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初步研究

时间:2022-03-12 04:54:21

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初步研究

[摘 要] 为适应时代需求,21世纪的企业管理者企业管理的理念上发生重大的转变与变化。针对当前我国企业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发展需要,作者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使企业的总体效率得到提高。

[关键词]企业管理 绩效 薪酬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企业生存发展的道路变得更加艰难。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人们对企业管理的理念逐渐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机械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企业发展的要求,因此企业需要在绩效制度、薪酬制度、人才招聘和员工培训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以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一、当前企业管理现状

1.企业管理理念陈旧。由于受到我国旧经济体制下管理模式的影响,许多企业固有的思想是命令式的管理,认为管理是单纯的对人的管制。在日常的工作中,上级对下级往往是直接赋予任务,上下级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在员工的奖惩制度上,没有从人的情感角度考虑,机械的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从全局上影响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

2.未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浑水摸鱼”的现象仍然存在,企业总体效率不高。由于受到我国旧经济体制的影响,一些员工的思想还停留在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前的状态,他们认为,只要是保证工作时间,就算是完成了工作任务,因此“等”、“靠”成了他们的工作习惯。实际上,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量是有显著的差异,而且对员工专业技能的要求也有不同。如果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专业技能要求的员工的薪酬是一概而论,就不能激励员工发挥最大的工作热情,出现能保证时间、不能保证工作效率的尴尬局面。

3.人才招聘和人才选拔制度陈旧。企业在人才招聘过程中,大多缺乏合理的计划,而采取原有的旧的招聘套路,缺乏计划、没有系统的招聘制度,结果常常是招聘了过剩的劳动力而没有真正能够胜任的员工,造成企业的负担。

4.不注重员工培训。许多企业把员工招聘到单位后就不再注重员工专业素质的培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员工的专业知识逐渐落后、跟不上时展的需要,员工们“费力不出活”的情况,劳动和薪酬不成正比,影响员工工作热情,造成企业生产效率低下。

二、建议及措施

1.改变旧的人事管理思想,把管理就是管理人的观念改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企业管理中,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新的管理理念,从情感因素出发,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政策。上下级多沟通,多交流;布置工作方面,多激励、少惩罚,多表扬、少批评,多授权、少命令,看到每个员工的长处,加以利用,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2.给予员工适当的激励,设定适当的绩效工资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现代企业一定要设置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和薪酬管理制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能够详细清楚的记录每个员工的工作量,而不是单纯的工作时间。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是企业绩效考核的关键。企业必须建立规范的制度体系和运作程序,能够公平准确的量化员工的工作量。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要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如工作时间因素、工作强度因素、岗位对专业技术要求的程度因素等等,以及如何将所有因素量化。在制定绩效考核体系时,应当广泛征求广大员工意见,获取覆盖面广、可行性高、公平公正的考核体系。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对企业管理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首先,绩效考核可以对员工的工作进行公正的评价;其次,绩效考核可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改变“等”、“靠”的思想,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再次,通过绩效考核可以发现有潜力的员工,便于企业发现和提拔优秀人才。薪酬管理和绩效考核应紧密相关联,按照绩效考核的结果定薪酬可以限制低效率员工的懒惰思想,又可以给高效率员工极大的鼓励,使全体员工重视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实现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

3.健全人才招聘制度,任人唯贤。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人才招聘制度,各部门严格按照制度招聘人才。在招聘之前,各部门应列出详细的招聘计划,对招聘岗位的具体要求、具体人数应该有详细的报告。在招聘过程中应从实际要求出发,择优录用爱岗敬业、专业突出、有创造力的人才。另外,企业在用人方面也应注重精简机构,减少人力成本的原则。

4.及时组织员工专业素质培训,跟上时展需要。在当今经济和技术高速发展的年代,企业要时刻注意“充电”。靠原来的老一套技术和经验,走原来的老路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员工是企业生产的主体,对各个部门员工进行及时技术培训,让员工掌握当前的先进理论与理论,可以总体提高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

5.讲究工作方法,引入测评系统、软件。当前各种测评系统已深入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其优点是从对现象的简单描述变为对现象进行具体的量化,从而深入透彻的从各个层面、各个因素分析问题,并针对结果得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有主次、有目的的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秉安.核心竞争力观念对当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影响.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2] 吴金梅.关键绩效指标与企业绩效管理.企业经济,2000年第12期.

[3] 肖光强.如何管理知识型员工.企业管理,2000年第7期.

[4] 王文京.中国企业管理现状与ERP.企业管理,1998年第9期.

[5] 李鸿斌.儒家文化中的“人情”在企业管理中的现代价值.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1998年第18卷第5期.

[6] 许芳.浅析现代企业管理中的CRM.经济师,2002年第1期.

[7] 罗争玉.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思想发展的新阶段.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8] 袁慧, 孙志茹.网络环境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情报科学,2001年第19卷第3期.

上一篇: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及其机制创新的探讨 下一篇:转换经营机制必须重视生产现场的综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