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木本粮油产业化 构建粮食安全新格局

时间:2022-03-11 10:52:20

推进木本粮油产业化 构建粮食安全新格局

粮食安全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逐年提高,但人均占有量刚达到国际上公认的温饱线。党的十报告指出:“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长期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粮食产量屡创新高,实现了“九连增”,2012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1 127.72亿斤,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0,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粮油需求的持续增加和耕地减少、气候影响等不利因素,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阶段,实现粮食安全面临很大压力。保障粮食安全既要着力提高现有耕地的粮食产量,也要开辟新出路,把发展木本粮油作为战略选择。

发展木本粮油的有利条件

木本粮油是指从树木上采摘的可代替粮食或可榨油的果实、种子。发展木本粮油利国利民,既有巨大的消费需求,也有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

1.大力发展木本粮油,基础条件较好。河南省属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气温、降雨等适宜木本粮油生产。全省主要木本粮油树种有板栗、枣树、柿树、核桃、油茶、银杏、黄连木、文冠果等,这些树种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均生长良好,增产增收的潜力非常大,像大枣、板栗等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处于全国前列。全省林业用地7 500多万亩,为耕地面积的3/4,多处在生态环境脆弱区,大部分可以栽植木本粮油,另外还有沙化土地944万亩可利用。河南省交通便利,有利于产业化、大规模地发展木本粮油。

2.大力发展木本粮油,群众基础牢固。一是农民群众有种植木本粮油的习惯和经验。镇平县广洋大枣是一个极其优良的乡土枣树品种。据县志记载,“西汉已有栽培,至明清时,已有枣庄多处”,“郁郁枣林山连山,方圆百里不见天”,产品远销江浙和东南亚一带,1972年,镇平县被河南省定为广洋大枣生产基地县,1983年广洋大枣被收入《中国名产录》。二是农民群众有种植木本粮油的积极性。尝到大枣甜头的新郑市,一些农民远赴新疆承包土地种植大枣。济源市核桃大发展,坡头镇双堂村是仅有1 280人的丘陵村,2003年抓住退耕还林的机遇,种植核桃2 000余亩,亩均收入5 000余元。

3.大力发展木本粮油,技术上可行。一是木本粮油适应性强。木本粮油品种大多耐瘠薄、抗旱涝,地埂、路边、沟边、荒坡、丘陵等地方均可生长、结果。更为关键的是这类木本品种可以上山下滩,不与粮棉争地。新郑、内黄等地在沙区进行枣粮间作,镇平广洋大枣生长在地埂上,均不占用耕地,不仅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保障了粮食生产,增加了农民收入。二是有从事木本粮油研究、技术推广服务的专业队伍。省、市、县有完整的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和专业的服务队伍。新郑市枣树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75年,是全国成立最早专门从事枣树栽培、病虫防治、大枣加工等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的县(市)级科研单位,在我国枣树科研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4.大力发展木本粮油,市场前景广阔。木本粮油在解决温饱的同时侧重营养健康。枣有润心肺、止咳、补五脏、治虚损的功效;柿子含有大量维生素、碘和有机酸,对肠胃消化、软化血管、消炎、排泄酒精等作用大;我国特有的茶油具有优质食用油的全部功能特性,脂肪酸结构与橄榄油极其相似,且含有橄榄油所没有的特定生理活性物质,如山茶甙、山茶皂和茶多酚等,因而被称为“长寿油”。这些木本粮油食品,已逐渐成为人们改善膳食结构,应对“三高”疾病的新宠。

木本粮油生产的成效与困境

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执行、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的实施,一些县市逐步重视木本粮油生产,栽植核桃、油茶等,木本粮油得到了较快发展。据初步统计,2012年全省木本粮油总面积增加到612万亩,占全省林地总面积的8.12%,木本粮油总产量达到84.21万吨,其中木本粮食68.93万吨,木本油料15.28万吨,年总产值达62.6亿元。2006年以来,济源市针对山区丘陵面积占80%的实际,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调整结构为重点,财政投入5 800多万元,积极推进核桃产业发展,核桃种植总面积达12万余亩。2010年,登封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核桃产业发展的意见》。目前全市核桃种植面积达13万亩,其中万亩乡镇7个,千亩专业村27个。信阳市发展油茶呈现出大户承包、合作社经营与公司运作齐上阵的良好态势,仅新县油茶面积就突破20万亩,年产量突破800万公斤。

河南省木本粮油生产虽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一些问题亟待研究解决。一是名特优粮油树种的保护繁育不力。如无(软)核枣、广洋大枣等面积锐减,产量下降,有淡出市场的危险。10年前,一位枣树专家曾呼吁抢救和保护广洋大枣这一名优品种,但是地方有关部门措施不力,致使数百年的枣树已死亡殆尽。二是木本粮油培育的扶持力度不够。木本粮油生产周期较长,没有享受粮食生产补贴政策,项目投资标准低、覆盖范围小,影响农民积极性,一些地方出现了山楂、柿子任由鸟食或采摘的现象。三是木本粮油的产业化程度不高。由于生产经营分散、产销衔接不力、加工贮藏滞后等,造成木本粮油增产不增收。罗山板栗易生虫,保存时间短,县里及周围没有相应规模的加工企业,小作坊贮藏加工能力不足20%,近几年每年种植面积减少3 000多亩。

加快木本粮油发展的应对举措

发展木本粮油,不仅能减轻粮油安全对耕地的依赖程度,而且可以推动实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中原经济区建设承诺,还可以提高粮油综合生产力、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能力。为推进木本粮油产业化进程,应突出以下工作重点。

1.转变思想观念,落实木本粮油发展责任。耕地减少、人口增加及需求扩大,且相当长时期内不可逆转,通过国际市场调剂粮食的空间也十分有限。面对日益严峻的粮食安全形势,要转变思想,树立大粮油观,把发展木本粮油作为保粮食安全的新出路。要充分认识木本粮油生产的群众基础、巨大优势和广阔前景,切实把发展木本粮油产业作为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事关大局、事关长远的民生大事来抓。

2.遵循客观规律,科学规划木本粮油基地。在开展木本粮油资源普查的基础上,抓紧制定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规划,并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要遵循木本粮油生产规律和产业经济规律,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区域布局、政策措施,统筹安排木本粮食、木本油料的规模和布局。科学利用土地资源,加快建设中原区域特色突出的木本粮油生产基地。太行山区、伏牛山区应重点发展核桃、柿子、黄连木等;大别山区和桐柏山区应壮大油茶、板栗产业基地;沙区、丘陵应把大枣基地作为建设重点。

3.强化科技支撑,增强木本粮油生产能力。依托河南农业大学、省林科院、市林科所及省、市、县林技站(中心)等单位,加强木本粮油优良品种选育、实用技术研发、推广和普及。集成推广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木本粮油生产模式。提高林业科技人员科研攻关的积极性,增强技术服务的针对性,选派木本粮油科技特派员,集中技术力量和经费,加强广洋大枣、无核枣的保护繁育,解决适宜新品种培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难题。

4.搞好贮藏加工,提高木本粮油产业化程度。首先,提高木本粮油生产组织化程度。建立形式多样的专业合作、股份合作及行业协会,发展规模经营,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加强市场预测分析,适时为农户提供生产、销售信息,规避市场风险。其次,培育木本粮油龙头企业。通过内引外联,提高精深加工能力,着力培育新郑内黄大枣、信阳油茶板栗以及三门峡、济源、登封核桃等木本粮油产业集群。

5.共享扶持政策,构建木本粮油可持续发展机制。一是建立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财政投入,重点地区建议设立专项资金,增加信贷支持。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按照“统筹规划、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计其功”的原则,整合一部分涉农资金,用于木本粮油基地建设。木本粮油生产要享受粮食生产良种、农机具等补贴,让林农获得合理利润。二是完善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加强木本粮油生产的有害生物防控、质量监测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能力。三是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通过“以奖代补”、“多筹多补”、“多干多补”等政策激励措施,调动农民生产木本粮油的积极性。相信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定能形成粮食安全新格局。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南省2012年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122400420035)的部分内容。

作者简介:杨朝兴,博士后,河南省林业厅总工程师,河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工程项目、生态经济等管理教研工作。

上一篇: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探析 下一篇:郑州市部分高校大学生科学素质状况的调查与分...