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干预与护理

时间:2022-03-14 04:11:45

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干预与护理

摘要: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和产妇本身都有巨大的危害。产妇易发生孕毒症、羊水过多、感染等并发症,而且对胎儿也有巨大的影响。因而,加强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临床干预与护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 血糖 胰岛素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02―0023―02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发病趋势升高并呈现年轻化;另一方面,不少孕妇吃得多且精,而活动少,这是妊娠期得糖尿病的重要原因。妊娠可促使隐性糖尿病变为显性,在妊娠期,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垂体前叶激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增高,内分泌变化都会对糖代谢产生一系列影响,尤其当孕妇胰岛功能储备不足或胰岛素分泌降低时,将会发生妊娠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和产妇本身都有巨大的危害。产妇易发生孕毒症。据统计,25%的患者可发生孕毒症,约5倍于无糖尿病者。容易造成羊水过多。羊水中含糖过高,刺激羊膜分泌增加,因而引起羊水过多。好容易并发并发感染。易发生肾盂肾炎、肺结核,并使已静止的感染容易复发。还容易形成巨大儿,巨大儿的形成与母体血糖过高、内分泌紊乱都有关。巨大儿不仅分娩困难,且在出生后也难以存活。因而,加强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临床干预与护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干预与治疗方法

2.1饮食干预。饮食治疗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也是其他方法治疗的基础。先按孕前标准理想体重计算每天所需的总热量,计算方法如下:妊娠前半期总热量(kcal/d)一理想体重(kg)×(25~30)+150;妊娠后半期总热量(kcal/d)一理想体重(kg)×(25~30)-]-350;哺乳期总热量(kcaI/d)一理想体重(kg)×(25~30)+600。其中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0%~60%,蛋白质占15%~20%,脂肪占20%~30%。理想体重的计算方法:若身高≤165cm,理想体重(kg)一身高(cm)一105;若身高>165cm,理想体重(kg)一身高(cm)―100。

采用饮食治疗须掌握以下原则,即治疗过程中不应使孕妇体重下降,不主张低热量治疗[不少于7 531kJ/d(1 800 kcal/d)],少食多餐。最好分三大餐、三小餐,按体型调整食物结构比例及热量,肥胖者在上述总热量的基础上适当减少,而消瘦者则适当增加。治疗时要避免餐后血糖的大幅度升高。水果最好在两餐之间,每日量最多不超过200g,选择含糖量低的水果或用蔬菜(如番茄、黄瓜等)代替水果。蔬菜每天不少于500g,绿色蔬菜不少于50%。原食量大者,可逐渐适应到食谱规定的热量。

2.2 胰岛素治疗。经饮食治疗2周仍不能使血糖控制到满意,或制饮食后出现酮症,增加热量摄入血糖又超标者需行胰岛素治疗。应用胰岛素治疗要避免血糖忽高忽低及低血糖。糖尿病合并妊娠时胰岛素用法同内科。使用胰岛素治疗时须注意以下几点:①由于GDM孕妇空腹血糖低而餐后血糖高,可采取中效与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的方法。应采用个体化方案,不宜用长效胰岛素。②分娩当天,为避免产程中的能量消耗或饮食改变引起低血糖,可考虑停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每2 h监测血糖1次,据血糖监测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静脉用胰岛素。③分娩后,由于胎盘排出,抗胰岛素作用减弱,因此胰岛素用量应减少1/3~1/2。④GDM孕妇一般产后可停用胰岛素;糖尿病患者产后恢复正常饮食后,再调整胰岛素用量。

3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方法

3.1加强血糖监测。大部分妊娠糖尿病患者在分娩后糖耐量可恢复正常。但分娩后一部分患者持续高血糖、尿糖及糖耐量减低,有可能发展为糖尿病患者。产后由于胎盘的娩出,以及全身内分泌激素逐渐恢复到非妊娠水平,使用胰岛索的需要量相应减少,若不及时调整用量,极易产生低血糖,故需协助监测血糖和尿糖的变化。产妇送入产休病房后,即测末梢血糖1次,后根据医嘱每2~4小时检查末梢血糖及尿糖1次,或者空腹加三餐后2h末梢血糖,必要时测空腹静脉血糖,诊断标准空腹血浆血糖≥7.0mmol/L,随机血糖≥11.1mmol/L。

3.2对产妇饮食进行指导。饮食控制是糖尿病的一项基础治疗,不论糖尿病属何类型和病情轻重或有或无并发症,是否在用胰岛素治疗,都应严格执行和长期坚持饮食控制。部分妊娠糖尿病的妇女通过饮食疗法可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而产后为恢复和维持母体健康,也为泌乳提供物质基础和正常泌乳条件,妊娠糖尿病产后的饮食护理显得尤其重要。饮食疗法的原则:平衡膳食,保证营养需要,避免高糖食物,油腻食物,多吃富含食物纤维的食品,烹调以清淡为主,定时定量,少量多餐。

3.3谨防新生儿血糖过低。葡萄糖易通过胎盘而胰岛素不能通过胎盘,当孕妇血糖升高时,胎儿的胰岛素分泌增强。胎儿分娩后,新生儿体内胰岛素水平高而肝糖原产生不足,故在出生后48小时内易发生低血糖。所以在出生后1小时内应喂服10%葡萄糖液数十毫升,1~2小时后再重复;此外还要注意低血钙的可能;24小时内常规每2~3小时喂奶一次。新生儿宜放在保温箱内。

3.4加强教育。要引导产妇合理控制饮食,调整食物结构。生活要有规律。参加积极有益的运动,控制体质量,有助于延缓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生,加强随访与指导。要学会自行检验: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及心悸时,要区别是低血糖还是高血糖,是吃糖还是不吃糖,此时用尿糖试纸检查尿液,便可对症治疗。还可用酮体粉检查尿酮体。适当避孕:指导产妇产后应长期避孕,但最好不用药物及宫内避孕器。定期接受产科和内科复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压力,积极接受治疗,结合病情考虑再孕。

上一篇: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思路探讨 下一篇:ICU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部感染的临床耐药性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