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困生自信心的缺失及补救策略

时间:2022-03-12 03:35:05

长期以来,学困生一直就是老师们心中的“老大难”问题,而且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学困生自信心的缺失是再普遍不过的现象了。为了更好地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教师们应该在加强素质教育的同时,更应该着重倾向于对学困生自信心的培养上,牢固树立转变一个学困生和培养一个优等生同等重要的教育思想。

一、学困生自信心缺失的原因分析

从实际情况看,造成学生成绩差的原因主要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在智力因素方面,有的学生思维比较迟钝、记忆能力低下、语言表达能力差等,但这些大都是由于后天开发不良造成的,不完全是由先天因素决定;非智力因素方面,主要是“三缺一多”,即缺乏学习的自信心、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知识的“欠账”太多。就目前而言,师生之间关系的紧张以及师生关系的不平等,从根本上使得学困生自信心逐渐下降,教师对优生的特别好的对待、对学困生的不关注等都直接导致学困生自信心的逐渐缺失。另外,家庭存在较差的生活条件、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以及不幸变故的家庭,在某种程度上对小学生的心理也具有极大的伤害,他们心理上的障碍使得他们的自信心逐渐丧失,以至于学习不思进取、无心学习和不想学习,把学习看做成了自己的负担,把作业当成了给老师上交的任务,把上学当成了一种给家长完成的任务,机械的、毫无目的和斗志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完着他们所认为不能不完的“任务”。

二、培养学困生自信心的优化策略

1.家长对学困生自信心培养的优化策略

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首先要对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进行转变,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同时对孩子给予及时的关注,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并努力的转变自己的角色,让孩子认为家长不仅仅是刻板、严厉、高高在上和不管学习的过程,只关注最后的成绩的家长,而应该是主动关心过问孩子的学习,主动帮助并辅导孩子一次次克服和解决学习上的困难的家长。作为家长,要想方设法的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给予孩子精神上充分的支持。

2.学校及教师对学困生培养的优化策略

一般而言,大多数学困生基本上都有着相对较差的基础知识,而且对知识的“欠账”太多。而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视和管理力度,着重关注学困生的整体、全面发展,给他们时间和机会,让他们一步一个脚印的取得进步,同时给他们给予适当和及时的心理鼓励,逐步树立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3.社会对学困生自信心培养的优化策略

要想从根本上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社会更应该通过电视、电影、广播和各种传媒手段向全体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进行动画及广告的宣传教育,精心设计的卡通动画及各种广告应该是简短的心理辅导类和励志类的,并让他们通过各种励志类和心理辅导类的卡通动画及广告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同于别人的闪光点,这样一步一步的、循序渐进的培养他们对生活、对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慢慢的发现并从自身自觉地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学困生的学习心理包袱,把他们从不愿学和不想学的态度通过自己发现和自己解决转变到我想学和我要学的正确的学习道路上来。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工作,而且加强学困生自信心的培养刻不容缓,我们任重而道远,而这项工作圆满完成的前提是需要家长、教师、学校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从实际出发、从眼前出发,给予所有学困生们更多的关心、爱心、耐心和细心,积极努力的关心和帮助每一个学困生,让他们彻底抛弃只有优等生才是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宠儿的思想包袱和观念,让他们看到学困生也有春天,也可以成为老师最好的朋友和学生!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会让他们重新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的!

上一篇:如何对待小学英语学习中的后进生 下一篇:浅议父母应该如何正确的引导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