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的心灵

时间:2022-03-13 07:22:29

如果与官员个人私底下交流,你会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思维活跃、观念开放、善于交流。但是一进入公共的场合,其中的一些就变得空话套话、行为保守、排斥对话。

随着经济社会转型的加快,社会利益的分化、社会关系更加复杂多样,各类社会矛盾不断增加并且激化,各级政府和官员被推到了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前台,甚至直接卷入其中。维持社会稳定的压力增大,一些政府部门和官员的心态也相应发生着逆转性变化,从开放自信向保守封闭转变,行为也容易简单粗暴乃至顽固到底。

近期网络上曝光的多起与地方官员有关的事件,虽然有过度炒作之嫌,但也生动说明了一些政府部门和官员在有意识地将自己与社会,乃至世界分隔开来的危险倾向。而我和同事在一些地方调研的时候,也不时遇到被地方官员拒绝的情况。尤其是当调研者是外国人的时候,一些政府部门或官员会找出各种理由敷衍了事、避而不见,像送“瘟神”一样盼着对方早些离开自己的辖区。听到这些外国同行的描述,不由地感叹花那么多钱在时代广场向国外宣传中国正面形象的效果,远没有这种日常交往产生的负面影响来得快。

客观地说,如果与官员个人私底下交流,你会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思维活跃、观念开放、善于交流。但是一进入公共的场合,其中的一些就变得空话套话、行为保守、排斥对话。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割裂,个体特征与群体特征的对立,凸显了心灵封闭的组织化特征,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也随之紧张起来。

心灵的封闭有多种体现形式,兹列举四个有代表性的。

其一,自大的“唯我主义”。只强调自己的独特性,不愿意承认和学习人类文明的各种先进成果。对于外部的评价,采取赞扬全收,批评拒斥的简单方式。“唯我主义”在各地的具体成因不同。在不发达地区源于当地政府的封闭,而在发达地区则在于经济实力强大滋生的骄傲。无论具体成因如何,“唯我主义”是过度强调差异性的自我中心论。

其二,排斥的“关门主义”。出现突发事件,这种心态就会盛行。而随着维持社会稳定任务的加重,各级政府官员的神经都高度紧张起来,希望能“坚壁清野”,不让任何陌生人进来。因此,我们不时看到阻挠媒体采访报道,甚至发生冲突的事件。在网络时代,这种物理学或地理学意义上的“关门主义”并不会阻止信息的流通,反而会为谣言的传播提供肥沃的土壤,进而削弱政府言论的可信度,使政府和官员在公共话语体系中处于弱势。

其三,傲慢的“反智主义”。不喜欢知识分子,拒绝理性讨论深藏在某些官员的内心,因为知识分子总喜欢批评,讨论中的多种声音会冲淡主流话语,进而“削弱”自己的权威。因此,对于知识分子不是贬低嘲弄,就是毫不客气地排斥,而对于各种讨论则加以干预压制,“一言堂”的阴魂丝毫不散。

其四,狭隘的“部门主义”。不仅对外部世界封闭,还对内部交流设置障碍。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对外的声音自说自话,甚至相互矛盾,既影响了共同决策,也破坏了政府的整体形象。“部门主义”是部门利益作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则会推卸责任,面对利益的时候,则会表功请赏。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更加需要开放的胸怀,而非封闭的,自闭的心灵。既要睁眼看世界,更要欢迎世界来观察,乃至批评自己;既要强调独特性、多样性,更要承认共同点、普遍性;既要对外开放,也要对内开放;既要鼓励社会的开放,更要加大政府的开放。一个伟大的国家,必须是心灵开放的。

上一篇:“弯道超车、能快则快” 下一篇:只有先做好人 才能去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