简化字,应能“与时俱进”地进行新解呢?新解汉字,紧扣字形赋予汉字积极的意义,让表述更简练。例如:“问”(只要开口问,学问就有门),“思”(勤耕心上田,思想才有收获),“研”(只要肯钻研,顽石也会开窍)。

(作者单位: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

上一篇:文化体制改革向何处去? 下一篇:让诗韵飘进你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