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散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方法

时间:2022-03-11 11:09:09

浅谈提高散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方法

作为四大文体样式之一的散文,它以短小隽永、精悍利落见称,被誉为文艺阵地的“轻骑兵”,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近年来,散文更是倍受人们的青睐,以散文为阅读材料检测现代文阅读能力的题目,成为高考的必考题,且在分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虽然,近年来,高考散文阅读难度在走低,但学生得分仍旧普遍偏低。因此,对散文阅读一般规律及技巧的研究不能不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散文阅读的规律、技巧,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进一步激发对各类文章的阅读兴趣,提高文学素养,都是十分重要的。

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以为,要提高散文阅读的效率,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整体入手,注意文体特点。材料丰富,手法灵活是散文的主要特点之一,阅读时一定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驾驭文章,体察作者寄寓其中的意,倾注其中的情。

而要从整体上去把握散文内涵,就应该注意文体特点。

“现代散文阅读”是一种笼统的提法,其实里面还有分类。不同散文的读法是不一样的。作为阅读材料的散文,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叙事散文,二是写景散文,三是咏物散文。叙事散文讲求以小见大,形与神的关系是重点;写景散文注意情景交融,情与景的契合是关键;咏物散文托物言志,尽可能体味象征手法。

平时阅读训练,教师要帮助学生强化体裁概念。首先,要善于从文章题目和文章开头、结尾大致判断散文的具体类别。(这一点比较难,一是限于学生阅读经验,二是散文写法千变万化。但起始阅读不能判断没有关系,慢慢读下去也就明白了)第二,一定要遵循体裁特点去阅读现代散文,养成关注散文特点和散文要素的习惯。因体裁不同而关注点不同。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才可以提高阅读效率。

例如,我们看到《荷塘月色》这个标题就可大致明白这是一篇写景散文,根据“写景散文注意情景交融,情与景的契合是关键”的文体特点,我们就要重点关注文中写景的段落,关注“月光下的荷塘”与“荷塘上的月色”的景物特点,景物是淡美的,是为了散心用的,所以,我们就能很容易明白该文景物所表达出来的淡淡喜悦之情了。又如我们看到《囚绿记》这个标题就可大致明白这是一篇叙事散文,根据“叙事散文讲求以小见大,形与神的关系是重点”的文体特点,我们就会重点关注文中写的小事是“囚禁了绿枝条”,表现出来的大道理就应该是“当时环境之下人们对光明、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了”。这样读来,不是大大提高了散文的阅读效率了吗?

2.理清结构,关注文章脉络。叶圣陶先生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散文的材料虽然丰富,但是要按照一定的思路组织在作品中的,作品的结构就是它的思路的具体展现。

文章结构,从小学开始,老师就叫学生开始分析,但结构是怎么分析出来的,学生却总是不知其所以然,而要想读懂文章,理清结构可是关键中的关键。对于散文而言,理清文章结构可以借助两种思路分析法:一是事理顺序分析法,二是“八字”分析法。

事理顺序分析法是指理清事理之间的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空间顺序可大至纵横几万里的变化,也可小至身边方位的改变;时间顺序可大至前后几千年的变化,也可小至前后几分钟的变化;逻辑顺序看起来有点复杂,其实它并不外乎两大类,一是认识的改变,可以是由表及里,可以是由浅入深,也可以是由简单到复杂等,二是人物情感的变化,可以是由悲到喜,可以是由抑到扬,也可以是情感的几起几伏等。

“八字”分析法是相对于散文而言的一种特殊而有效的方法,即借助于“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八个字来对散文的内容结构进行快速把握的方法。

例如,上面所提到的《荷塘月色》一文,我们若借助于事理顺序的空间顺序来读,就能一下子把握住文章是从“家里”写到“荷塘”,又从“荷塘”回到“家里”,这样一来文章不是一下子就理清了吗?(下转4-5版中缝)

上一篇:《故都的秋》三美 下一篇:巧妙的构思,深刻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