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需将“高效课堂”进行到底

时间:2022-03-27 07:50:28

高三需将“高效课堂”进行到底

经过了几轮从高一到高三的循环教学,我发现了一个怪现象:大部分教师在高一、高二很注重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致力于课堂改革,努力打造高效课堂,而一旦进入高三,一切回归“原始”,“满堂灌”“填鸭式”等一些传统教学方法重回课堂。因为很多老师认为,高三直面高考,老师要教的、学生需学的内容太多,不满堂灌就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基于高三阶段目标明、内容多、任务重、压力大的特殊情况,高三的课堂更需要讲求“高效”,而高三的老师更需要将“高效课堂”进行到底。

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指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课堂实际上给我们解决了内容多、时间少的问题。因此,那些埋在书山题海中的高三学生更渴望课堂的高效,而高三的教师更需要站在新课改的前沿,努力打造高效课堂。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的高效性呢?以高三的语文课堂为例,我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划分知识板块,使教和学都有明确的目标

学生升入高三后,很快会进入一轮复习,习惯了语文课讲课文的学生对系统复习很茫然。其实,高考语文试题涉及的知识很多,又兼考察学生的多种能力,这就要求学生通过复习把知识归类,并通过做题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因此,我们引导学生根据考纲把学习内容分成四个板块:语言文字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这样,老师在教时有明确的目标,学生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二、根据学生学情选择教学内容

决定课堂上讲还是不讲,多讲还是少讲的,不是老师自己的经验或感觉,而是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在进行课前准备时,教师必须紧盯教学对象,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体系,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愿学什么,始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例如,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古诗文阅读板块中的古诗词鉴赏部分是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一轮复习时我一直把这部分作为重点讲。可是2009年我带的一个应届实验班出现了特殊情况。在制定学年教学计划之前,我对学生进行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学生反映在高二老师已经对古诗词鉴赏的知识点和答题模式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于是我就及时调整了教学计划,对这个板块采用“少讲多练”“紧抓作业”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做题发现自己的知识漏洞,从而改进提高。结果不但节省了复习时间,学生的做题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养成的严谨做题习惯又惠及了现代文阅读,使复习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当堂训练,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最佳途径,尤其是高三的学生,每天都埋在题海中,做题难免会出现囫囵吞枣,眼高手低的现象,长此下去,势必会养成不良的做题习惯。我在指导学生复习“现代文阅读”板块时,就非常注重当堂训练:课前精心选好训练内容,课堂上给学生限定时间完成。趁学生做题之际,我在教室走动、观看,对发现的共性问题当堂讲解,对个性问题单独解决。这样不但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当堂评讲也使学生能及时更正自己在做题方面存在的不足,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热爱学生,亲近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有热爱学生的真心,还要有热爱学生的实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融洽、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高三的学生已步入成人行列,他们更喜欢亦师亦友的老师。尤其是那些寄宿生,平时很少与外界、与家长接触,他们更渴望与老师沟通交流。因此,在教学中我很注意自己对学生的态度,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学生,真心与学生交朋友,让学生真正信任我,愿意向我敞开心扉,吐露心思。这样,我就能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充分了解学生的德行能力、兴趣爱好等,并据此,适时调整我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新课标提倡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理念。高三直面高考,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更需要讲求“高效”。因此,高三的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要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带着自信走向高考考场,带着微笑走向未来。

上一篇:让语文之美滋润心灵 下一篇:多给学生一点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