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记者,从报道尼泊尔起程

时间:2022-03-12 06:08:44

国际记者,从报道尼泊尔起程

在新加坡攻读媒体专业的我,刚进入大学时就定下了每年都要去不同的国度深入生活一段时间的目标,如今已完成的是美国和日本。而当“下一站尼泊尔”这个带点疯狂的设想被正式提上日程的时候,心中那份兴奋和向往忽然变得不可言喻。我想,该是把它付诸行动的时刻了。

拍摄皇宫修复工程

才第二日到报社上班,Kunda先生便找到我说,中午我带你去皇宫博物馆餐厅为你接风,顺便介绍正进行中的迄今最大的皇宫修复工程的总工程师给你认识,之后你就直接可以跟他联络安排采访了。我震慑于总编非凡的办事效率以及对我的重视,当下不敢怠慢,迅速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和前期报道,与总编出了门。

车子行至曾名列尼泊尔三大古王国,今加德满都山谷三大城市之一的帕坦市中心,停驻在融合了佛教与印度教,视野开阔庙宇林立的古皇宫广场。步入红砖墙下的古朴矮门,保存完好又透着精致装点的皇家庭院展现在我眼前。在并未向游客开放的修复工程建筑工地内,我们见到了正在检测施工的总工程师Ranjitkar先生。他一边带我们参观,一边详细介绍着工程的进展情况。硕大的皇宫内院里,身着艳丽民族服装的工人来来往往,带着笑语专注着精细的手工艺。地上堆满的石块和飞扬的木屑遮掩不住这处处雕梁画栋,个个藏着典故值得细品的文化瑰宝。主修电视与电影制作的我基于对影像的敏感以及现场丰富素材的勘察,按捺不住兴奋向总工程师提出了在采访基础上再拍一段纪录短片的请求,以便更生动而完整地呈现皇宫修复工程的面貌,对方欣然应允。于是第二天我便扛着自己的三脚架和便携录影机前来,以外国记者的身份开始自由穿梭这片”闲人免进”的禁地。

拍摄从当日早晨九点一直持续到下午三点。Ranjitkar先生根据我的提议,在皇宫各个重要的文物重点修复地讲述了其背后的历史、特色、文化价值及环境变迁。若非对方特别提出,很难发现即使是相邻两根“孪生”木柱上的雕塑,也会有微小纹路的考究区别;看似相仿的装饰性佛像,塑造年代的分别其实有蛛丝马迹可流露:每一个细节都栩栩如生的,是与宫殿同一时间诞生的原作;仅有轮廓面目模糊的,则是近代皇室大典时,在损毁处加入凑数的较低艺术价值仿制品。在工艺上,所有填入夹缝的泥土都有特别的成分,让野草无法轻易扎根破坏建筑;即使再费时费力,修复过程中也坚持要采用传统上无钉无水泥,纯粹靠木椽相嵌的方式……这些现场介绍和示范,不仅让我眼界大开,也更有强烈的冲动要把这一切揭秘给更多人知道。

施工现场有如此系统性的规划设计,那么背后策划研究的核心部门又是怎样的呢?在我的请求下,Ranjitkar先生又带我来到修复工程办公室。Ranjitkar先生从他厚厚的资料夹中取出一些珍贵的图画告诉我,由于王国时代皇宫戒备森严,能流出民间并保留下来的资料少之又少。整个修复团队十多名工程师就是通过仅有的几张十七世纪的皇宫内院素描,经过反复研究和考察,尽力将这快布满尘土的珍宝打磨,恢复其最初的光彩。

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中,我一边发掘和跟进其他的新闻内容,一边抽空细心地整理、回放和编排这长达数小时的影像纪录资料。最终,一份时长25分钟的帕坦皇宫修复工程采访纪录片成型,与占了当期报纸两个版面篇幅的文字报道一同放上了时报的网络版,引起不少读者的回应和反响。

发掘淡季旅游商机

怀抱世界顶级雪山山脉,拥有灿烂历史文化的尼泊尔,旅游业无疑是其一大支柱产业。除了加德满都山谷内由三大古国演化而来的三大城市,位于雪山脚下湖泊环绕,号称登山爱好者绝佳休憩地和补给地的城市博卡拉,也是吸引国内外游客的又一圣地。正逢总编Kunda先生要赴当地出席会议,我便有了同行的想法。在征求他的意见后,我独自搭上了单程7小时的小巴士与他会合。

总编帮我安排住宿的地点是他下榻的老朋友处,经介绍才得知眼前这位是撰写《寂寞星球——尼泊尔喜马拉雅山徒步旅行指南》(Lonely Planet Trekking in the Nepal Himalaya)的作者Stan先生。与他的畅谈后,我敏锐地觉察到在每年的旅游淡季(5月至7月的尼泊尔雨季),跳脱通常的关注角度依然有新闻点可挖掘。

在接下来的两天,我亲身体验了当地的旅游景点,发现博卡拉风景清丽的费瓦湖果然名不虚传。看不到雪山的季节,正是费瓦湖水高涨的时候,在彩色木船的摇曳下泛舟费瓦湖,或是在湖边静卧看一个下午的书,都是一段完全不同于喧闹都市的清新体验。号称“尼泊尔的尼亚加拉”的戴维斯瀑布,原本就壮观的激流在雨季期间更是惊天动地震耳欲聋,是一年中观赏的最好时节。丰沛的雨水促进农作物节节生长,放眼望去层层叠叠一片绿色。穿着艳丽衣裳的村妇手握镰刀背着竹筐穿梭在这生气盎然之中,白鹅和飞鸟在她们的身边自由来去。我突然发现,这场景与近年兴起的“梯田生态游”主题完全符合,一定能吸引许多人加入到最新兴的“下田体验”行列中来。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旅游淡季期间根本不必与众多游客争抢,越建越有特色的高级度假村也能用比平日少很多的价钱轻松消费。

之后,我又走访了博卡拉众多新兴的豪华酒店和餐饮业负责人、旅游协会董事、尼泊尔旅游局博卡拉分局官员等人。很快,一篇有关博卡拉旅游淡季期间旅游业者的经营状况、吸引游客的措施,以及淡季期间别样旅游景点推介的专题报道新鲜出炉了。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观察, 让本地及外国游客打破固有的思维:这段时期的博卡拉不仅值得前来,还能寻访到旺季无法媲美的体验。

搭建两国媒体桥梁

当时正值中国调任驻尼泊尔官员,新任大使杨厚兰先生刚刚走马上任。之前杨大使还未正式接触任何媒体,总编一直希望能独家采访到他。作为多年来仅有的一名中国籍实习生,总编非常高兴有这个特别的机遇,便在给大使的邀请函别提出会带我一同出席,大使也很快回信接受了邀约。

我们驱车前往位于首都加德满都市中心的中国大使馆。在绘有中国长城壁画的金色会客大厅等了没多久,杨厚兰大使便在秘书及新闻官员的陪同下到来。我特意以中文向大使问候,大使显得有些意外并非常高兴,气氛也一下子放松起来。正式采访之后,我又向大使提出单独录制一段简短的中文访问放置于《尼泊尔时报》网站的想法,大使欣然应允,并向我简述他到任一个多月来的见闻感想。很快,杨厚兰大使接受《尼泊尔时报》访问的消息,出现在中国外交部网站首页上长达数日之久,足以见外交部对此的重视。

在与中国大使建立联系后,我意识到或许能借此开展两国间另一项媒体合作的契机。由于《尼泊尔时报》总编一直希望当地民众在看美国报章的同时,能多接触来自东方的声音,如果能争取将《中国日报》海外版引进尼泊尔发行,就有现成的绝佳平台让尼泊尔民众更加了解中国。这项提议很快得到了中国大使馆的支持。于是我开始多次联络《中国日报》总部,在辗转找到了相关负责人说明意愿后,对方也非常感兴趣,多日来反复联络的辛劳在这一刻被令人兴奋的希望所取代。我立即着手将与对方商讨的内容翻译为英文传给《尼泊尔时报》总编,并由此开启了两家报业媒体间的联系。目前双方正在进行细节的协商阶段,也互相邮寄了报纸样本,《尼泊尔时报》方面更提出可承办《中国日报》在当地发行的新闻会事宜,并邀请中方的主要团队亲临。如果最后双方能够达成合作,促进《中国日报》成功进入又一块新的土地,作为牵头人的我会为这段经历感到无上的欣慰和自豪。

从主动联络到获得热情邀约,我最终得到了在《尼泊尔时报》(Nepali Times)的实习机会,这是一份面向当地商界政界精英,及在尼泊尔外国人士的高水准英文报纸。抵达首都加德满都的当日,我便和总编兼出版人Kunda先生见了面,这位在国际新闻领域享有盛誉的资深记者亲切地接待了我。很快他便被我对当地事物的不同观察视角及探索欲所打动,即刻着手安排我熟悉环境并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

在尼泊尔担任实习记者的经历,无疑成了我生命中一笔丰盛的财产。它像在我面前打开了一道门,让我到达了许多从前不曾到达的高度,更坚定了我在不久的将来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国际记者的愿望和决心。

上一篇:校医室历险记 下一篇:OUT!肿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