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世居湖南的维吾尔族

时间:2022-03-12 10:46:40

明洪武五年(1373年),朱元璋封哈勒·八士为荆襄都督府都督,晋封为镇南定国将军,加太子太保衔,镇守湖南广东一带。新疆的维吾尔族就这样迁徙到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园——湖南桃源县繁衍生息。斗转星移,600多年过去了,这些维吾尔族人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们对故乡新疆的维吾尔族了解多少?他们又是怎样过传统的穆斯林节日——古尔邦节的?

寻访生活在桃源县的维吾尔族

桃源县地处湖南西北部,是我国东晋诗人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所在地,一部《桃花源记》从古至今酿就了几乎所有中国人的世外桃源情结。湖南的维吾尔族,就生活在这个传说中风景如画的世外桃源。

桃源县还是一个拥有多民族的县,小小的一个县,竟然有30个少数民族在此生活,维吾尔族、回族、土家族、苗族是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桃源县同时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县,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

次日一大早,笔者找到桃源县伊斯兰教协会的工作人员,在那里了解到许多关于维吾尔族村落的信息。村落属于桃源县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在桃源县东部,距离县城14公里,其中维吾尔族大多集中在乡里的一个维吾尔族村,这个村背靠白洋河,一片丘陵地将其半环其中,一条公路从村前横穿而过。

笔者乘坐一辆私人“面的”进入乡里,首先看到的是公路旁一副巨大的牌匾,上面写着欢迎进入枫树——维吾尔族的第二故乡。满目葱郁的树木,山路两侧绿坡墨林,林中灌木高高低低,错落有致,仅绿树就有数十种。站在桃源的这个不知名的小山坡上,感受到的是与新疆截然不同的冬日景象。

山下就是被誉为维吾尔族第二故乡的桃源县枫树乡,沅江支流白洋河在村落的不远处蜿蜒曲折,有山有水,有良田美池桑竹,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整个村落在冬日的薄雾里显得静谧而安逸。

维吾尔族村里的建筑和湖南其他地方的农舍没有区别,正是炊烟袅袅时,笔者试图在村落里找到与新疆的维吾尔族村落的相似之处,但没有发现什么痕迹。一位老人站在村口张望,面庞显现出维吾尔族的轮廓,鼻梁高挺,眼窝深陷,上前一打听,果然是当地的维吾尔族,他用纯正的湖南方言说:“你看到的都是维吾尔族人,老祖宗哈勒·八士来这里已经600多年了。”

但直到今天,这里的人们还保持着维吾尔族喜欢聚集居住的习俗,在这个村里居住的大多都是翦姓人家和一些回族,这么多年,他们自发形成的村庄依然保持着。

听说我是新疆人,村里的人奔走相告:“新疆老家的人来这里啦……”在这些维吾尔族人的心里,新疆永远是他们的老家。

湖南维吾尔族有一个明显的特征,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姓——翦,所有中国姓翦的人都是湖南维吾尔族人的后裔,无论他们走到哪里,这是湖南维吾尔族身上的烙印。

翦氏是维吾尔族,而翦姓是一个明显汉化了的姓氏,这一姓氏从何而来呢?村民用有些神秘的语气对笔者说:“这个姓可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赐的呢。”

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任何人都会有一个适应阶段。600年前,那些来自西域,习惯了大漠斜阳的维吾尔族人,又是怎样逐渐适应了洞庭湖边的烟雨呢?,

湖南省是中国楚文化的发祥地,在这片土地上,这些来自遥远西域的维吾尔族人无论生活习俗还是民族文化,无疑是最独特的一个民族。虽然维吾尔族的文化风俗与当地的有很大差异,但600多年的历史已经使他们成为湖南历史最悠久的八个民族之一。

到达长沙的第二天,笔者在湖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了解到,在中国所有省份和自治区当中,除了新疆,湖南省是拥有常驻维吾尔族最多的省份,常德市桃源县是湖南维吾尔族主要的聚居地,占全省维吾尔族的95%以上。

我国的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就是湖南维吾尔族,其子翦天聪是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曾任全国政协常委、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父子二人是翦氏家族中的佼佼者,也是翦氏族人的骄傲。

生活在西域的维吾尔族为何迁徙到了遥远的湖南

湖南维吾尔族的翦姓,究竟是由何而来呢?又是什么原因让这个生活在西域的维吾尔民族,迁徙到遥远的湖南呢?

当地村民为笔者找到了一本历史书籍,那是湖南维吾尔族的代表人物,我国著名史学家翦伯赞先生的作品,在《我的姓氏,我的故乡》一文中说:“这原住新疆的一个姓哈的氏族,被历史上两阵狂风接力吹送,便变成了湖南的翦氏。”

据《翦氏族谱》和《常德府志》记载,湖南维吾尔族的祖籍原本不在湘楚之地,而是源于元朝时我国西域的高昌王国,也就是今天新疆的吐鲁番、哈密一带。哈勒将军是哈密人,是当时高昌王国一名英勇善战的大将,是湖南维吾尔族的祖先。

公元12世纪,高昌国臣属于西辽的统治之下,在政治上没有自利,经济上负担沉重,尤其让维吾尔族人无法忍受的是,西辽对这个民族的强迫性同化,他们被要求穿戴契丹人的服饰,禁止从事自己民族的宗教活动,有大批的阿訇被屠杀,这引起了高昌维吾尔族人的强烈不满。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当时身为高昌都督的哈勒将军,在杀死了西辽派在高昌的监国之后,归顺了当时势力强大的元太祖成吉思汗。在这以后,哈勒将军帮助元朝讨伐西域,灭西夏,灭金,灭宋,成为成吉思汗统帅下一支伊斯兰军队的首领。由于哈勒将军的军队勇武善战,屡战屡捷,深受成吉思汗赏识,被封为折冲将军,哈勒的后代便世袭在元代做官。

哈勒的后裔们在世袭了两个世纪的元朝官位之后,历史又让他们面对了重新洗牌的命运,这一次,历史的狂风将他们从新疆吹送到了北京。

公元14世纪中叶,元朝灭亡,明朝兴旺,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启用了从前元朝的部分文武官员,哈勒将军的后裔哈勒·八士被封为燕京都(今天的北京)的总兵,又成为了朱元璋开疆扩土的先锋。

明太祖朱元璋在启用元朝旧将的同时,又惧怕他们暗藏不服之心,所以对这些元朝旧将采取了分化拉拢的政策。哈勒·八士跟随明朝的将领李文忠、徐达、常遇春等人征战,屡立战功。明朝洪武四年(1372年),朱元璋为了嘉奖哈勒·八士翦除敌对势力开疆扩土有功,所以在一次庆功大会上亲自赐翦姓给哈勒·八士,并将哈勒·八十的“八十”改为“八士”。从那以后,哈勒家族的姓氏就变成了翦姓,朱元璋还把自己的义女吐叶公主赐给了哈勒·八士为妻。

明洪武五年(1373年),朱元璋封哈勒·八士为荆襄都督府都督,晋封为镇南定国将军,加太子太保衔,镇守湖南广东一带。这就是湖南维吾尔族定居桃源的开始。历史的又一场狂风,将新疆的维吾尔族从燕京吹到了湖南,湖南桃源县成为维吾尔族的第二故乡,他们就这样开始了在异乡的生活。

600多年前的练武场如今变成鱼米之乡

在维吾尔族村村口的菜地旁,一位老者告诉笔者:“这里原来是哈勒·八士带领将士们练武的跑马场,我小时候,这里还有一些石头制的锁、兵器架什么的,孩子们最喜欢来这里玩耍,后来因为开田拓地,这里就变成田地了。原先那些石锁重的有百八十公斤,可以想象祖先们的力气有多大,可惜现在那些东西都找不见了。”哈勒·八士来到这里后,他的部队和族人经历了漫长的适应时间,毕竟新疆和湖南的环境和文化有着太大的差异,但600多年过去了,他们至今还生活在这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另一位老人说:“我爷爷在世的时候,还能哼唱几句新疆的小调呢,你想,几百年一代代传下来的啊。”

这里很少有人去过新疆,可每个人都对新疆这两个字感到亲切。20世纪80年代,新疆大学考察团来这里的情形留在很多人的记忆里。那时候电视还是稀罕物,很少有人知道新疆的维吾尔族是什么模样。老人翦万轩说:“考察团的团长叫铁木尔·古力多尔,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几名维吾尔族人,那时大家才知道新疆的维吾尔族长什么模样,看到他们,大家都很激动。”

吃完午饭,笔者在村边的田埂上散步,一只水牛在溪边寻找青草,远处是大片的水稻田,由于是冬季,稻田荒芜着。

南方的气候环境更加适合种植稻米,这里的维吾尔族人,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水稻的种植技术,他们的主食也已经以大米为主了。

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乡长说:“我在长沙的新疆饭店里吃过拉条子,很好吃,可回来自己做,面怎么也拉不开,索性烙成薄饼省事了。”

牧业仍然在这里继续发展着,乡长告诉笔者:“乡里专门有一个养牛小区,主要以养殖牛羊为主,山上一年四季都有充足的青草,不比新疆草原上的草差多少,另外还有人养殖鸡鸭什么的。”

桃源的维吾尔族,他们的祖先被历史的狂风卷到了这里,为了明朝的安邦定国,可谓功劳卓著。到了清代,这些将士们又放下刀枪,拿起锄头,重新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

据维吾尔族村里的老人介绍,这些放下刀枪的将士们,他们从汉族农民那里借来锄头、铁锹、犁耙和种子,在不毛之地开荒种田。他们向汉族同胞学会了种水稻、棉花,还学会了纺纱、织布,甚至饲养家禽等农活,同时,他们在这里仿照汉族的建房形式筑起了木瓦房和茅草棚。

乡长说:“这里从前是洞庭湖畔的一片荒山野岭,但现在已经是富饶的鱼米之乡了。”

我国著名史学家翦伯赞说起自己的民族时曾经感慨:“历史上有些突然发生的事情,真是令人想不到。”清真寺具有浓郁的新疆建筑风格

清晨,笔者来到了枫树乡清真寺,试图了解当地维吾尔族人的一些情况。

在清真寺旁,一些维吾尔族、回族村民刚刚做完礼拜,三三两两地边走边用湖南方言交谈,这里的维吾尔族和回族都在一个清真寺里做礼拜。

据了解,哈勒·八士当年带领队伍来到这里后,因为同来的维吾尔族基本都属于一个宗族,无法通婚,便和一起从西域来的回族通婚。维吾尔族与回族已经相互融合600多年了,这里的人们喜欢将维吾尔族和回族统称维回族,至于区分一个人是回族还是维吾尔族,一般是以父亲的民族来定。

走进清真寺院门,整座古寺沐浴在浓郁的清香之中。仰望清真寺,气势雄伟,造型古朴,寺顶呈圆弧形,上塑一轮弯月,具有浓郁的伊斯兰建筑风格。走到院中小路的尽头,看到教长室、殡仪馆、沐浴室和大殿等建筑,殿顶勾画着精美别致的花卉图案,殿内宽敞明亮,一位老者说,这里可同时容纳200多人做礼拜。

和笔者一起来的翦象友,是湖南省人大常委,翦氏维吾尔族的第2l代后裔。他介绍,清真寺的前身是最早修筑的镇南经殿,清康熙20年重修时改为清真西寺,民国五年(1915年),维吾尔族后裔翦山胜在重修这里时更名为清真寺。1988年,经国务院宗教局、湖南省宗教局批准,占地3800平方米的清真寺历经5年修建,于1993年落成。当年6月,经常德市政府批准,由桃源县政府组织实施,又将哈勒·八士的墓与碑从黄龙岗迁往枫树清真寺内。

清真寺旁是明太祖敕建的荐德楼、镇南堂、忠勇坊,新疆的维吾尔族原来是没有宗祠的,镇南堂是湖南维吾尔族唯一的宗祠,维吾尔族有自己的宗祠,这也是翦氏维吾尔族与当地文化结合的产物。翦象友说:“新中国成立前,镇南堂的权利是很大的,当地维吾尔族人所有的大事都在这里商议,这里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死。”

清真寺里的维吾尔族阿訇得知笔者来自新疆,热情地泡上一杯上好的茶,拿出一张名片递给我,他的名字很特别,叫阿不来提·翦鹏飞,他说:“我是正宗的湖南维吾尔族,现在还是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研究会的理事,我的名字是不是有点像新疆的维吾尔族。”

阿不来提·翦鹏飞身材不高,从谈话的语气当中可以感觉到,他为自己的祖先,为自己的民族感到自豪。

在维吾尔族村民家里喝擂茶

维吾尔族传统节日古尔邦节前夜,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笔者借宿在村民翦象清家。

一个不大的庭院里种了些蔬菜,淅沥的烟雨中,蔬菜油亮得分外诱人,进屋迎面的墙上,张贴着一张看起来年代久远的画像,画像的下面,摆放着一个棕红色的小木箱,翦氏族谱几个字分外鲜明。翦象清说:“只要是翦氏家的后裔,家家户户还保存着自己家族的《翦氏族谱》。”

屋里的家具看起来有些年头了,翦象清说,这些家具在他祖爷爷时就已经有了。他至今仍记得,小时候爷爷强迫他学习维吾尔语和武术的情景,“原先,这里有很多人家都有家传的武术,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了,我们家的祖传武术是在我这一代失传的。”

老人冬闲时最主要的活动就是去清真寺里做礼拜,儿子翦涛和儿媳马美秀在村里办了一个幼儿园。

孙女翦笑梅在乡里中学读初中,笔者到她家里时,小姑娘和已经出嫁的姑姑在看新疆民歌的影碟。可能是出于对新疆的向往,笔者发现,在这个村里,几乎每一个维吾尔族家庭都有一盘这样的VCD光盘。

不一会儿,主人为笔者端上来一碗茶,这种茶叫擂茶,说是茶,但记者看着似乎不太像——桌上摆了10多个碟子,碟子里装着咸咸的瓜子,香香的锅巴,酸酸的腌菜,热热的红薯等。主人介绍说,这些只是擂茶的佐品,真正的擂茶是先把生姜、生米炒熟,生茶叶外加芝麻等原料放在擂体中,用木棒擂成浆,称为擂茶脚子,然后用沸水冲上就可以饮用了。

翦象清说,擂脚子的木棒非山楂木不可。用山楂木擂捣,可以在擂茶中留下一股淡淡的持久的香味,也可以使“脚子”日久不腐。擂茶的冲制是先在碗里放适量“脚子”,再用少许冷开水化开,然后冲上沸水就可以了。

随着碗里冒出的热气,飘散出一股特有的香味,尝一尝,有些香,有些咸,有些辣,有些甜,别有风味。

主人说,这擂茶是当地维吾尔族招待贵客的好东西,据说古代时打仗的将士们得了一场瘟疫,是一个老妇人献出了这个方子,医好了兵营中的瘟疫,从此流传下来。

印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桃源的维吾尔族人不仅向周围的其他民族积极学习,还保留下了自己民族的传统,他们至今只吃清真寺阿訇宰杀的牛羊肉,他们喜欢把牛羊肉像当地其他民族一样做成腊肉。

一家人只有翦象清吃过正宗的新疆饭,他告诉记者:“有一年我在贵州办事,遇到了三个新疆人,一个是回族,一个维吾尔族,还有一个哈萨克族。由于当地没有清真饭馆,我们就自己做饭吃,我现在还记得新疆抓饭的味道,真是很难忘。”

与桃源的维吾尔族村民共度古尔邦节

维吾尔族传统节日古尔邦节那天,翦象清和老伴儿很早就起了床,分别在自家后院的一间小房里净身。笔者和他一起到清真寺里吃早饭,在古尔邦节这天,全村的维吾尔族和回族都会到清真寺吃饭。

我们来到清真寺,很多人已经到了那里,平日里与周围民族穿戴大同小异的穆斯林群众,在这一天都戴起了花帽或者白帽,显示出自己民族的特色,大家见面后互道一声“色俩目”(音译),意为问安。一只等待宰杀的山羊在清真寺的角落里四处张望着,清真寺里的一位阿訇正在处理大清早才从鱼塘里捕捞的鱼,身在鱼米之乡的桃源维吾尔族人,在节日里除了屠宰牛羊外,味道鲜美的淡水鱼也是他们节日的必备菜肴。

当天的早餐主要是米粉汤面和一些穆斯林村民带来的油炸食品,笔者在这些食品里有幸看到了熟悉的油香,油香与新疆的大致相同。当地穆斯林村民把给清真寺送物品叫做放口换。早晨8点,桃源县宣传部的领导和桃源县民族宗教办的领导先后来到清真寺,随后十余名从常德市赶来的新疆维吾尔族人也到了。在南方遇到新疆的维吾尔族人,笔者倍感亲切。来自新疆和田的玉素普·牙生江说:“我在湖南常德做新疆干果生意,一般都是秋天来这里,春天回新疆忙农活,知道这里有个维吾尔族村以后,我一直想来这里看看,所以今天就和几个朋友来过节了。”

维吾尔族阿訇阿不来提·翦鹏飞利落地宰杀了一只山羊,然后,桃源的维吾尔族、新疆的维吾尔族,还有当地的回族村民,一同进入清真寺进行礼拜。

让笔者毫无心理准备的是,桃源县电视台的记者也采访了我,采访中,他们对新疆的维吾尔族人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礼拜仪式结束以后,村民们不约而同地冒雨来到他们先祖哈勒·八士的墓碑前鞠躬、静默。桃源的维吾尔族人,在自己节日里一项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来到哈勒·八士的墓碑前怀念祖先。

接下来的事就是村民们和县里来的领导们一起吃饭、座谈,每年的古尔邦节,这一习惯从未改变。

清真寺的院子里还有一座翦伯赞史料馆,墙壁上镶嵌着翦伯赞的照片以及年鉴表。翦伯赞小的时候,曾经在这座寺院里当过满拉,长大成人后走出桃源。此外,这里还陈列着好几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领导前来考察时的题字。字里行间,流露着关爱,也流露出了两地维吾尔族之间难舍的情感。

用斧头捕鱼的维吾尔族少年

村民翦象清今年60多岁,见到笔者,他用带有湖南口音的维吾尔语打招呼,没等笔者回答,老人就解释说,这是你好的意思。

到村子采访前,桃源县民族宗教办公室负责人说:“桃源一些维吾尔族老人还能说一些维吾尔语,他们信仰伊斯兰教,在做礼拜时使用阿拉伯语诵读和书写,清真寺里的阿訇对阿拉伯语都很精通。”

笔者发现,这里的维吾尔族人,从服饰上看和当地人没有差别。不同的是,每逢伊斯兰教节日、礼拜和一些重要的场合时,他们会头戴四方花帽,花帽大多是从新疆买来的,很是漂亮。

笔者问他们对新疆的维吾尔族人了解多少?他们的回答让人多少有些意外,除了知道新疆是维吾尔族的故乡外,多数人对新疆的维吾尔族文化、经济、宗教等方面的情况知道得不多,他们获得的信息也大都源自电视和报纸等媒体和一些老人的讲述。当然他们对新疆的烤羊肉串、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还有草原都十分向往。

一位七八岁的维吾尔族小姑娘问笔者:“在新疆,小女孩都编很多小辫子吗?妈妈说维吾尔族女孩子几岁就编几个小辫子,这是真的吗?”

枫树乡乡长介绍说,这里的年轻人一般都在广州、上海等地打工,也有去新疆的,但是新疆太远了,去的很多人又回来了。

现在村里没有多少人会新疆维吾尔族的传统歌舞,问及维吾尔族传统音乐十二木卡姆,也有人不知道,但有人回答我知道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

桃源的维吾尔族和回族之间,无论是长相还是习俗,似乎已经没有明显的区别,桃源县民族宗教办的人介绍说:“翦氏维吾尔族来到桃源时,基本上都是一个宗族,后来他们和一起来这里的回族通婚,可以这样说,桃源的回族有维吾尔族的血液,桃源的维族也有回族的血液。”

维吾尔族村村口有一条小溪,常年流淌着清澈见底的溪水,不时有调皮的鱼儿在水里穿梭游弋,在没有自来水的年代里,这条小溪曾是村里人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中午时分,一位维吾尔族少年手持一把斧头,在溪边低头聚精会神地做着什么,时而动如脱兔,时而静若处子,上前一打听,原来是这里维吾尔族一种奇特的捕鱼方式——用斧头捕鱼。

这位名叫翦建的少年说,这种小鱼叫岩窝鱼,因为它喜欢栖息在岩石的旮旯里。这种鱼别看个头小,可是骨刺很少,肉质肥嫩,在浅浅的山溪里捕捉这种鱼,一般的网具、钓具难以奏效。于是,维吾尔族人便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用一把斧头,在岩窝上重重地一锤,鱼儿顿时被震得昏厥,这样伸手便将鱼捉到。等回到家中,小鱼又苏醒过来,活蹦乱跳了。笔者学着试了一下,果然,虽然方法简单,但效果很好,少年翦建说,村里的人都会这种方法,自己是跟父亲学的,父亲是跟爷爷学的。

中午,在翦建家里,笔者吃到了一顿鲜美的岩窝鱼。翦建的父亲说,当地维吾尔族人有很多承包了鱼塘养鱼,但经济效益不是很明显,现在养鱼的人更喜欢从外地买来成品鱼放在鱼塘里开展钓鱼业务,城里的人喜欢来这里的鱼塘钓鱼,钓鱼业务比养鱼赚钱要容易一些。

上一篇:草原上的移动宫殿蒙古包 下一篇:蒙古长调的传承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