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如何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

时间:2022-03-13 10:36:18

现代教育如何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

摘 要:我们一直希望培养合格的人才,期待我们的下一代比我们更强,要实现这样的愿望,我们只有通过现代教育使今天的孩子具有应付明天快速变化的世界的能力,社会变化日益加快,未来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没人能具体说出,我们的教育只能根据社会发展趋势,把培养成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为教育的方向和目标。

关键词: 品德教育; 学习力; 实践与创新; 心理适应力

一、德教育应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

一个好的人才,必须具有好的品德。现代人才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事业心、进取心、敬业精神。对待他人既要有竞争的心态,也要有团队合作的精神;对待自己,要有不断学习的心态,不断地超越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走向成功。

我们的教育从小就应该教育学生有责任感,学会负责,乐于负责,善于负责,走进社会才有职业道德,才能敢干挑重担,成大器。实际上,我们当前教育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学生的成长环境、生活条件比以前优越多了,独生子女也多了,对他们关爱也多了,许多孩子成了温室里的花朵,正是因为我们忽视了对他们责任感的培养。人类从事的一切都应该从世界的发展前途为前提,进行思考及行动,社会发展越来越快,能源超采,环境恶化,如果我们毫无责任心和长远考虑,世界将非常可怕。

二、学习力是生存的基本素质

文凭只代表过去,能力只代表现在,学习力才代表将来。

现代社会变化快,竞争激烈,知识更新快,要想适应社会变化,每个人必须要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无时无刻都需要学习,不去学习的人终将被社会抛弃。如今我们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只有很小部分在校园里碰到过,大部分问题需要我们自己去不断探索才能解决,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现在就要培养学生有主动、积极地学习心态和能力。学习与吃饭一样,是人的天性,我们要做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态度,使他们善于学习,具有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重视实践和创新能力

真正的人才是在实践中展现出来的,同时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

我们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和书本上,这样的人才是“跛腿”的人,是难以适应社会的,我们应该培养实践的“巨人”。

创新是民族的希望,我们已经提出了创新学习的口号,更应该使创新教育成为时尚,使我们的受教育者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创新能力呢?我个认为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去经历实践、感悟内心,只有经历了,才有可能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

四、必须重视心理适应能力教育

真正人才的培养,不能只重视智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对于一个创业者和创新人才来说,成功的心理素质的作用不亚于知识和能力。当机会出现,挑战来临时,你能不能抓住和积极勇敢面对?人类生活环境在不断变化,“适者生存”,尤其需要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我们的教育,尽可能使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一颗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理智勇敢地面对发生的一切。我们既要教会学生学会沟通与合作,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另一方面心理教育尤为重视,必竟任何事情首先要有个好的心态,才能解决它,逾越困境。

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那时候活跃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人才如今在我们的学校里,就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以全新的理念,去努力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

上一篇: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下一篇:在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