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使小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时间:2022-03-14 10:48:47

浅谈如何使小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这两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完成的。其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是情感这条主线,因为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气氛中,能够消除紧张,抑制厌学情绪,使精力持久旺盛兴趣饱满。愉悦的气氛也使学生的性格变得活泼、开朗,从而改善他们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实践能力。下面,笔者就自己几年来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一点看法。

一、面带微笑进课堂

面带微笑走进课堂是教师职业的需求。教师步入教室站在讲台时,就好比演员上台表演一样,快速进入角色是当务之急。不管在生活中遇到多么烦恼的事,都不要将不良的情绪带入课堂,如果学生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这节课就绝不会成功。教师的微笑的脸庞、和蔼的眼神,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并能够培养师生间的良好情感,能给课堂设置一个愉快而温和的气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精心设计课前导入环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优质的课前导入可以使枯燥、无味的数学问题变得有趣、诱人,从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充满快乐。例如,在教学珠算加法时,学生总会感觉珠算非常古老,没有运用价值,其学习内容枯燥无味。此时,我采用有趣的数学问题进行导入,收到了非凡的效果:一张纸按0.1毫米算,折叠多少次后,厚度可超过珠穆朗玛峰呢?同学们都觉得这是不太可能的事,并纷纷议论,但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我告诉学生,最多3分钟内就可以完成,但要借助一个得力的工具——珠算。此时此刻学生们心潮澎湃,急忙动手,在连加27次后就已经远远超过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三、课堂用语要风趣、幽默

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可以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但是,风趣幽默要适时、适当而有目的,即使开怀大笑,也要井然有序。只有这样,风趣幽默才能起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例如,我在讲授“鸡兔同笼”问题:有头45个,脚116只,问鸡兔各几何?问题出现后,有的学生冥思苦想,有的动笔计算,经过一番周折,学生们还是皱着眉头,露出为难的样子。这时我一声令下:“全体兔子起立,提起前足!”学生捧腹大笑。笑声平息后,我说:“现在兔子和鸡的足数一样了,上面45个头,下面多少足呢?”学生答道:“45×2=90只。”我又问:“少了多少足?”学生立即答道:“26只”,这时学生豁然开朗:有26÷2=13只兔子,32只鸡。

四、数学问题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过程;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从中体验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信心,认识到数学的意义和价值,不仅喜欢数学,而且会做数学、会用数学,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兴趣是学习活动最好的情感基础。在生活中,我们都发现过,当学生对某种活动感到好奇或喜欢时,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该活动中去,并能够收到极佳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依照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为他们创设充满情趣的学习环境,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借助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从而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本着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目的,为学生创设熟识的生活情境。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四人一组,进行小组合作,借助1元、1角的人民币来认识其他面值的人民币。然后,用多媒体创设一个乘坐公交车生活情境。课件出示动画汽车,醒目地标上1元字样。“上车1元,请小朋友自觉投币。”由学生自由用各种不同的1元币值上车,从而理解1元=10角。最后,创设一个商店购物付款的活动情境,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用自己的学习用品开办一家文具商店,每个小组招聘一名售货员,其他组员充当顾客,开展购物活动。整堂课中,我一直运用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开展教学,使学生掌握了元与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且真正体会1元钱的币值,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我在导入新课时经常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我在教学“分类”时是这样导入的:首先,出示一张逛商场的照片,并问学生:“你们最近逛过商场吗?老师上周逛了一次商场,当时我在商场拍了一些照片,这是其中的一张,其余的照片你们想看吗?”这样一下就唤醒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紧接着我就出示了剩下的照片让学生观察,并问:“你们发现了什么?”从而引入新课,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初步体验了分类的意义。

采用生活问题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感到亲近,并能够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分类”教学中,我准备了许多新鲜蔬菜、水果、香皂、牙膏、杯子、洗衣粉、文具盒、笔、尺子、本子等等生活用品,让学生当小售货员分小组进行分类摆放。“爱动手”是小学生的天性,这样的教学活动能使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并且分类分得非常细致,还得到了多种分类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数学,把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去,一定会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总之,数学教师只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善于动脑,勤于想办法,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让数学紧密联系生活,学生就会热爱数学,亲近数学。

【责编 张景贤】

上一篇:浅谈语文课堂语感的培养 下一篇: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