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应用任务驱动法来强化教学

时间:2022-03-14 02:39:42

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应用任务驱动法来强化教学

摘要:“任务驱动法”教学,可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眼、手、脑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从而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素质也得到相应的提高。学生在探寻新知识,层层深入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学习成功的体验,这将对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都会发挥强有力的促进作用。通过各种形式的引导鼓励,学生更加明确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任务驱动教法;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7-6786-02

为适应市场需要,职业教育的教学思想、 教学体制、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必须进行根本的改革,树立新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途径、方法、模式,以便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目标的步伐。教学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课程学习过程中对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等都有很好的帮助。

1 计算机教学现状

近几年,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速度较快,但是生源数量和质量一直处于低谷状态,学习的主动性差,学习习惯差,学习兴趣起伏大,学习方法欠佳,学习的效果差,这是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入学时所具备的计算机知识和电脑操作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由于在初、高中阶段学校开设有计算机基础课程,对计算机基本知识与操作已经熟练掌握,而有的却因为地域因素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如果采用传统教育方法,按照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从生疏到熟练的顺序进行,学生容易感到平淡累赘,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易得到提高。再者,很多新创办高职院校在师资力量、教学环境、学习环境、硬件设施等这些方面都没有达到相关要求,导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相对基础好的同学可能会感觉吃不饱,而基础底子还较薄弱,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从而产生厌烦情绪。

计算机应用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满足社会与专业本身对大学生信息素质的一般需要,要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注重“精讲、多练、细查、常补”, 培养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

本文针对计算机应用课程在高职院校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在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有目的培养学生们设计综合性、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任务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即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中所要求实现不同的学习任务,学习目的非常明确。因此,学习活动是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与传统的以“老师讲-学生听”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相比,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教师提出落实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要求,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步骤,学生作为各项活动的主体,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教师不再是主宰,主要是布置任务,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参与学习。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视听” 积极性,“思维” 积极性, 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表现,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理,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问题和创新学习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有助于激励学生,增强学生的上进心,加大学生的学习动力,易在今后学习中努力拼搏不畏劳苦,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该教学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使学生积极参与计算机教学活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最短时间内,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与此同时,也培养学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这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3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使每个学生能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能熟练操作和使用计算机,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计算机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法,具体来说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1)结合本学科特点及授课学生情况,提出任务

任务驱动法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符合教学要求的任务,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消极的“等、靠、听、记”,而是主动地参与讨论、思考、质疑和创新。

“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学习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带着生动、真实、有用的任务在“情景”中探索实践,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以求找到更加合理、完善地解决方法。教学方法上,坚持不懈地向学生灌输任务驱动型教学的相关理念,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唤醒、开掘和提升,实现其自主发展。教学过程中,可将每一章设计成一个大任务,再将章任务按节分为节任务。

2)学生相互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团体意识、协作精神

通过团结协作学习,学生能够从大同的任务中找到更根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引发了强烈的创造激情。学生们的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老师的启发引导的良性循环中逐步得到了激发和培养。这样有助于形成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

3)构建多元化评价机制激励

任务驱动教学法提倡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学生每独立完成一项任务,都体现出学生新理念和新思路,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思考模式和表现形各不相同,所以正确的答案并不代表着唯一,因人而异。所以,我们不能以传统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完成的任务,而是通过与同学们交流, 相互评价,并让学生进行评比,让优胜者来谈自已的成功体会,从而调动全体学生的自学兴趣。通过灵活多样的比赛形式综合展示,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创新的热情、磨砺他们的创新意志,既可以提高学生展示信息的能力,制作动画和图象的能力,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能力,找到自身不足,又可以客观地评价学生完成的任务,又极大地促进和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4 注意事项

在计算机课程实际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并不是处处都能使用。例如: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就不宜使用任务驱动教学。再如计算机基本操作、鼠标操作、窗口操作,图标操作、病毒防范等。

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特别是学习的初始阶段。例如,观察、了解窗口的组成、对象的选择方法、快捷菜单的弹出等,为教学任务的有效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祝智庭.谈计算机教育中的若干问题[J].科技时代杂志,2009(6).

[2] 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姜振安.“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J].职教通讯,2010(7).

[4] 钱晓菩,马玉娟.试论任务驱动[J].中国电化教育,2009(9).

上一篇:无线传感网络时间同步协议现状研究 下一篇:对基于工作过程化的网页设计与制作的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