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组建设 提高合作效率

时间:2022-03-14 11:10:31

加强小组建设 提高合作效率

一、合作有条件

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合作学习要想取得实效,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条件:一是合作学习的目标要明确恰当,是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解决的;合作学习的内容须有探究价值,有“合作”的必要;要深浅适度,具有“合作”的可能;要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学生有浓厚兴趣和跃跃欲试的求解欲望。二是小组已经形成合作的机制,组员熟悉规则,明确自己的分工,要在民主、有序的状态下进行学习。三是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地讨论、交流、整合。四是合作目的是“双赢”,要让学生体验集体智慧的力量,感受合作学习的效益和快乐。第五,还要教给小组成员应有的合作修养。例如,在讨论交流时要尊重伙伴,认真倾听,有不同意见也要等伙伴说完之后再提出来;当看法出现分歧时,要平心静气地进行讨论、分辩,拒绝不礼貌行为。

二、分组应尽可能科学合理

分组标准是使各组成员搭配更加优化,组间的综合实力更加均衡。每个学习小组的人数不宜太多,以免有些学生失去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同时纪律秩序也容易掌控。因此,可以依照每组4人(最多不超过6人)的原则,先从A层学生中两两选出,分布到不同的小组;再从B层学生两两选出,分布到不同的小组。每组的两个学生,优势学科原则上应当不冲突。在此基础上,改变秧田式排列座位的方式,4人小组可采用组合对坐的方式,对面的是“学习对子”,临近的是“帮扶对子”,这样更有利于合作学习与交流。

小组组建过程中,除了要保证每组内有学习能力突出的学生(带动全组同学)外,还可以考虑分配一名管理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并注意学生的性格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活泼型和内敛型的学生相结合,可以增强小组的活力。

一个学习小组经过不断地磨合调整确定以后,最好将成员相对固定下来,组成长期合作小组。这样,更容易让学生适应组内角色,形成默契,起到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管理组长负责带领全组确定组名、组规、组训以及小组发展目标,还要负责各项发展目标的落实;学则负责安排任务,协调进程,督促全组同学的学习。组长要定期接受组员评议,工作不负责的,可以即时更换。还必须有一名记录员,负责将最终的学习成果用简洁的语言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

三、学习方式应多样

1.预习。要将“导学案”作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根“红线”,“导学案”下发之后,组内成员要独立完成预习任务。对预习中一些不懂的、模糊的知识点,可用有色笔标记出来,然后组内两两对应进行交流。组内交流后无法解决的,则由学代表小组向其他组请教,然后,再对组内人员进行讲解。对班内普遍感到疑惑的问题,则由学搜集整理,有待课上解决。

2.讨论。小组合作学习中使用的讨论都是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的,需要特别注意四点:第一,所设计的问题是不是“真问题”,如果问题根本不存在,则讨论就变成了“伪讨论”;第二,并非所有问题都需要讨论,只有属于理解方面、认识方面的一些问题才需要讨论,有些属于知道不知道方面的问题,则用不着讨论;第三,问题需要讨论,但要考虑学生有没有条件、有没有能力来解决这个问题;第四,讨论要给学生必要的提示,要注意给学生方法的指点,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发言习惯(声音要洪亮、说话要完整),要学会给别人补充意见或纠正错误。

3.展示。通过对学生表现欲的激发,可以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内驱力,因此,课堂展示是一个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学生是根据教师分配的任务进行展示的(最好由B层学生来完成)。展示形式可以多样:讨论交流,操作表演、黑板演示……等等,不管哪种展示形式,事先都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

4.点评。要根据年级学生的实际,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评价。点评,主要是对展示的内容和表现进行评判,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予以修正。

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学习行为方式,它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是要看第一,需不需要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第二,怎样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更加有效?当然,教师如果能以平等学习者身份适时地参与合作、讨论,就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灵活调整教学环节;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小组讨论的热情,提高合作的效率。教师还要善于运用教育评价鼓励合作,不仅注重学习结果的汇报,更要注重对合作过程的评价。

(作者单位:洪泽外国语实验学校)

上一篇: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推动作用的研究 下一篇:浅谈高年级 习作前置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