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的几点措施

时间:2022-03-15 03:43:06

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的几点措施

摘要: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企业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因此,建立预警机制、采取风险策略、提升管理水平,从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重视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对降低和化解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控制;预警系统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一、概述

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受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造成财务状况不确定而使企业存在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是企业风险货币化的表现形式,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客观存在的。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完全消除财务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因此,研究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是可选之路。

二、加强财务风险控制及防范的必要性

1.目前企业的主要筹资渠道为对外借款,虽然对外借款可以使企业利用财务杠杆调节资本结构,但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潜在的财务危机,一旦企业无法到期偿还本金及利息,企业将面临破产倒闭。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日常防范,通过建立相关的防范机制,使企业在扩大生产经营的同时降低财务风险。

2.在企业投产的前期,片面追求利润率较高的产品,由于企业未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往往造成产品大量滞销,资金周转速度减慢,使得企业财务风险不断加大。企业通过对财务风险的防范,以及对市场的详细调查,可以加速资金的周转,缩短资金沉淀的时间,避免产品占用过多的企业流动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几点措施

(一)加强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提高管理层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是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思想保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管理层重视,并建立完善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控制财务风险才有保障。(1)建立风险责任制。企业主管领导对单位经营风险要负总责,注重风险管理,重点把握重大财务收支决策。(2)发挥财务部门的监控作用。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完善资金管理,控制贷款和担保规模。(3)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察约束机制,认真审查签证制度,经济合同须经合同管理部门和法律咨询单位审查签证后,才能加盖合同章。

(二)对企业资金运行的全过程进行风险控制。资金对于一个企业生存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一旦资金链阻塞或断裂,企业将不得不面临破产清算。因此,企业如何加强资金在生产经营整个过程中的财务风险控制,是企业不得不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加强财务风险控制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在企业筹资方面应合理选择和利用债务资金。企业在成立伊始,注册资本主要由股东以现金、实物资产、无形资产等权益资本及向金融机构、其他企业或个人借款等债务资本组成。多数企业偏好采用筹资时间短、资本较低的对外借款作为筹资渠道,在享受财务杠杆带来的利益时,财务风险也相应增加,企业应在对各种筹资渠道资本成本进行准确估计的基础上,根据企业财务目标、税收政策、行业差异、财务状况和发展能力,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特点的、综合资金成本低的筹资方式,在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

2.在企业资金使用方面应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率性。一是对所申请购买的固定资产采用净现值法进行测算,当未来各年经营现金流量净值折现合计大于固定资产价款时,企业方可进行投资;产品投产前对市场进行前景分析,在合理估计市场份额的基础上,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方式,避免存货占用大量资金,从而降低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二是在将闲置资金进行股票、债券、基金等收益性投资时,应充分考虑发行人的违约风险、证券市场的利率变化、市场流动性及债权到期时通货膨胀带来的风险,在获取报酬的同时,避免企业面临无法收回资金风险。三是以资金支付日常开支时应加强审批、复核。财务人员应严把审核关,对无领导签字、无正规原始凭证的支付活动,一律不予办理支付,降低企业资金贪污舞弊的机率。

3.在账款回收方面应加强赊销审批、债权催收、定期对账管理。一是建立严格的客户资信评级制度,针对不同的客户,从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资本、抵押品、经济条件五方面规定相应的赊销额度,对未符合标准的客户一律不予批准赊销。二是在合理估计坏账损失与收账成本的基础上,加强销售人员账款催收力度,并可采取电话、承诺函、登门催收或者法院强制执行等方式进行账款催收,加快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三是财务人员应定期向赊销客户寄送对账单,在保证应收账款金额记录正确的基础上,防止销售人员对已经收回的货款进行贪污舞弊。

(三)利用长短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有效防范企业资金风险。企业既要利用短期预警系统对近期财务风险进行预警,又要根据各种财务预警指标合理估计未来的偿债风险。

1.定期编制企业现金流量表,使企业决策者在抛开高额利润的情况下,真正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资金状况和偿付能力。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决策者可以完全掌握企业资金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中的收支情况,便于根据企业发展目标、市场定位、偿债计划等需要,合理安排资金,在降低财务风险的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企业应建立偿债能力分析指标体系,通过分析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如企业发现存在一年内即将到期的债务不能及时偿还,应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企业面临、倒闭的危险;评价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通常有资产负责率、股东权益比率、权益乘数、产权比率、利息保障倍数。通过对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便于债权人和投资者全面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提前根据借款合同筹集资金进行债权偿还,在保证企业以最低的资金成本筹集到偿债资金的同时,降低企业未来承担较大的财务风险。

总之,从现代企业的诞生之日起,竞争与风险便如影随形。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使自身内部环境处于最佳状态,并且适应外部环境,坚持用财务核心指标来衡量企业财务状况,明确自身的财务优势与财务劣势,扬长避短,以充分实现企业目标。

参考文献:

[1]沈锋杰.对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几点思考.科技信息,2010(10).

[2]韩志勤.关于事业单位加强财务风险防范的几点建议.中国外资,2011(15).

[3]赵卫英.浅议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企业导报,2012(06).

上一篇:中小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实际利率法应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